田卫平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进行,当前的数学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且还有更多更为深远的教育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基础,以课标要求为原则,探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策略;思维;探究;全面发展
一、小学生思维发展现状及原因
据调查研究显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参差不齐,有的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基础,遇到问题能够率先以数学思维来考虑,而大部分学生缺乏这种能力,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大致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A层,这类学生仅占小学生的极少数,他们的数学思维发展水平较高,在进行问题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都有较高的水平,同时反应较为迅速,遇到问题能够灵活多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创造性思维的不足,形象思维也稍显逊色。B层,该部分学生的特点是能够对现有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借鉴与分析,解决一般难度的问题,对于较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时往往很难有所突破,同时缺乏灵活和深刻的思维能力。C层,这一部分的学生特点较为明确,他们在思维水平和认识水平等多个方面都与其他同学有很大的差距,正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我们总结经验,深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生发展特点
根据人的思维发展阶段来看,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和感觉,认知等方面萌芽的阶段,也就是具体运算阶段,特别是到了高年级的的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对于具体思维的运算能力较强,对于具体向抽象的过渡并未完成,对于抽象运算感到吃力,一旦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将抽象运算转换为具体运算,学生往往可以很快的理解和领悟,由此可见,学生对于直观性的事物认知、理解和处理的能力比较强。其次,学生对于各种概念的认识逐步达到稳定的状态,能够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之下,可以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进行计算,特别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能够将表象和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较高层次的分析和处理。不仅如此,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决定了他们的有效思维的持续性不够,再加上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集中,势必会造成这种结果。最后,在目前的小学生发展状态下,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内容比较浅显,既没有创造性也没有持续性,这样一来对于规律性的内容,他们的运算会比较吃力。
2、教师方法存在偏差
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会影响到个体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自我认识和接受能力,对于课标要求的理解和实践能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产生与发展。从当前的小学数学的教学发展来看,大部分教师已经能够完成角色转变,在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力求学生的均衡、全面的发展,但是仍有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新时代教学发展存在一定的偏差,从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中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二、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1、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打造精英教师队伍
对于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原有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现有教师队伍,不仅要思想上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努力打破传统束缚,积极探究新的适合当前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还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定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策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究,多实践。
另一方面,要积极的引入新的教学力量,吸引更多专业的人才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教育,通过开展渗透型思维能力培养工作,让更多专业知识储备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加入到教学工作中去,通过老带新,新带旧的合作模式,构建高素质的精英队伍。
2、多样化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无论什么样的理论最终都要落实到实践中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要从学生的教学工作中进行,在理解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难点和重点之后,就通过情景教学,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例如在加法教学中,事先在黑板上设置两个圆形区域,根据就近分组的原则,现将同学们6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每次派一名同学在圆形区域内贴上圆片,再由第三名同学写出 + = 的计算过程,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当同学分别在圆形区域内贴上了2个圆片和3个圆片时到底是2+3=5还是3+2=5呢,相同的结果出现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是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造成了計算方法的不同,这样一来教师可以顺势引入思维能力的认识,让学生在对知识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之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意识,更有效的为数学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又如在从乘法口诀的学习中,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模式,从兴趣出发,促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有了积极性,从而有效的实现学习动机的外因到内因的转化。借助数学中常用的口算卡,通过随机分发的方式,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张卡片,从任意一名学生开始,例如,一名学生拿着4×2说:“我是4×2,我的答案你在哪?由下一位同学回答,你的答案在这里,二四得八,接着继续口算接龙的游戏,“我是6×3,我的答案你在哪?”以此类推在,可以在班级内形成一个无线循环的游戏,既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又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乘法口诀,同时通过有节奏的游戏模式可以帮助学生熟练乘法口诀的计算节奏,从而能够在运用的过程中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样学生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教学的魅力,同时认识到数学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并能够在这个过程里不知不觉的有意识的采取数学思维来解答问题,这样一来,既促进了加深学生的学习动力,又有效的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又有针对性的考核了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运用的情况。
三、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抓住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新课标为依据,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来完成,为小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郭伟.小学数学思维的培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J]. 2019.6
[2]刘仍轩.小学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9.10
[3]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8.
[4]孙明金.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J].福建教育,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