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垚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在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对乡村重振、人居环境改善、土壤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禀赋缺陷明显,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存在挑战。本文简要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土地适宜性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土地适宜性领域的研究趋向,指出在当前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后续研究中应重点把握的方向,以期为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资源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0229010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2]。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基础和前提。在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对乡村经济重振、土壤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禀赋缺陷明显[2],资源利用方式粗放,资源配置扭曲[3]。因此,研究和探讨土地开发利用的适宜性,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后续研究中应重点把握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4]。
学术界普遍认为土地适宜性是指某种土地类型或者某块土地对于某种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界定则各有侧重,周生路[5]认为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依据土地利用的目标,针对某种或某几种特定土地利用对土地及土地构成要素的要求,评价土地所设定的土地利用要求的适宜性和适宜度;蒙吉军[6]认为土宜评价是根据规定用途的适宜性对特定区域土地进行评价分类,或以特定土地利用为目的的評价土地适宜性的评价过程;李小燕[7]则认为是对某块土地特定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作出等级评定;李谋[8]认为其是对某种土地利用方式适宜程度作出等级评定的同时,考虑土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承载能力。总体看来,强调的要点主要包括集中于判定某块土地对特定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其目的是土地优化利用及土地评价分类。因此,本文认为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在判断土地在一定地域特性基础上承载特定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并对土地进行分等定级或者评价分类的过程。
本文从文献数量、文献关键词等角度对1984—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文献进行定量分析,对土宜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9],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之上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以后研究中应重点把握的方向,为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文献定量分析
本文以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检索词,采取精确匹配方式对主题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为1984—2016年,共收集到1153篇文献。通过分析检索获得的全部文献,得到该领域近32a来总体发展趋势及目前研究现状,以期为往后的研究学习提供参考。
1.1文献数量及年代分析
检索到的文献年代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1984—2016年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大致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
萌芽阶段:1984—1988年,该阶段文献数量均在5篇以下,这表明初期学术界对土地适宜性的关注度较低。缓慢发展阶段:1989—2000年,该阶段的研究已脱离萌芽阶段,步入初期发展阶段,文献数量增长速度总体来说相对缓慢。高速发展阶段:2001—2008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与土地相关的研究迅速发展,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也处于活跃态势。稳定阶段:2009—2016年,该阶段文献数量略有下降,但经历了20a多的发展以及相关研究的逐步展开,数据库中所收录文献数量仍旧保持较高水准。
1.2关键词分析
通过分析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频次,可以揭示土地适宜性评价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本文共统计获得近32a国内研究该领域文献的关键词50个,按照出现频次高低进行排序[10],排名前16的关键词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统计结果显示,地理信息系统(GIS)出现频率最高,次数为214次,这表明GIS技术在土宜研究中得到充分利用。近年来针对土地的科学、合理、高效利用愈发受到重视,由此延伸的土宜评价在土地复垦、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和土地整理等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增多。层次分析法出现频次也相对较多,可见该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权重赋予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2研究尺度
2.1国家、区域尺度
一些学者尝试从宏观视角分析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如樊杰[11]在“十二五”规划中划分的4种主体功能区的基础上,对除禁止开发区域以外的其他开发区域进行划分,确定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项及指标因子,并对国土空间适宜性展开单项指标评价与综合评价,确立了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区规划草案;樊杰[12]还从地域功能角度出发建立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地域功能识别指标体系,并开展国土空间地域功能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确立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为各省、市、县区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提供基础。喻忠磊等[13]则从评价目标、评价尺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梳理了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研究现状。唐常春[14]等学者在对长江流域开发用地进行开发约束评价、开发强度评价和开发潜力评价的基础之上综合评价流域开发适宜性,基于整个流域进行宏观评估,为流域内各城市间调整开发格局,加快流域一体化进程提供基本依据。
2.2省、市尺度
谢洪斌[15]等根据重庆市提出的“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对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创造性的将模糊数学方法、多指标决策模型结合起来使用,提高了边界问题所需数值的准确性。这种基于政府大体规划战略基础上的适宜性评价[16]使其评价结果更符合当地实际发展方向,实用性强。朱洪洁等人[17]也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老挝沙湾区进行了土地适宜性研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沿线国家的土地空间开发利用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沿线国家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及战略施行过程中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杨勇等[18]从社会、经济和自然三者综合角度分析关中地区土地的适宜性,采用GIS多因素叠加分析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弥补了传统土地适宜性评价中未能从综合角度考虑土地问题的不足。
2.3区、县尺度
半城市化地区通常存在土地利用规划意识弱、用地分配管理混乱等问题,城市的不断扩张过程中,土地适宜性评价焦点开始转向半城市化地区。石龙宇等[19]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研究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发展状况,以期对集美区未来的土地开发利用及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性指导,其对单项指标评价的分析具有可借鉴性,在计算土地承载力时引入等谷量概念,地基承载力方面则以地质层形成年代远近予以确定。
唐祥云等[20]以县域为评价尺度分析崇阳县的后备耕地资源,从开垦和复垦2个角度分别建立独立的权重体系,计算开垦和复垦用地适宜性综合分值,并将其划分为低度适宜、中度适宜和高度适宜3个等级。张清等[21]以袁州区为例,对县域未利用地在地形、坡度、海拔等限制性条件下的土地可开发潜力进行研究,又在县域基础上分析了乡镇的土地开发潜力。杜文妹等[22]从规划环评角度分析土地適宜性,并以武汉某产业基地作为分析案例,在产业基地实际规划环评中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一思路也使规划环评结果更为客观,环评的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23]。
2.4乡、村尺度
彭瑶[24]在基于GIS进行农地适宜性评价时,以义乌市岩南村为例具体分析,将研究对象范围缩小至村一级,通过航空影像解译提取土地利用数据,建立了耕地、建设用地和土地生态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的空间数据库,为以后村级土宜评价研究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季菲菲等[25]以村级单位作为试点研究,为侯庄村的规划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现阶段我国农村用地中宅基地占用面积大,耕地集约化程度低,建设用地缺乏科学规划布局规模效益低下[26],在此背景下,对农村宅基地、集体用地的研究[27],对我国加快乡村经济重振具有深远意义。
3研究视角
3.1生态视角
我国土地开发强度不断增加,耕地、林地等碳汇型用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等碳源型用地持续增加[28]。如何利用碳汇潜力,将碳平衡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变得尤为迫切。余德贵等[29]结合线性规划与Markov模型建立了土地利用结构的低碳调控模型(LUSCC),并以泰兴市为例对该模型进行分析验证,提出在土地规划中着重考虑生态因素在土地供应交易中考虑碳排放权等观点,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中解决碳排放约束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杨立等[30]以河北曲周县为例,通过估算碳源和碳汇量进行区域碳平衡评价,提出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余光英等[25]以城市圈碳平衡为视角,研究武汉城市圈发展状况及土地利用结构,建立了经济、生态和社会系统3个土地碳平衡适宜性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目标细分具体指标体系,采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计算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的碳源、碳汇评价指数,据此分析各城市碳平衡潜力以及整个武汉城市圈碳平衡潜力。余光英等[31]又基于碳平衡适宜性评价提出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该优化结果对各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有指导意义。马泉、任晓娟[32]参考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结合中国实践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10类,利用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当量因子表将七子连湖湿地公园不同类型用地转化成相同尺度的定量指标,通过比较规划前后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确定1~4级开发程度。李芬等人[33]在评价因子中加入沟谷密度和沟床平均纵降比反映研究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并将其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在土地适宜性研究过程中对比开发前开发后变化,考虑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土地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文章研究的亮点所在。
3.2地域视角
从地域类型视角分析现有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对山地丘陵[34]、平原地区[35]、河流流域、旅游景区、山地城市等方面。
倪宏伶等人[36]对喀斯特地貌区进行了早期研究,通过分析息烽县土地资源概貌提出中长期土地利用方针;吴海燕等人[37]综合评价喀斯特地区低丘缓坡各土地利用类型开发适宜度,认为金沙县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高效开发与科学保护相结合,即优化目前土地利用结构的同时退耕还林、保持水土,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魏海等人[38]基于GRNN模型分析乌蒙山区土地适宜性,减少了人为确定模型参数和权重的主观性;尚凯丽等人[39]则尝试研究将低丘缓坡作为后备资源的地区如何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
依兰等[40]基于GIS对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在确定评价因子、评价单元、赋予评价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构建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从而将评价区域内的土地分等定级。
张红梅等人[41]对淮河流域进行适宜性分析,提出皖南平原区、低山采矿区和沿淮河水网区的土地整治模式;田娜[42]结合BP神经网络方法分析黄河三角洲滩涂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结合滩涂地区产业特点提出多元产业结构,并对滩涂围垦中可能造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应对之策进行具体阐述。
庞莎[43]在利用GIS对秦皇岛象山景区进行评价时,将多山地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深入至小尺度领域,利用GIS模拟研究区域的三维地形,并通过GIS空间叠加对单个评价因子进行适宜性评价,从而对象山景区土地适宜性进行分类。
对山地城市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早期研究涉及较少,近年来发展迅速;如张勇荣等[44]对山区城市进行评价时,基于栅格对土地评价因子赋予权重,较传统方法而言,精确度更高,技术优势更强;彭晓鹃等[45]则将研究重点转向山地城镇空间拓展适宜性评价,并以大埔县为例进行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评价。鉴于山地城镇地形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46],如何建立科学、实用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以及城市空间扩展方向,减少对山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尤为重要。
3.3应用视角
近年来,土宜评价与土地复垦[47]、棕地再利用及未利用土地开发[48]等结合日益密切。唐冬冬等[49]以阜新市兴海西部煤矿为例分析已复垦区域土地开发利用适宜性和待复垦区的复垦方向;冯永忠等人[50]将黄土高原废弃窑洞分为胡同式窑洞和靠崖式窑洞两个评价单元分析复垦适宜性;夏群山[51]综合考虑曾家山矿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公众因素的影响,研究矿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程度;龙菲等人[52]采用可拓法分析采煤塌陷区植被恢复的土地适宜性,该方法是对现有评价的一种拓展;刘静等人[53]对土地复垦整理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提高了土地复垦整理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石璞[54]对吉林市采矿用地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时,将全部待复垦区以单个乡镇作为基本评价单元,将土地复垦适宜类确定为宜耕、宜林、宜牧三类,并以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为基础确定9个评价因子,构成土地复垦适宜性体系,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并据此提出拜城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总体战略。薛大川等[55]对邢家渡废弃沉沙地的林地、耕地、和湿地进行适宜性评价[56],结合ArcGIS统计的适宜性分等面积表和适宜性分等图分析适宜开发、不适宜开发及可修复土地。
方彦[57]在土地适宜性概念基础上提出棕地再开发适宜性评价概念,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加入了对待开发棕地土壤污染因素的考量;周望等[58]对未利用耕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研究,试图追根溯源,在开发之初即提出可行性的发展规划,避免走边开发边破坏的老路。在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严重紧缺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再利用是缓解用地紧张的有效措施。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总体而言,我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尺度更加全面,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尺度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研究视角日益丰富;基于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与GIS技术紧密结合[59,60],成效显著;农村、旅游区、不同地域類型研究更加深入;与其他学科交叉渐多,从生态学、规划学、环境评价学角度跨学科评价日益增加[61]。土地适宜性评价过程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评价结果的实践价值逐渐提高。然而,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
4.1.1忽略动态演进
现行评价因子选取时多用数据收集方便的因子[62],一定程度上会忽略反映评价区域实际情况的动态因子;评价大多是基于现状土地利用类型[63],没有考虑到随着时间变化可能对土地利用情况造成的影响。
4.1.2评价结果可比性较差
现有评价案例的指标体系构建缺乏坚实的理论依据,由此构建的指标体系也随之产生差异,最终造成相同的评价类型可能具有不同的指标体系;或相同的指标体系,但适宜性等级类型划分不同。这导致相同研究区域不同时间段、不同研究区域相同时间段评价结果的可比性较差。
4.1.3过度追求经济利益
现有的土地适宜性研究过多考量开发利用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对生态效益关注度低,生态影响因子选取也较少,这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很好的考量可能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4.2讨论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研究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2.1完善评价因子
由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本身的复杂性,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域的真实情况存在差别,影响研究的可信度和精确度,最终影响土地利用优化决策。实际研究中要因地制宜[64]灵活选用评价因子,并且适当的考虑加入动态因子和复合因子。
4.2.2扩大研究对象范围
丰富对城市用地中某一类型用地的适宜性研究,扩展研究对象的范围。可从医疗用地、教育用地[65]、公园用地等视角分析公共用地的适宜性;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换挡转型期,各行业面临着全面而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传统的产业用地观念已与实际发展情况不匹配,可尝试着手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主导型产业等用地的适宜性,紧跟国家政策发展导向[66]。
4.2.3注重生态导向
土地开发利用要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适宜性评价过程中生态影响因子选取方面可加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对当地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该区域碳排放量变化情况,以此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为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16[EB/OL].http://www.mlr.gov.cn/sjpd/gtzygb/201704/P020170 428532821702501. pdf,2017-04/2017-04-28.
[3]黄忠华,杜雪君.土地资源错配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4,28(8):80-87.
[4]刘彦随.土地综合研究与土地资源工程[J].资源科学,2015,37(01):1-8.
[5]周生路.土地评价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9-60.
[6]蒙吉军.土地评价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06-118.
[7]李小燕.土地评价相关问题研究综述[N].陕西理工学院报,2013,31(2):76-79.
[8]李谋.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城市地理,2015(08):89-90.
[9]史冲.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 北京测绘,2013,(05):61-64.
[10]员学峰,邵雅静,侯瑞,等.土地污染文献定量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7,40(4):824-830.
[11]樊杰.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193-206.
[12]樊杰.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J].地理学报,2015,70(2):186-201.
[13]喻忠磊,张文新,梁进社,等.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9):1107-1122.
[14]唐常春,孙威.长江流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J].地理学报,2012,67(12):1587-1589.
[15]谢洪斌,谭德军,罗真富,等.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土地适宜性评价与整理三维可视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6):85-91.
[16]姚光华,谭德军,罗真富,等.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园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长寿湖周边地区为例[J]. 土壤通报,2011,42(06):1308-1313.
[17]朱洪洁,林爱文,彭玉玲,等.“一带一路”倡议下老挝沙湾区土地适宜性评价[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40(1):59-66.
[18]杨勇,任志远.基于多因素分析决策的关中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J].测绘科学,2013,38(4):37-39.
[19]石龙宇,黄云凤,崔胜辉,等.半城市化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5):53-63.
[20]唐祥云,李若晗,周鑫祺,等.崇阳县耕地后备资源土地适宜性评价[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6, 39 (4):23-27.
[21]张清,赵曜.县域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以袁州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9):10364-10365.
[22]杜文妹,赵锦慧,宫玺.规划环评中土地适宜性评价--以武汉某产业基地 PEIA为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24(6):67-72.
[23]桑玉昆,赵丹丹,蒋金亮,等.基于功能用地适宜性的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方案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30(10):217-224.
[24]彭瑶.基于的农村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义乌市岩南村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25]季菲菲,吉文丽,杨婷,等.基于土地适宜性的新农村规划--以高台县侯庄村为例[J].西北林学院报,2013,28(5):205-210.
[26]李芸,张安明.基于AHP法的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6):41-46.
[27]彭瑶,姚小军,陈然,等.耕地适宜性评价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以义乌市岩南村为例[J]. 水土保持通报,2013,33(02):116-119,123,301.
[28]余光英,员开奇.武汉城市圈土地碳平衡适宜性评价及潜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06): 271-276.
[29]余德贵,吴群.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研究及其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8):911-917.
[30]杨立,郝晋珉,艾东,等.基于区域碳平衡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J].资源科学,2011,33(12):2293-2301.
[31]余光英,员开奇.基于碳平衡适宜性评价的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05): 179-184,192
[32]马泉,任晓娟.基于生态价值优先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以银川市七子连湖湿地公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239-242,262.
[33]李芬,高楠楠,彭锐,等.生态园区土地适宜性分析研究--以深圳市国际低碳生态城坪地镇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13,20(9):12-16.
[34]戴全厚,刘明义,王跃邦,等.东北低山丘陵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与潜力分析--以吉林省西南部黑牛河流域为例[J]. 水土保持通报,2003(01):27-31.
[35]崔维佳,李立平,刘永兵,等.松嫩草原西部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以杜尔波特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7(03):124-127.
[36]倪宏伶,刘甫增,滕建珍,等.喀斯特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贵州科学,1996,14(1):63-67.
[37]吴海燕,刘方,杨莉,等.喀斯特地区低丘缓坡资源适宜性评价与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报学报,2013,31(3):328-334.
[38]魏海,秦博,彭建,等.基于GRNN模型与领域计算的低丘缓坡综合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片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4,33(5):831-841.
[39]尚凯丽,闫弘文,陈霄.海阳市低丘缓坡荒滩土地适宜性评价[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2):271-276.
[40]依兰,赵贤忠,于水.基于GIS的东营市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08): 166-167,169.
[41]张红梅,范树平,栾巍.安徽省淮河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模式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4):57-61.
[42]田娜.黄河三角洲地区滩涂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适宜性评价--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43]庞莎.基于GIS的秦皇岛象山景区土地适宜性研究[J].城市建筑,2016(11):384.
[44]张勇荣,马士彬,谌洪星.基于格网的山区城市地域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 2012, 51(13):2710-2713.
[45]彭晓鹃,赵克飞.基于GIS的山地城镇空间拓展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大埔县为例[J].热带地理, 2013, 33(04):480-488.
[46]朱康文,周梦甜.中国山地城镇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重庆市武隆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 2015, 22(02):178-183,345.
[47]覃事娅,陈建宏,唐常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铝土矿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03):211-215.
[48]韦仕川,刘勇,栾乔林,等.基于生态安全的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垦潜力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3, 29(22):244-251.
[49]唐冬冬,李艳梅,张伟国,等.废弃露天煤矿坑内井工开采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以阜新市兴海西部煤矿为例[J].吉林农业,2012,273(11):42-43.
[50]冯永忠,陈亚伟,缘国敏,等.黄土高原废弃窑洞土地复垦的适宜性评价[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2(3): 107-110.
[51]夏群山.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以荣昌县曾家山煤矿为例[J].价值工程,2015(16):33-35.
[52]龙菲,阿如旱,尹亚楠,等.牙克石市东山煤矿采煤塌陷区基于植被恢复的土地适宜性评价[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3,34(4):52-58.
[53]刘静,李建学.土地复垦整理可行性研究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J].陕西农业科学,2007(1):140-145.
[54]石璞.基于GIS的吉林市采矿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D].长春:吉林大学,2013.
[55]薛大川,孙希华,陈君,等.基于GIS的邢家渡废弃沉沙池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J].绿色科技, 2013(11): 173-176.
[56]孙婧.发达国家矿区土地复垦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27(07):42-44.
[57]方彦.棕地再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以无锡市原惠山农药厂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58]周望,周博,邓文胜.基于 AHP和 GIS技术的未利用地宜耕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郧县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5(1):189-190.
[59]白淑英,张树文,宝音,等.遥感和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武川县为例[J]. 水土保持学报,2003(06):18-21,26.
[60]陳颖,吴柏清,邹卓阳,等.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四川省马尔康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 2010,17(04):100-103.
[61]袁开国,刘莲,向云波,等.基于GIS的异地互动旅游养老目的地适宜性评价[J].经济地理,2013, 33 (11): 163-168.
[62]李颖,施昆,罗文生,等.基于GIS的琼海市胡椒土地适宜性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07): 124-127.
[63]李德胜,邹自力,肖丹,等.江西省崇仁县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04): 2378- 2379,2430.
[64]何英彬,唐华俊,杨鹏,等.不同政策情景下荒漠化地区土地耕作适宜性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10):319-324.
[65]Marjan Javadiana, Hanieh Shamskooshkia,Mostafa Momenia.Application of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al suitability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land use by using AHP and GIS in Tehran[J].Procedia Engineering, 2011(21):72-80.
[66]付海英,郝晋珉,朱德举,等.耕地适宜性评价及其在新增其他用地配置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 2007,23(1):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