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治认同研究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

2020-03-27 09:29
江西社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图谱文献政治

笪 蕾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与全球化的加速进程,我国公民逐渐凸显政治认同方面的问题,政治认同成为当前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梳理、提炼中国政治认同的研究历程和研究热点,是我国政治认同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上以“政治认同”为主题的724篇文献,可以看出,“政治认同”的主题在我国的学术关注度逐年提升,当前学界对政治认同的文献研究从理论层面逐渐过渡到实践层面,并且能够从微观角度、量化分析对政治认同进行深入研究。研究集中在政治认同的内涵、类型、来源、危机、重构和主体共六个热点主题,但仍要克服地域限制,加强人才交流,打造研究团队,促进我国政治认同研究继续深入而广泛的开展。

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经过一定的社会化形成的对所属国家政治体制、理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路辛·派伊(Lucian Pye)1960年首次提出。作为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政治认同的形成需要两个主体,即国家与个体。国家要运用权力约束、政治引导、宣传教育等方式,推行政治的社会化,而社会个体需要通过接触或学习相应的政治文化,建立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培养政治情感和政治参与能力,具体表现在社会个体对民族、国家、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和权威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态度和理解,政治认同就体现在社会个体对政治体系的理解、支持、认同和服从。政治认同在政治体系和社会个体之间起到纽带作用,是一种能够反映社会个体政治心理状态的社会效应和政治实践。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我国学者对政治认同的研究自改革开放后就已经起步,并且随着政治学科的发展而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目前,我国对政治认同这一概念的研究已逐步深化,相关定义和理论渐趋科学,研究方法和视角日益多样,政治认同也逐渐成为政治学科的重要分支。我国学者的研究重点在理论和实践上保持平衡。在理论研究方面,很多学者已经对政治认同的内涵、主体、类型、来源、逻辑和价值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

但是,由于当前相关文献数量庞大,单一的文献分析法在研究深度上存在缺陷。因此,现代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使当前研究需要具备可行性,由于该技术自身具有动态分析、图谱分析、多元性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方法主观性和片面性等缺点。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凭借自身可视化的优势得到学界的认可和应用。绘制知识图谱的工具有不少,CiteSpace软件是其中较为高效的一种。这是一款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通过选取与知识图谱关键指标进行释义的研究方法,主要借助两个计量工具,即共引分析理论(co-ciation)和寻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呈现学科演化过程和发展方向的可视化图谱,辅助学科分析。[1]

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首先以“政治认同”为主题进行跨库高级检索,共获取5,526篇文献,经初步查看,发现文献数量太多且质量参差不齐,为防止数据庞杂对分析结果造成干扰,本文最终选取文献质量较高的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作为数据分析来源。由检索得知,在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的数据库中涉及“政治认同”的首篇文献刊发于1992年,因而本文的参数选取(Selection Criteria)为Top50 per slice,运行时间为2019年2月19日,因此,本文数据源检索的时间范围设定为1992年至2019年2月19日(Slice Length=1),使用剪切(Pruning)联系中的寻径(Pathfinder)功能,共检索到文章1,839篇,剔除书评、相关度不高文献等无效数据,最终选取有效文献数量为724篇。

在生成图谱中,N和E分别代表网络节点和连线数量,Density代表网络密度,Modularity为网络模块评价指标,且Q值一般在[0,1]区间内,Q值越大表示网络得到的聚类越好,Modularity Q值>0.3,说明划分出来的网络社团结构是显著的。用Silhouette值来对同质性进行判断和衡量,越接近于1反映网络的同质性越高,当S值在0.7时,聚类有令人信服的高效率,如果在0.5以上,聚类是合理的。节点为引文的年轮,学科文献的年份和数量可以通过颜色和大小来直观判断,节点越大说明对应主题出现的频次越高;节点颜色及厚度表示出现时段,即十字架内色环越厚,表明该颜色对应年份出现的频次越高。频次是CiteSpace分析的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频次越高说明该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越能代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和研究的普遍方向。连接关键词线条的粗细可以用来判定共现次数和测量亲疏关系,颜色可以用来判断时间。此外,突现性(Burst)表示短期内的变量值的变化幅度,有利于判断和筛选关键词。红色标记的图谱表示某一学科处在前沿领域,出现新的研究视角。

二、我国政治认同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一)研究作者与机构分析

CiteSpace作者共现分析可以识别出一个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及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互引关系。[2]通过软件分析的作者时区共现图(见图1),表明我国从事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者们相对分散,合作关系不够密切,除了刘惠与胡建、吴玉军与刘娟娟、邱杰与黄德林、孟庆南与任翠、李岚与刘彦喆等人之外,大多数研究者皆是“孤军奋战”。发文量达5篇以上的学者有十人,占发文量2篇以上所有作者的10.6%,其中最多的是曾楠,共发表20篇文献,孔德永以12篇位居第二,超过10篇发文量的仅此两位。如图所示,影响力较大的学者有孔德永、季丽新、曾楠、詹小美、陈自强、常轶军、李岚等人,在图谱中产生了突现点(Citation Burst)。

图1 作者时区共现图

由图1可见,目前我国政治认同研究缺乏较强的领军人物和研究团队,学者们的学术联系较少,学术认可度较低,广泛的学术共识尚未达成。这种“各自为政”的分散状态也是造成政治认同研究相关问题研究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所以,进一步加强学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在以后的研究中十分必要。

同时,研究对文献的发文机构也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到研究机构共现图(见图2)。由图可见,我国政治认同研究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发表文献16篇,其他机构的文献发布量都比较平均,都不足10篇。从合作关系方面来看,虽然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机构有一定程度的合作成果,但总体上来说,各机构之间并未形成完善的学术合作网络,缺乏能够处于中心点进而辐射周边的研究机构。

图2 研究机构共现图

(二)文献关键词分析

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时,以该词首次出现的年份提取,因此,分析各年份共现关键词数量的变化不仅可以判断研究领域扩展的丰富程度,还可以判断该领域内容的更新速度和学科研究活力。[3]

通过应用CiteSpace软件,本文对结果显示的关键词频次按照高低梳理如下:“政治认同”,频次为588次,顺延往下的数据分别是“文化认同”45次,“大学生”39次,“国家认同”37次,“农民”29次,“民族认同”25次,“学科核心素养”22次,“思想政治教育”21次,“核心素养”21次,“思想政治课”13次,“政治合法性”11次,其余提取出的关键词频次均在10次以下。由此可见,研究内容有多样化、多视角态势,根据关键词数量出现频次,可以得知政治认同学术领域的动态情况。

基于前述的参数设置,本次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时所得的Modularity Q值=0.5009;Silhouette=0.8961,节点间距适中,均处于比较合理的区间内,表明本次聚类分析的结果是具有说服力的,并且图谱的可视化效果也相对较好。如图3所示,以“政治认同”作为主检索词,在聚类图谱中占据中心位置,“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大学生”“农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等关键词与政治认同关系较为紧密,即它们表明“政治认同”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

此外,通过对关键词的中心性进行分析,可知政治认同的1.87是数值最高的关键词,“大学生”位列第二,中心性为0.04。其余关键词,比如“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核心素养”“思想政治课”等的中心性相同,均为0.01。虽然“文化认同”的出现频次较高,但是其中心性却弱于频次在后的“大学生”。另外,关键词“政治信仰”的出现频次虽然是2,但是其中心性却达到了0.01,与“文化认同”等关键词的中心性相同,且首次出现的年份是2017年,这说明“政治信仰”已然成为近两年政治认同领域的研究热点。

根据关键词聚类图谱可以将我国政治认同研究领域的重点关键词分类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治认同主体的研究,关键词主要有:大学生、农民、少数民族等;二是政治认同的内涵及本质,

关键词主要是: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合法性、意识形态等;三是政治认同的价值与取向,关键词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公共参与、形象书写、社会发展等。

图3 关键词聚类图

(三)研究的阶段性分析

关键词突现情况可以通过对一定时间内某一研究话题的出现次数进行统计,从而找出热点话题。在政治认同的文献分析过程中,本文总结出16个突现词(表1),其中突现度最高的是“核心素养”,为10.6968。从时间序列上来看,2006—2012年间的突现词为“文化认同”“政治合法性”“社会转型农民”“意识形态”;2012—2016年间的突现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政治参与”“新生代农民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2019年间的突现词为“核心素养”“公共参与”“思想政治学科”“法治意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分析这些关键词,包括突现度和时间节点等关键词指标,发现在我国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上,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

从突现词影响的周期来看,“文化认同”和“政治合法性”最长(6年),其次是“社会转型”(5年),“农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4年,其他关键词大多数时间集中在2—3年。可以看出,学者们对“社会转型”一直保持密切的关注。2014年以后,跟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深化的理论关切,新生代农民工、中国梦、公共参与、核心素养、法治意识、思想政治学科等问题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

表1 1992—2019年2月前16个突现关键词

(四)发展趋势分析

发文量能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正如前文所述,截至2019年2月,在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及CSSCI数据库,以“政治认同”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共检索到文章1,839篇,总体发文量的年度趋势如图4所示。可以看到,1992年是政治认同首篇文献发表的年份,之后虽然也有较小幅度的数量波动,但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总体文献数量首次破百,达到114篇,而2016年是截至目前所有年份中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一年,为218篇。总体来说,“政治认同”的主题在我国的学术关注度逐年提升,它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领域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话题之一。

CiteSpace中的时区图(timezone)和时间线图(timeline)可以直观地反映我国政治认同研究的年度热词,从而可以对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做出梳理和预测。通过运行CiteSpace,找出有关政治认同的关键词并进行共现分析,可以根据时间节点集按照时间远近排列分析,如图5所示,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网络模块化(Modularity)评价指标Q值为0.5009,而网络同质性平均值(Mean Silhouette)为0.8961,指标接近于1,说明聚类结果比较合理,图谱效果较好。

图4 1992—2019年2月CNKI核心及CSSCI发文量年度趋势图

图5 关键词时间区域图

图谱显示,1992年至今,借鉴西方理念,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学者当前对政治认同的文献研究从理论层面逐渐过渡到实践层面,并且能够从微观角度、量化分析对政治认同进行深入研究。我国政治认同研究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992—2005年为我国政治认同领域研究的初始期。这一阶段,我国学者主要针对西方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提炼和分析,主要就政治认同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内涵、本质等基本问题进行分类和探讨。

2006—2015年为我国政治认同研究领域的发展期。在此期间,我国学者对政治认同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开始运用实证方法探讨实践中的政治认同问题,出现了很多研究政治认同危机与价值功能分析的文献,这些成果拓宽了政治认同研究的实际运用领域,为后续发展夯实了理论基础。

2016年至今为我国政治认同研究领域的转型期。这一阶段我国政治认同的理论研究和相关学科发展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已展现出前沿水准,研究逐渐具体化,并且结合我国实际,形成本土化的理论学科。除了继续针对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相应的实证研究之外,学者开始在实践的基础上,尝试将政治认同的相关理论、作用机制运用到社会治理和意识形态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学科价值,同时也彰显了政治认同研究的时代价值。

三、我国政治认同研究的热点主题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政治认同定义和理论研究已逐步深化,研究方法和视角日益多样。我国学者的研究重点在理论和实践上保持平衡。在理论研究方面,很多学者已经对政治认同的内涵、主体、类型、来源、逻辑和价值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政治认同这一研究方向逐渐成为政治学科的重要分支。本文把我国政治认同研究的热点主题总结为六个。

第一,政治认同的内涵。当前,对政治认同内涵的理解主要集中在政治概念和政治本质两方面。政治概念的研究方向,有归属论和反映论两个视角,代表人物分别为包心鉴和薛中国。而从政治本质的研究方向看,公民是当代政治认同的主体,民族国家及民主制度是政治认同的客体,二者需要在实践的相互作用中达到统一和平衡。这一研究方向的代表是范迎春[4]。

第二,政治认同的类型。《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对政治认同有较为科学的层次划分:初级层次以社会个体本能划分,包括血缘、种族、地域等;中级层次从情感角度进行界定,包括信赖、追随、亲近、归属等;高级层次则从理性角度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方旭光认为,政治认同具有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体系[5][6];薛中国建议政治认同的划分可采取多元标准;周若辉认为,分析政治认同时可以把心理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综合在一起[7];王宗礼的分析角度更多,包括家族、部落、宗教、民族和国家等。

第三,政治认同的来源。我国学者对政治认同的价值功能有一定共识,都认可其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固政治体制,促进国家经济稳定运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大多数学者认为,政治认同本质上是社会公众对政治权力的信任、对政治价值的信仰。然而,这种信仰和认同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在力量。对政治认同的来源进行研究的有:方旭光[5][6]、孔德永[8][9]、程波辉[10]、彭正德[11]和常轶军[12][13]等。

第四,政治认同的危机。主要有赵海立和刑玲从客体角度的研究,张元从资源视角的研究,李友梅和方旭光[5][6]从支撑体系角度的研究。

第五,政治认同的重构。从社会学角度看,政治系统功能,社会福利系统、意义系统以及社会组织方式,价值,社会运行机制,社会管理和党建,政治宣传和公民教育等方面,对社会个体的政治认同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学界对政治认同也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进而指出,通过在社会化的方式构建公民对政治系统的认同感和价值观,从而转变政治态度,提升公民对我国政治体制的政治信仰,提升政治参与感。[14][15]

第六,政治认同的主体。政治认同还需要在社会个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对政治认同和相应的政治情感,形成一定的政治信仰和理念。鉴于此,学界对政治认同的主体研究从社会与人的关系出发,认为政治认同需要关注主体社会人这一要素,在任何具备现代政治体制的国家中,公民同时也扮演了“政治人”的角色。[16]国家、阶层和民族都由社会人组成“政治群体”。因此,对我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研究分析需要采用社会学的相关方法,如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手段进行实证分析。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张明澍、闵琦和沈明明等人关于中国公民的政治认同研究;李培林、于建嵘、彭正德、刘爱玉和董明针等人关于社会各阶层的分层政治认同研究;韩晓峰和刘贝贝关于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王茂美关于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研究。

四、结语

综上所述,政治认同问题是学术界重点研究的主题之一,在1992—2019年间,我国政治认同研究呈现提升发展的面貌,研究领域的扩展、问题意识的凸显、学术话语权的掌握和科研人员的增多,都为后续研究铺设了扎实的道路。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政治认同方面的研究仍存在很多欠缺,比如,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撑,高校尚未全面开展相应的课程,或未将政治认同纳入政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在政治认同的相关学术研究方面,学者和研究机构还缺少必要的合作和沟通。此外,当前地域限制仍成为制约人才交流合作的因素,我国政治认同研究团队缺乏有效的组织建设。

因此,在未来的政治认同研究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学者和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完善以我国实际情况为背景的政治认同的实证开拓,以求更全面、更准确地在我国进行政治认同的调研,使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够更加切实地服务于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与社会治理的稳步前行。

猜你喜欢
图谱文献政治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绘一张成长图谱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