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寄养式引种法— 一种新的种猪引种策略

2020-03-27 03:32:36周开锋
猪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供种种猪猪只

周开锋

(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 济南 250022)

当前,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生猪产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生猪生产管理体系在新的生物安全要求下面临改造重构。其中,传统大体重活猪引种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生物安全需要。现介绍一种新的种猪引种策略—种猪寄养式引种法,供养殖场参考。

1 传统引种面临的问题

1.1 引种猪只体重大

长期以来,不管是新建猪场引种,还是猪场正常种群更新引种,所引种猪体重均在50 kg以上。主要原因在于引种场对引种成功率的要求,大体重猪只抵抗力强、体型外貌特征基本定型,引种后种猪淘汰率较低。

1.2 种猪运输风险大

大体重种猪运输生物安全要求高,运输车辆和路线不得有主要重大疫病威胁。在当前专用种猪调运车辆少、种猪异地调运频繁的大环境下,种猪运输感染疫病风险也较大。

1.3 隔离适应难操作

为避免引种同时引入疫病,很多大型猪场在引种猪进入本场前,将其安置到独立区域进行生物隔离,采用预防性投药、免疫、驱虫、生态适应等措施。虽然隔离适应能较好地控制重大疫病的引入,但大多中小型猪场难以配备专门独立的隔离猪舍,导致实际生产中,引种生物隔离驯化成为一种形式。

1.4 猪群病原谱影响大

不管如何生物隔离,各场间生物安全水平不同是不可避免的。猪群原有免疫程序、健康状况不同,携带细菌、病毒等病原也不同。不同病原谱的猪群混群可能造成新的疾病引入或使亚健康猪群诱发猪病,造成损失。实践中,一些中小场户还采取多途径引种,错误的引种方式抑制了猪群生产潜力的发挥,使猪场陷入“引种—发病/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

正常种猪群年更新率在30%以上,引种频次较高。当前,非洲猪瘟疫病流行,生猪养殖生物安全要求高,产业急需一种操作简单且对猪群间生物安全影响小的种猪引种新方法。

2 新方法的技术原理

以周开锋为首的猪业技术团队,自2010年开始系统总结生产一线种猪引种难点,创新提出“种猪寄养式引种方法”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 201510002366.7)。

2.1 新技术实施的基础

90%以上引种目的是为更新猪群或引入新的血统,故引种场和供种场的基础一般都会有正常繁育的母猪。引种场最大顾虑是担心引种失败或引种后引入疾病,期望引种群与原有猪群间生物安全影响最小。这也正是新方法实施的基础。

2.2 引种猪只体重的调整

被引种的猪只因为在被引种场生活了较长时间,体内外携带病原较多。将猪只引种体重标准降低,使其在供种场生活时间尽可能缩短,则猪只体内外携带的病原理论上就少得多。降低到多大体重合适内,在兼顾基本成活率情况下,将出生后吃完初乳作为一个时间节点(图1)。

2.3 创新应用仔猪寄养概念

新方法借鉴了猪场仔猪场内寄养的理念和操作手法,将场内寄养创新应用到场间寄养上,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种猪引种技术模式。具体操作是将猪只由供种场寄养到引种场,并辅助脐带血检测、清洗消毒、气味干扰、奶头固定、选种选育等技术,可保障异地寄养的成功。由于该方法所寄养的仔猪出生仅几天,只吃了几天母乳,未采食饲料等,排泄物极少,体内外感染病原也较少,故引入后对引种场原有猪只生物安全威胁也小。

3 寄养式引种操作流程

3.1 制定引种计划

根据本场母猪产仔情况和饲养能力,确定一次性引种数量。兼顾考虑死亡、选留淘汰数,建议引种数确定为实际需求的1.5倍。调研联络在品种、繁育时间点上符合条件的供种场,确定引种时间、要求,签订引种协议。

3.2 脐带血检测

对引种场和被引种场的产仔母猪均抽取脐带血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在比对非洲猪瘟、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重大疫病符合引种要求情况下方可实施引种(图2)。

3.3 仔猪选择

选择引种的仔猪日龄比寄养母亲生仔猪大2~4 d,且是吃过生母初乳的健康仔猪,乳头数达7对以上,无瞎乳头、生殖器发育正常以及外观无遗传缺陷等,符合本品种特征。一般不全窝引种,仅选择同窝中个头较大、身体健硕的个体做好个体标记。

3.4 种猪运输

确定好引种仔猪后,选择带有空调的车辆进行运输,用纸箱装运引种仔猪,在纸箱上做好保温和透气措施,确保仔猪运输过程中仔猪有相对温暖舒适的环境。如运输到引种场全程超过5 h的,应该在途中对仔猪进行人工哺乳。运到场后,最好将仔猪转入引种场提供的新纸箱,将供种场运输用纸箱及其垫草等保暖物品一同焚烧处理。

3.5 仔猪清洗消毒

引种仔猪到引种场后,对仔猪用含一定浓度的消毒液的温水进行彻底清洗,然后用肥皂、洗发水和沐浴液等清洁剂清洗身体,用消毒过的干毛巾擦拭干净身体各部和口鼻,用吹风机吹干,确保仔猪身体无异味。

3.6 仔猪混群寄养

引种仔猪清洗消毒后,将引种仔猪分配给各寄养母猪。所选择的寄养母猪应是刚刚生产不超过3 d的经产母猪,奶水要好。对寄养母猪及其仔猪使用消毒液(与引种仔猪清洗消毒相同)消毒。先将清洗消毒后的仔猪与寄养母猪所亲生仔猪共同圈入保温箱混群,全身涂抹或喷洒寄养母猪当天的尿液(或使用气味干扰剂)。混群20 min后,可再向母猪和小猪喷洒寄母猪尿液或气味干扰剂,将所有仔猪放出与寄养母猪相处。为保证引种仔猪较好生长,每头寄养母猪带仔不得超过12头。饲养人员要密切关注,发现有寄养母猪攻击仔猪时,应及时制止或调整。

3.7 精心照料

由于调群、消毒和气味干扰刺激,一般仔猪放出后,母猪会迅速哺乳。由于引种仔猪远途运输,已处于高度饥饿状态,其本身也比亲生仔猪大2 d以上,其争夺乳头的意愿和能力都较强,故人工仅需简单辅助即可确定乳头,一般1 d左右可固定乳头。对个别母子不认可的可更换其他母猪进行寄养。对比两场已接种疫苗、保健程序等情况,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补种或调整。

3.8 种猪选种

在断奶、育成等阶段按照品种种用标准进行选种,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生产性能测定,选择优秀个体留作种用。

4 引种效果评价

2016-2018年,笔者实际验证了3个引种案例(表1),采用寄养式引种方法均实现了成功引种,获得平均115%的引种选种率。

由于该法所引种猪日龄小,又有引种运输应激,仔猪需要适应两个猪场的病原谱,故其成活率和生长表现并不一定比本场亲生仔猪好,但达到了引入种猪基因并尽可能减少引种对猪场生物安全影响的目的。

该法特别适合猪场引入外血使用,也适合中小型养猪场户更新群体引种。用正常购买50 kg以上种猪的引种费用,购买2~3头出生2~4 d的小猪,保证供种场的单头盈利情况下,一般供种场也愿意提供种猪。

表1 寄养式引种实例效果验证

猜你喜欢
供种种猪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猪业科学(2022年11期)2022-12-17 08:43:54
油菜旋转盘式高速集排器螺旋供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基于振动盘供种的混编景观种子带编织机设计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猪业科学(2022年5期)2022-06-01 23:37:30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11-26 11:50:54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3:00
稻麦兼用排种器振动供种装置性能试验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3:02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