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律下的公正与自由

2020-03-27 12:25董训
戏剧之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典狱长肖申克瑞德

董训

【摘 要】《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崇尚自由的经典越狱影片,其题材是法律制度与自由价值的冲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与典型性,反应了社会所关注、争论的热点问题。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安迪在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遭遇冤屈、身陷囹圄时仍不放弃对自由的信仰,最终以私力救济的方式重获自由的故事,其目的重在对法律下自由与公正价值的多方面思考,对既有制度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质疑。以观影者对电影反思与评价形成公众与法律实践的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实践对法律制度的价值指引,法律制度对社会实践的规范导向,从而推动法律制度的革新,最终实现法律制度与社会价值的有效衔接,是一种建立、完善法治社会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关键字】法律下的自由;公正;监狱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5-0072-02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被诬谋杀自己的妻子及其情夫的银行家安迪被判终身监禁来到了肖申克监狱。与众多新囚犯不同,安迪总是沉默寡言并尽可能地维护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保有的一切,因需购买鹤嘴锄主动接近倒卖监狱外东西的瑞德并与之成为好朋友。在监狱里,他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狱卒们“合法”逃税,甚至帮助典狱长洗钱,以此换得一些对囚犯、对自己稍微宽松的待遇。安迪还用了超过十年的时间坚持每天写信给州长,终于为监狱申请到了足够的经费,建起了美国最好的监狱图书馆。然而,始终没放弃查明事实的安迪终于从一个新囚犯汤米那儿得知妻子被杀的真相,当他向典狱长提出申诉的要求时却遭到了粗暴的回绝。因为此时贪婪的典狱长已将安迪当作自己谋取暴利的摇钱树,他甚至不惜杀掉那个知情的囚犯从而将安迪永远地留在肖申克来满足自己对于金钱无止境的贪欲。安迪在对法律公正的期待失望之后,最终走上了寻找自由与公正的自我救赎道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深夜,成功地穿越了自己用十九年时间挖成的秘密通道,重新获得了自由并解救了朋友瑞德。同时,安迪在逃离监狱后用伪造的身份,领走了典狱长存的黑钱并告发了典狱长贪污受贿的真相。本文选取了影片中主人公安迪、典狱长诺顿以及老囚犯瑞德三个角色从不同维度对法律之下的公正与自由进行解读,并通过该解读以期达到探寻公正与自由的真正法律价值之目的。

一、自由与公正价值之于安迪

影片一開始,讲述了安迪妻子出轨、与情夫一同被杀害的场景,警方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指控安迪为犯罪嫌疑人,并判处其终身监禁。这就意味着安迪将被剥夺人生自由,余下的人生将在监狱中度过。监狱,是法律惩罚罪犯、实现自由与公正的执行方式,对罪犯而言,它是一种限制自由的惩罚机制,更是保障其基本人权不被侵犯的法律制度。①法律赋予罪犯申诉的权利,其权利自由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应得到合法、正当的保护。安迪在影片的开始怀有对公正与自由的坚守并试图自证清白,但当他收集齐其妻被杀案的关键证据时,同样作为罪犯兼其妻被杀案的证人在狱中被杀害,此时的安迪已意识到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已显现,欲在监狱中通过制度规定之合法手段自证清白、重获自由的期待即将不可能实现。

马克思曾指出:“自由是人所固有的东西,法不过是对人所应当享有的自由的认可而已,并不是它创造了自由或者赋予了人自由。”②在法的价值上言“自由”,即意味着法以确认、保障人的这种行为能力为己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但就其本质来说,它仍是以“自由”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体现人性最深刻的需要。影片开始法官在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判决安迪终身监禁,最直接的体现是其自由被剥夺,更深层次揭露的却是法律制度在实施与执行上的弊端。与轰动一时的美国辛普森涉嫌杀妻案法院作无罪判决不同③,因证据不足,法院对辛普森做了无罪释放。虽不能说辛普森案实现了实质的公正,但其从人权保护来看,法律倾向于保护辛普森案犯罪嫌疑人的基本自由。与之不同的是,影片在对安迪判决不公之下更进一步地设计其重获自由之路的艰难,更加突出法律制度之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的漏洞与差异。以公众喜闻乐见的观影方式将主人公安迪自由之救赎与法律制度之固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观众在心中能够对自由与公正价值有一定的清晰判断与界定,从而对传播正确的法律价值与法律理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影片的成功之处。正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法律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于公正与自由的价值的认识,不必拘于制度的禁锢,安迪的角色即是对现有法律制度,对自由、公正价值的解构与反思,是影片的核心人物,更是电影所要表达法律之下自由与公正的价值所在。

二、公正与自由价值之于典狱长

法律下的自由就是反对侵犯他人自由,它所限制和禁止的只是那些犯罪行为,而非自由。如若所谓的“自由”将导致他人不自由,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自由现象,也是一种犯罪。④影片中典狱长诺顿的角色就生动、形象地反应了这一主题——法律下的自由与公正。诺顿形式上忠于法律的执行,实际上却基于私利违反法律的规定,并最终在警察逮捕之时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的自由“挥霍”。其行为体现为如下两方面:一是作为公正代表的典狱长滥用职权将安迪作为其逃税、洗钱的工具,变本加厉的是为无限度地满足自己的贪利之心,不惜一切代价杀害证人汤米,欲将安迪禁锢在肖申克阻碍其重获自由,其行为已严重亵渎了典狱长身份所赋予的神圣公正,颠倒了公正、自由价值与法律底线的不可触碰性。法律是为保护自由而设置的——免于受他人的侵犯,而不是为了限制自由。⑤典狱长杀害汤米的行为已严重侵犯了证人汤米的生命权以及安迪重获自由的权利,这是对公平、公正的曲解,是对法治的践踏,更是对生命的践踏。二是安迪以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典狱长洗钱来“兑换”相对宽松的监狱待遇(一定限度的自由)。一方面体现的是安迪对自由的向往,另一方面侧重的是对典狱长“公权私用”行为的讽刺。对于安迪而言,其与典狱长的自由“兑换”交易具有严重的违法性,但客观地说,在极度限制自由的监狱内帮助典狱长洗钱来“兑换”相对自由,其手段和目的具有正当性,反而是典狱长因对金钱的贪欲打破了法律极力维护的社会秩序以及法律之下的自由。典狱长作为一个司法工作人员,本是公平、公正与自由的象征,却因违反秩序、行使超越职权的“自由”与法律所涵摄的公正价值形成鲜明对比。该典狱长人物的设计,是对现实生活和法治的辛辣讽刺。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如此司法制度之下,犯罪人的自由如何才能得到法律的合理保障、公正何时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在无相应配套制度完善的情况之下,代表公权力的制度将如何顺利运行。自由与公正是法律追求的最高价值,典狱长对现有法律制度的亵渎,需相应的法律制度予以监督和制约,否则法律下的自由与公正将难以真正实现。

三、公正与自由价值之于瑞德

同许多观影者一样,笔者认为瑞德在本篇中的角色不突出但不可或缺,是影片的主线亦是公正与自由重塑的反面代表。与安迪不同,他是坚守公正的象征,循规蹈矩、十年如一日地申请假释一直未获得批准,其明知申请假释⑥流于形式但始终还是抱有对自由的向往,更多的是迫于無奈而屈服于假释法律制度之下(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公平、公正)。“在肖申克,希望是个危险的东西。”这是瑞德在渴求公正对待无望之下的感慨,对监狱里的暴力、黑暗早已司空见惯。因此在监狱里过着倒卖物品的生活时的他是自由的。不过此种自由相对于安迪来讲是消极的,安迪除了期待自由还渴望公正(清白)。这就是为什么在瑞德申请假释成功后,因上厕所时条件反射打报告等不适应行为致使其认为并未获得实质意义上的自由的原因。对瑞德而言,假释无疑是从“制度监狱”走向“社会监狱”的过渡。法律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自由,自由是人性最深刻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公正亦是实现自由的方式。法律之下的自由若得不到公正的加持,将会失去自由存在的真正价值。⑦瑞德就是在这样一个无公正价值制度保障之下被侵吞自由的鲜活例子,过于强调制度化而忽略真正价值的体系让重获自由的人无法真正享有自由。瑞德是影片中获批假释的重获自由者,更是现实监狱中众多囚犯在制度执行之下对自由与公正向往的真实缩影。

法律存在之目的,最基本的在于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最终到人与人、人与社会最和谐的状态。电影以安迪对“禁锢”法律制度的挑战、典狱长对现有法律制度的“突破”以及老囚犯瑞德对陈旧法律制度的坚守的情景设计,从反面批判了法律“制度化”对公正与自由价值的破坏和歪曲。其目的在于告诉社会群众要坚信内心的公正与自由,警示立法者要结合制度与现实法律实践做到制度与社会价值理念的糅合,以达到法律制度与社会矛盾冲突的有效解决,通过不断革新使制度合理、合法,从而达到有效规范社会生活的作用。

四、结语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所代表的希望、坚持、自由,是与腐败、陈旧体制做斗争的正面角色,典狱长是典型自由价值与公正价值冲突的代表,瑞德是既有法律制度下期待自由的坚守者。影片选取的三个角色均从不同角度界定了自由的含义。典狱长角色完美地阐释了法律制度下的公正与自由的含义,瑞德所强调的是制度之下对公正与社会自由的期待,而安迪所展现的自由救赎则是典狱长的禁锢自由与瑞德的向往自由的结合体。制度的制定、完善与价值观念的脱节,将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秉承公平、公正的价值理念,做到法律实践与法律制度的不断衔接与革新,法的最高价值目标——自由将得以真正实现。《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电影,更是无数个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坚持内心的信仰及敢于与陈旧制度作斗争,自由与公正终将来临。肖申克监狱亦是这样的存在,它既是自由的终点亦是自由的起点。

注释:

①曹叶.从《肖申克的救赎》反思刑罚目的及其实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年11期.

②卓泽渊.法的价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第268页。

③封丽霞.辛普森“杀妻”案判决的启示[J].理论视野,2016年第3期.

④任忠杰.法律下的公正与自由[N].人民法院报,2015-06-05(007).

⑤同④引用。

⑥当时美国的多数州均采用的是绝对裁量假释,即法律不规定最低服刑期,完全由“假释委员会”来决定。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假释委员会”无法用一个肯定的标准去判断一个罪犯的主观恶性、改造情况以及未来危险恶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凭借“假释委员会”成员的主观猜测,以及犯罪人的听证会表现。这种假释审批,有着巨大的主观性和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判断的矛盾与混乱,失去真正的公平与公正。

⑦参见徐宗祥,周灵方.自由优先:垄断规制的正义价值取向[J].求索,2012年11期.

猜你喜欢
典狱长肖申克瑞德
复活(十四)
光影
Close to Heaven
肖申克的救赎
长颈鹿
Market Values
Acts of Faith PHOTOGRAPHY BY
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多重主题
肖申克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