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峰 李科文 张建伟 周 勇 陈金卫 陈 静
国家能源集团谏壁电厂 江苏 镇江212006
某电厂330 MW机组锅炉为亚临界压力中间一次再热控制循环炉,单炉膛Π型,高强度螺栓全钢架悬吊结构。炉前布置三台低压头炉水循环泵,炉顶管中心线标高为58500 mm,汽包中心线标高为59420 mm,锅炉房总深度自G排柱至M 排柱为36.4 m,炉顶大板梁底标高67400 mm。汽轮机为一次中间再热、亚临界、水氢氢冷却、双缸双排汽、反动凝汽式。为防止向锅炉上水的两台汽动给水泵运行中汽蚀,汽机房零米布置两台FA1D53前置泵,该泵是卧式双吸蜗壳式泵,为上海电力修造总厂生产。由静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静子包括蜗型泵壳、轴承座、轴承座端盖、机械密封壳体、泵壳磨损环等部件;转子包括泵轴、轴套、机械密封轴套、滚子轴承等部件。FA1D53前置泵为卧式轴向中分泵壳型,一级双吸叶轮。其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图1 FA1D53前置泵主要技术参数
进水温度(℃)166转速(r/min)1480
330 MW机组冷态传统启动方式,首先用辅汽启动一台汽动给水泵,炉水泵注水正常,汽泵到3000r/min后开启出水门对锅炉上水,锅炉三台炉水泵点动正常后,锅炉启动风机点火后升温、升压至主机冲转、并网、加负荷该汽泵一直维持运行,机组负荷到120 MW用抽汽启动另外一台汽泵,进行并泵操作。
2.1 机组冷态启动时,从启动第一台汽泵至锅炉点火,锅炉升温、升压至0.2 MPa左右至少需要4小时左右,如果有设备故障时间需要更长;而给水泵的扬程在2200 mH2O左右,工作特性必须要3000r/min以上才能开启出水电动门向锅炉上水,出口压力达到8 MPa以上,再循环门开足出口流量至少有100t/h以上,这样增加了节流损失,也增大了汽泵的汽耗。这个时候锅炉为了控制住汽包水位必须要开启连排、定排放水门;如果主给水阀有内漏,甚至要开启下水包放水门控制汽包水位,这样需要消耗大量的辅汽和除盐水。
2.2 汽泵启动前,分别在600r/min、1800r/min暖机暖泵需要一段时间,启动用辅汽需要6-8t/h辅汽。在启动过程中,若运行汽泵发生故障,只有启动电泵运行,功率一般在5000k W以上,上汽厂电泵额定电流599 A,电泵启动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2.3 汽泵启动需要真空建立,且主机/小机需要供轴封汽。而上水过程中需要维持至少一台真空泵运行,如果采用前置泵上水,轴封用汽和真空泵耗电将节省。
3.1 机组冷态启动时不再启动汽泵,而是首先启动汽泵前置泵小流量向锅炉上水;
3.2 前置升压泵的扬程低,330 MW机组前置泵扬程一般在90 mH2O左右,在锅炉汽包压力达到0.2 MPa前,都可以满足锅炉给水压力的需要。如果运行前置泵故障,可以直接启动另外一台前置泵,对机组启动没有影响。
4.1 从经济效益考虑。从锅炉上水至锅炉点火升压到0.2 MPa这个阶段,锅炉上水所消耗的能量就是前置泵消耗的电能,不必耗用辅助蒸汽,另外节约锅炉进水后大量除盐水的排放。
4.2 从安全性考虑。除氧器低压给水加热后,启动前置泵小流量向锅炉上水,在高加钢管小流量暖体后缓慢提高给水温度,对高加系统各部均匀加热,对延长高压加热器寿命有益,提高了启动过程中设备的可靠性。
该电厂近几年330 MW机组经过多次机组冷态启动,发现用前置升压泵小流量向锅炉上水,既可以降低热能的浪费,也可以节省大量的除盐水,同时给水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如果机组冷态启动从锅炉上水至锅炉点火升压到0.2 MPa时间为4小时计算,可以节约辅汽25吨,除盐水200吨,节省真空泵耗电量1400k wh,折算人民币为:辅汽25*150=3750元,除盐水200*30=6000元,真空泵耗电1400*0.5=700元,合计10450元,按两台330 MW机组全年冷态启动10台次计算共节约启动费用10450*10=104500元,考虑到高压加热器寿命延长及检修维护费用减少约30万元/年,故采用此新操作法进行锅炉启动上水,全年可产生经济收益约40万元。同时采用该操作法后启动过程优化,人员劳动强度大为减轻,可以较好地避免人员误操作带来的安全及经济损失。
该电厂两台330 MW机组于2004年投产,在投产初期机组冷态启动采用电泵或者凝泵上水,在2006年开始为节约厂用电能改用汽动给水泵向锅炉汽包上水,2010年后经过多次机组冷态启动操作,发现用汽泵前置泵小流量向锅炉上水,既可以降低热能、电能的浪费,也可以节约大量的除盐水,同时机组运行操作的安全性也得到更好保证。该先进操作法,经过多次实践证实具有良好经济性和安全性,已被纳入该厂《330 MW集控运行规程》冷态启动章节。对同类型机组冷态启动操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