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
又到12月28日,2012年这一天,我的外孙女末末出生了。
我的外孙女的出生,就像在我心里塞进来一个小太阳,和她在一起,给我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她那可爱、活泼、聪明的样子,真的让我从心底惬意和喜欢。
我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末末。她小小的身子肉滚滚的,看着她圆圆的、黑亮的眼睛,我幸福得就像要化掉一样。末末精气神特别足,醒的很早,我就会把她抱到客厅里看护着她。
末末百天以后,我们全家开始给她讲故事。我把末末抱在怀里,在她脸前放一本幼儿画册,翻一页讲一页,不管她听不听得懂,就这样不停地讲。
稍大些,末末会自己爬进我怀里听我讲故事,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这时的末末还坐不稳,她会在我怀里倒倒歪歪,偶尔倒在我的脸上,湿湿的口水弄我满嘴满脸,那感觉真是美妙极了。
末末會爬了,她拖着两条胖乎乎的小腿在床上一拱一拱地往前爬时,我们全家人都围过来,惊喜地笑成一团。
为了锻炼末末的小手,末末刚能坐稳,我就让末末坐在地板上拆快递,教她用圆珠笔尖扎破快递包裹的胶条,然后用小手撕。有时,她花几个小时才能拆开一个快递。拆开了,末末就把里面的东西拽出来,满地扔,小脸上满是自豪。
我在客厅里用沙发垫,大纸箱子给她搭了一个圆形“城堡”。刚开始,末末觉得非常新奇,在里面笑眯眯地玩,几天后,她就不愿意在里面呆着了,试图往外爬,可是“城墙”对于她来说太高了,她爬一次失败一次。大约过了半个月,末末终于爬了出来。那一刻,末末高兴得又叫又笑,满地打滚,我在一边竖着大拇指给她点赞。
末末进了幼儿园后非常懂事,听阿姨的话,和小伙伴们玩得特别好,每天,我送她去幼儿园,临走时从来不担心她哭闹。她也很少有早上不起床,赖着不去幼儿园的情况。冬天的早晨,偶尔有小朋友被家长用棉被包裹着,哭哭啼啼地送到幼儿园,她还会笑话人家。
末末对老师的话理解得也很快,就成了老师的小助手,帮阿姨做些午餐后捡碗、铺床这些小事。
上幼儿园第一年的寒假,我和老伴带上末末去了厦门、湛江和雷州,那些日子里,末末很自立,在飞机上,她自己系安全带,自己按铃叫空姐给她送饮料。末末三岁那年夏天,女儿女婿带末末去了陕西、河南等许多地方,末末回来后,就给我讲少林寺是什么样子,龙门石窟是什么样子,还教我怎样吃羊肉泡馍和担担面,一边教一边将假设的面往我嘴里塞,还问我好不好吃。
末末很小时就对色彩敏感,我们送她学画,只画了半年,她的一幅画就获得了一个绘画大赛幼儿组的金奖。领奖那天,她感冒了,我们本不想让她去参加颁奖仪式,可末末坚持要去,那天,她像小英雄一样跳上台,领回了奖状,以及一书包的画笔、宣纸等奖品。
末末上幼儿园中班时就不再拿着书找我们给她讲故事了,她总是一个人躲在一边,生吞活剥地看书。有一天,我让她读书给我听,她读到“冤枉”二字时,她竟然将这二字读成了“翁王”,我当时就笑出了眼泪,以后,只要她生吞活剥地读书,将字读错时,我就会打趣她,对她说“翁王”,这时,我和末末就会笑做一团。
面对末末读书速度加快,末妈开始不断地给末末买书,每次买都是一整套,几十本,可这几十本只够末末读半个月或一个月的,读完了,末妈就再给买一套,到末末7岁读小学时,差不多读了近3000册(本)书。
因为她,我也变了很多。有一次,我因为她不听话体罚了末末。她一下不再又说又笑了,而是静静地瞅着车窗外。末末的反常举动令我忧心忡忡,充满了自责。我不断跟末末沟通,直到她重新欢笑疯闹起来。
末末快7周岁了,女儿给末末买了一套《童话山海经》,以为末末不会喜欢《山海经》这样的离奇的书,可是,末末却读得非常起劲,对书里稀奇古怪的故事非常感兴趣。读完这套书后,末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兴趣,女儿就在手机上下载了一套历史故事让她听。末末非常喜欢,每天一有空就会喊:姥爷,来听故事。我就赶快过去,让末末挨着我坐下,我们祖孙两人一起听历史故事。这时候,我们祖孙两人挨得非常紧,我哪里都不愿意去,那种说不出的喜悦,做什么都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