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

2020-03-27 12:25陈能泳
神州·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现代艺术

陈能泳

摘要:20世纪初大量西画传入中国,吴冠中以“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的玩笑生动地勾勒出20世纪国人眼中的西洋画形象,同时也揭示出20世纪初西方绘画中的抽象元素正按耐不住地从具象图像中抽离而出的社会事实。在绘画由具象刻画逐步转向抽象表现的过程中,至上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等艺术流派百家争鸣,甚嚣一时,艺术探索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倾向,一时令人眼花缭乱。但是透过不同流派的艺术探索历程不难发现,纷繁复杂的抽象化表现背后是艺术面临新的历史局面展开的重建新的艺术秩序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抽象艺术;现代艺术;艺术探索

一、多视角的探索

布鲁内莱斯基对焦点透视的发现不仅奠定了西方长达百年的绘画传统,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欧洲艺术家看待世界的方式。19世纪之后,伴随着东方艺术的传入,艺术家逐渐从焦点透视的传统中走出,开始了多视角的艺术探索。

多视角的探索最早可追溯至塞尚,塞尚在追求空间与形体的整体感与均衡性的同时,不自觉的赋予了画面以多视角的观看感受。毕加索称“塞尚是我们的大家长”,他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塞尚潜意识中的多视角描绘的绘画技巧,开始有意地进行多视角创作的尝试,使作画对象破碎成许多碎小的平面。虽然毕加索的艺术创作仍然是依据具体对象进行的抽象创作,属于半抽象范畴,但是他将人物拆解后的碎小平面,却成为了艺术彻底走向抽象的基石。

在立体主义之后,在康定斯基的作品中,毕加索几何形体的边缘被模糊,色彩间的搭配以及色块之间的协调使色彩以类似于音程、音阶的形式构成画面,在于音乐的关联中抽象绘画找到了所凭借的内在规则与秩序,第一幅真正抽象画在康定斯基手中产生。不仅是形体的色彩与韵律感,几何形体本身的几何美感也被艺术家关注并注入象征寓意,至上主义、荷兰风格派、构成主义等等以几何美感为审美对向的艺术流派相继产生。在冲破了单点透视的限制之后,多视角的表现方式给予了艺术表现更多的自由,艺术由具象走向抽象迈出了关键一步。

二、夸张与变形的抽象探索

达芬奇“艺术应该是自然的镜子”直观的体现了西方艺术传统的具象价值观。面对中世纪艺术的荒野,文艺复兴艺术家为追求具象的真实展开了一系列的创造:焦点透视、空气透视、人体解剖等知识技巧相继被提出并用于绘画。但发展至19世纪,艺术家所面临的再现客观世界的难题逐渐被克服,原先充满荆棘艺术丛林已经变成了康庄大道,最初的创造性与创新性逐渐被过度美化和理想化的艺术表现所取代,艺术几乎变得毫无创新可言。

在这样的背景下,锐意进取的艺术家们逐渐放弃营造三维真实,开始对客观形象进行夸张、变形等处理。例如印象派为了光影变化与色调的明媚,夸张了笔触、色彩等绘画性元素;后印象派则在继承了印象派鲜亮色彩的基础上,加大了色彩表现的主观性并且开始自觉对对象进行变形与夸张;表现主义将夸张与变形的程度进一步扩大等等。从印象派开始,再现客观对象本身不再成为创作的目的,夸张变形后获得的表现的自由使艺术家乐此不疲。

马蒂斯、德库宁、马尔克等等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都以强烈的表现力著称,而他们作品中体现强烈的表现力与夸张变形的运用不无关系,为了表现强烈的情感和思想,他们在夸张与变形中将绘画推动到了抽象边缘,艺术由具象向抽象迈出了具有突破性的一步。夸张与变形看似混乱与盲目,但是却是艺术寻求更强烈的表现力的有力探索。

三、由内容审美向形式审美的探索

马蒂斯说:“艺术与大众之间永远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鸿沟”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绘画中具象主体的消失,画面形式取代其成为主要的审美对象。

在传统的欧洲绘画中,色彩、笔触等也作为审美元素,但往往是所绘主体的附庸。委拉斯贵支以及马奈的一系列作品都存在对笔触的表现力的重视与刻意强调。但是委拉斯贵支的笔触往往是作为其作品中主题的点缀,依然是为呈现出具象效果而服务的,而马奈对于委拉斯贵的笔触进行强调且专门作为绘画的审美元素進行表现时,则被嘲笑为潦草与未完成。

对于色彩和笔触的关注在马奈之后的印象派的作品中被进一步强化,印象派作品近看之下的“鬼打架”正是其初期难以被批评家与大众接受的原因。虽然印象派对于形式审美已经高度自觉,但其仍然要依托于特定的主题进行创作。直到波洛克开始,色彩、笔触以及笔触的层次等因素才作为独立的审美元素开始作为独立的审美元素被艺术家进行表现。在罗斯科的作品中,大色块以及色块边缘的笔触,伴随着巨大的画幅与昏暗的场景常常能给予观众强烈的宗教情感,不少欣赏者在画前受到心灵的震撼而嚎啕大哭,而这样的艺术感染仅仅是通过色彩和笔触的形式而传达出的,这是传统的具象艺术家难以想象的。

抽象绘画摆脱了题材本身,将形式美感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不仅转变了艺术是欣赏方式,同时还降低了艺术欣赏的门槛,在观众逐渐理解抽象艺术的观看方式之后,不再去寻找特定主题,而仅仅沉浸在形式美感的审美层面,艺术欣赏会因此变得更加纯粹真诚。虽然仅凭形式的审美最终可能流于肤浅,但让审美体验亲切平实,艺术不再高高在上,这无疑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四、总结

从具象艺术走向抽象艺术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传统艺术规范崩溃之后艺术展开的新一轮积极探索。尽管艺术在抽象的探索中可能会因为失去了具体物像的依托显得难以理解,但是抽象艺术家在进行抽象尝试中寻找秩序的努力却从未停止,由康定斯基先后发表的《论艺术的精神》《点线面》《论具体艺术》等论文中可见,抽象艺术给了艺术家表达的自由,但是自由并不意着失去了秩序。最初的抽象探索可能显得迷茫,但是发展至当代,在大卫霍克尼的《65号公路》的照片拼贴与一系列的风景画中,可以看出相比于100年前的毕加索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迷茫,其多重视角的尝试显得更加确信与清晰。马蒂斯“远离大众”的纯色块与黑色轮廓线的组合,在安迪沃霍尔的改造下,伴随着波普的浪潮再次回归了大众,并且广泛融入了各种设计元素之中……

抽象艺术的探索仍然在继续,并且它的脚步逐渐坚定、目标逐渐明确,它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与发挥的作用无疑会越来越凸显。

参考文献:

[1]邵大箴.论抽象派艺术[J].文艺研究,1988 (01):126-143.

[2]杨辰静怡.抽象艺术形态浅析[J].西部皮革,2019,41 (06):137.

[3]靳超.抽象艺术思潮研究[J].艺海,2018 (12):130-131.

猜你喜欢
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现代艺术发展对传统审美理论的颠覆
艺术的自律与比格尔的批判性反思
中学美术欣赏简述
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实验动画与现代艺术语境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传统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剪纸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契合
论“贵州现象”产生的三重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