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柯?骆玮?葛雪恒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定区域内社会生产和精神生活的结晶,是其母体文化的参与者,更是区域文化发展进步的见证者。伴随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各民族间的时空距离日益缩小,人类社会进入“地球村”时代,这一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世界各地文化遗产不断消亡。摄影艺术在真实记录客观事物方面有其独特的紀实性技术优势,使用摄影艺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可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摄影艺术;流变;纪实性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带有深刻个性烙印、与众不同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形成之日开始,受其民族独特的人文环境、区域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环境的影响,一直处在不停的流动变化之中。[1]
一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极少发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面文字流传,其基本是在一定区域内通过民间流传方式传承,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这种依附于个体本身口传心授,通过师徒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受个体因素影响太多。个体能够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塑性和可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是标准有序的保护,而是时时刻刻处在因人而异的动态流变中。[2]这种杂乱无序的活态保护和传承,随人而不断变化。
二是自工业革命浪潮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朝全球信息化、国际标准化的“地球村”时代迈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延续、发展甚是艰难,大多是在信息闭塞、区域发展缓慢的天然情况下生存。师徒心口相传的传承方式,注定其影响范围区域小,影响受众面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劣势地位,消亡和流失的区域本土文化与日俱增。各民族区域本身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巨大威胁,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3]
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进入大众视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一定区域的人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其母体文化的参与者,更是区域文化发展进步的见证者;既是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本民族历史脉络的痕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只表现了不同区域、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真实反映了不同区域人们的精神追求。目前,很多地方都陆续公布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相干政策,各界人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和措施也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必须首先解决民族性和区域性问题,从而为打破“人”的民族性和区域性藩篱提供条件,使更多非本民族、本区域的人参与其中,如何克服其极具个体特色的流变属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必须思考的课题。
2 摄影艺术的纪实性
摄影艺术主要拥有纪实性,即摄影艺术能够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中的场景,具有精准的复制重绘能力,记录的真实性和实证性是摄影艺术纪实性的主要特征。
自古以来对历史真实性的描述,只有照片最直观可视,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真实感。[2]摄影艺术的记录真实再现了历史中瞬间的事物,其优势在于按下快门的瞬间就记录了瞬间的动态过程,这种瞬间记录的真实性是摄影艺术具有的独特优势。与此同时,从摄影发明之初到今天数字摄影艺术的逐渐成熟,摄影技术不断更新进步。在数码时代,相机的储存空间逐渐增大,影像数字储存的优点就是易于备份,人们摆脱了过去对胶片的依赖,在降低了摄影成本的同时,也节约了摄影时间。摄影艺术由于其记录的真实性特征,改变了过去的信息接收和处置模式。其主要表现在摄影艺术不只是简单地记录影像,还可以通过与语言记录和文字文献记录的综合运用,流传百世。
摄影艺术在记录的同时,也在表达摄影工作者自己的情感。摄影艺术强调在拍的时候注重灵感,不刻意摆拍,在不干涉主题的情况下,抓住最美的瞬间,真实地将现场通过影像作品重现出来,而不是后期做出来的“假作品”。这种“精准的复制”在体现记录的真实性的同时,也衍生出摄影艺术记录的实证性。摄影工作者按下快门形成的影像,具有史料叙述般的纪实性,截取的是不可替代的瞬间。一段影像拥有的不仅仅是本身的意义,也是人们长久以来积累的财富,人们发现影像所包含真实性的信息记录并见证这一段历史的发展。每一段影像不仅仅是场景的呈现,更是一段社会文化史料,是一段实证的历史。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流变性与纪实性的统一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众视野,人们逐步开始了解和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不再单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过时、传统、累赘的事物,而是开始关注、思考现代人们从中能够学到什么?其能够给当下带来什么?在这一过程中,数字摄影艺术在纪实性记录方面具有其他技术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因此应用摄影艺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方面,伴随科技的进步、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古老的文化面临消失的困境。与此同时,从摄影发明之初开始,人们便把镜头对向了自我生活领域,通过利用摄影艺术,开始以一种简单直观的手段真实记录周围发生的点点滴滴。比如郑忠民的《老街记忆》,就是用镜头记录下“活”的文化遗产,为人们呈现日益纷繁复杂的当下生活。细看这些影像就可以发现其既有所在地方的特点,又结合了个人的经历。郑忠民运用自己的方式手法,将即将消失在人们眼中的自然和文化历史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3]
记录的真实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旨要义,在记录的真实性方面,摄影艺术比绘画、文字更加具有说服力,它带着真实记录的鲜活色彩和逼真的细节瞬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特别是依靠口传心授、采取师徒言传身教模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依靠此很难得到保护和传承,更需要运用摄影艺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制作的传承过程进行真实性的记录。摄影艺术在此可以发挥其独到优势,详细记录工序的过程,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观摩、领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摄影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要起到的作用,不单单只是一段形式上的影像那么简单,还要再现和证明当时的社会史实,这也是摄影艺术记录的实证性要求。怎样运用摄影艺术做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准确无误的全面记录并全方位展现其艺术形态过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摄影工作者,此时摄影工作者不仅是影像的拍摄者,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参与“实证者”,要全方位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风情、民俗、文化等,为人们呈现出一整套完整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受众提供更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和文化内涵的途径。
摄影工作者在做足准备工作后,就要利用摄影艺术独到的解析方式开展工作。此时的摄影艺术不仅仅是简单的影像记录、展示,还可以配合文字和语言的解说。如红安县大布传统纺织技艺,其作为一种特定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一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传承人星星点点分布在一定区域内,且传承人大多是年龄偏大的乡村妇女,她们的知识结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每个传承人各自具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工艺程序。这种分散式的保护和传承不利彼此学习、借鉴和交流,项目形成不了合力,受其影响和熏陶的受众自然不多,直接影响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运用摄影艺术可以使单个作品形成一个系列,构成一个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反映整个项目遗产结构与内在的联系,人们可以了解影像中的人和事,以及故事发生的地点,并可以清楚了解来龙去脉,从而在故事化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认同感,激起更多的人加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只被人们熟知、重视,还逐渐形成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在当今大数据信息化时代,摄影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备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摄影艺术的运用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路径,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多的鲜活性、可塑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曾芸.新科技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J].福建论坛,2018(6):56-61.
[2] 何东安.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摄影保护[J].民族论坛,2012(07):103-106.
[3] 朱彬.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摄影艺术及设计运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刘雨柯,女,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摄影。
骆玮,女,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葛雪恒,男,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