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目的、行走道路及粮草供给

2020-03-26 05:29张维慎
地域文化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点校三国志中华书局

张维慎

诸葛亮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也是智慧的化身,俗语“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即是明证。人们把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其实,在三国时代,诸葛亮的智慧主要是“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①(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27页。,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志向是辅佐刘备统一全国,兴复汉室。而要统一全国,蜀汉的主要对手是曹魏,盟友是孙吴。在对曹魏的战争中,蜀汉最大的瓶颈是粮草的供给,这是诸葛亮始终难以释怀的问题。蜀汉偏安一隅,其地盘、物产、人才既不能与孙吴相比,更不能与地大物博的曹魏相比,因而在对曹魏的屡次北伐中,诸葛亮遭逢了曹叡、曹真、司马懿、张郃、郝昭、郭淮、费曜、辛毗等一大批一流人才,他们始终坚持“固守要害,不与争锋”而等敌方粮尽退兵的策略,纵使诸葛亮频频用计,对方基本上不为所动,因而诸葛亮只得无功而返。

一、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及史迹钩沉

(一)诸葛亮北伐的目的

在魏、蜀、吴三国中,魏最强大,吴次之,蜀最弱。蜀要攻魏,必须联合盟友吴国,东、西两线同时进攻,方有成功的希望。作为三国中最弱小者蜀的执政者,诸葛亮多次北伐曹魏的目的是什么?对此,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1.“以攻为守”说

“以攻为守”说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历史学家王夫之,他说:“夫公固有全局于胸中,知魏之不可旦夕亡,而后主之不可起一隅以光复也。其出师以北伐,攻也,特以为守焉耳。以攻为守,而不可示其意于人,故无以服魏延之心而贻之怨怒。”①(明)王夫之撰,舒士彦点校:《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1页。他又说:“以是知祁山之师,非公初意,主闇而敌强,改图以为保蜀之计耳。公盖有不得已焉者,特未可一一与魏延辈语也。”②(明)王夫之撰,舒士彦点校:《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1页。王夫之所谓诸葛亮的“保蜀之计”,其具体情况是:“秦陇者,非长安至要地,乃西蜀之门户也。天水、南安、安定,地险而民强,诚收之以为外蔽,则武都、阴平在怀抱之中,魏不能越剑阁以收蜀之北,复不能绕阶、文以捣蜀之西,则蜀可巩固以存,而待时以进,公之定算在此矣。公没蜀衰,魏果由阴平以袭汉,夫乃知公之定算,名为攻而实为守计也。”③(明)王夫之撰,舒士彦点校:《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1页。

清代学者刘献廷,也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是“以攻为守”,他说:“孔明之出祁(案原文作岐)山,以攻为守者也。隆中已知天下大势终于三分矣,而出师不已者,不如此,欲求三分,不可得也。譬之弈棋,能侵人,始能自治;否则,坐而待之耳。彼谯周辈何足知之。”④(清)刘献廷撰,汪北平、夏志和点校:《广阳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32页。

今人陈迩冬先生,对王夫之“以攻为守”说大加赞赏,他说:

现荆州已失,“出宛洛”一路已绝,只有出“秦川”一路了。环境变了,攻守战略也因之而变。出秦川则子午谷为奇中之正,出祁山为奇中之奇。奇中之奇是“舍正道而弗由”,明是出兵北伐,实是避开正面决战,把魏大军吸引向西,是“以攻为守”的战略部署。后姜伯约又继之,亦步亦趋,成为长期国策。还是王船山说得好:“以是知祁山之师,非公(诸葛)初意,主(刘禅)闇而敌强,改图以为保蜀之计耳!公盖有不得已焉者,特未可一一与魏延辈语也。”⑤陈迩冬:《由魏延说到子午谷》,载氏著《闲话三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136页。

陈迩冬先生不仅支持王夫之“以攻为守”说,而且认为诸葛亮的后继者姜维,其北伐的目的也是“以攻为守”。

易中天先生对诸葛亮的北伐,亦持“以攻为守”说。⑥易中天:《三国纪》,杭州:浙江出版集团、浙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第136页。

2.“广拓境土,徐图中原”说

“广拓境土,徐图中原”说的代表人物是张大可、吴景山先生,他们说:

以诸葛亮之智,明知伐魏不胜,又为什么要劳民伤财呢?一般的看法认为是诸葛亮“以攻为守”。这既不符合客观实际,更不符合诸葛亮的本志。因为“以攻为守”,只可能在两军决战中作为战术运用,而决不可用为以弱抗强的基本国策。……他驻屯汉中,采取的是进攻的策略,其战略是蚕食魏凉州、雍州,广拓境土,徐图中原。具体实施,先取陇右。⑦张大可、吴景山:《诸葛亮传》,载谭良啸、张大可主编《三国人物评传》,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第170页。

这二位先生的观点,可谓真知灼见,那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

蜀汉的谋士法正,在劝刘备攻取益州的门户汉中时说,若据有汉中,“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⑧(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37《蜀书·法正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61页。据此可知,张大可、吴景山先生“蚕食魏凉州、雍州,广拓境土,徐图中原”说是对法正“中、上”二计综合后得出的。

以上两种观点,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更符合当时实际情况。

(二)诸葛亮北伐史迹钩沉

根据《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后主传》、《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等史料记载,诸葛亮的北伐共有以下六次:

第一次:蜀汉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扬言由斜谷道取郿,派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吸引了魏大将军曹真的主力。诸葛亮则亲率大军攻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響震。但在这样大好形势下,诸葛亮却一反常态,对于宿将魏延、吴懿等不用,而是忘记刘备生前的嘱托,违众用毫无实战经验的参军马谡去守街亭(今甘肃天水市东南),①(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39《蜀书·马良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84页。马谡“举动失宜”,结果被魏名将张郃击败,诸葛亮进无所据,只好“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挥泪斩马谡。

第二次:建兴六年(228)冬,诸葛亮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魏将王双率骑兵追赶诸葛亮,亮与战,破之,斩双,还汉中。

第三次:建兴七年(229)春,诸葛亮派遣陈式攻打武都(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北)、阴平(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诸葛亮自出至建威(今甘肃西和县北),郭淮退还,遂平二郡。

第四次:建兴八年(230),诸葛亮“使(魏)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②(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40《蜀书·魏延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02页。这里的“费瑶”,也就是“费曜”。由于此功,魏延升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阳谿,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一说在武山县西南。③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147页。当以后者为是。

第五次:建兴九年(231)春二月,诸葛亮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魏司马懿、张郃救祁山。夏六月,诸葛亮粮尽退军,张郃追至青封,与亮交战,被射杀。

第六次:建兴十二年(234)春正月,诸葛亮由斜谷出兵,始以流马运。秋八月,病逝于渭滨。

有学者认为:“在诸葛亮与魏的六次战争中,从严格意义上说,称得上北伐的只有第一、第二、第五和第六这四次。其中出兵祁山的只有第一和第五这两次。”④[日]金文京著,何晓毅、梁蕾译:《三国志的时代:后汉三国历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61页。其说似可商榷。史念海先生说:“诸葛亮由祁山迂回,前后两次。在进攻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北)和阴平郡(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那一次,魏军想乘间邀击,诸葛亮还曾亲自进至建威城(今甘肃西和县北)。建威城就离祁山不远,应该属于一个地区。这样说来,诸葛亮六次向关中进攻,其中三次都在祁山。”⑤史念海:《河山集》四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15 -316页。史先生的话,无疑是有道理的。又西汉陇西郡的11 县中有羌道(师古曰:“《水经》云羌水出羌中参谷。”),⑥(东汉)班固:《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0页。东汉时羌道归入武都郡7城之一。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志第23《郡国五·武都郡》,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18页。由此看来,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派魏延西入“羌中”,应是东汉武都郡的“羌道”,属羌人聚居区。刘琳先生指出:“阳溪必在南安郡境。南安郡辖今陇西、武山等县地,阳溪当在武山西南一带。”⑧(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2《刘后主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559页。甚确。这样说来,在诸葛亮与魏的六次战争中,出兵祁山者应有四次,除第一、第五两次外,第三、第四两次也算。

二、诸葛亮北伐可供选择的几条道路

《隶释》卷四《司隶校尉杨君孟文石门颂》载:

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诋焉。后以子午,途路涩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光。凡此四道,垓鬲尤艰。

秦汉时期,越秦岭南下入蜀汉至少有四条道路相继开通,有的历经修治使通行能力得以加强,然而与其他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相比,依然“途路涩难”“垓鬲尤艰”。①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93页。可见,秦汉时期,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故道)虽已开通使用,但“途路涩难”、“垓鬲尤艰”。

清代学者顾祖禹指出:“所谓入关中之道三者,一曰褒斜道,二曰倘骆道,三曰子午道也。”②(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56《陕西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663页。从陈仓道也可入关中,顾祖禹之所以没有提它,可能是因为“故道”(陈仓道)“多阪,回远”③(东汉)班固:《汉书》卷29《沟洫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81页。的缘故。至于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的军事和交通价值,顾祖禹也做了阐发,他指出:“《华阳记》:‘子午、骆谷、褒谷并为汉中北道之险,而骆谷尤近。’……《洋州志》:‘州之要地有三……要地者,褒谷、骆谷、子午谷也。’”④(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56《陕西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664页。可见,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为汉中进入关中的三条主要通道,尤以傥骆道近捷。

三国时期,秦岭山脉成为魏蜀两国的疆界。秦岭上的陈仓、褒斜、倘骆和子午四条谷道(图一),都曾经被魏国用作南攻的道路。同样,这四条谷道,蜀汉也可用作北攻曹魏关中的道路。不过,由于“蜀的汉中到魏的关中、陇右间的各条路线以汉中为中心呈放射线状穿过秦岭山脉,蜀如果伐魏,则各路大军被远隔分散,无法呼应,很容易被魏各个击破,而魏如果攻蜀,则各路大军会师汉中非常有利。”⑤[日]金文京著,何晓毅、梁蕾译:《三国志的时代:后汉三国历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57 -158页。有鉴于此,诸葛亮北伐时往往出兵一路。即使出兵两路,也有所侧重,如第一次北伐斜谷一路为疑兵,而祁山一线才是主力。下面,就对诸葛亮北伐时有可能选择的几条谷道加以阐述:

图一 三国时期魏国曹真进攻蜀汉图(选自史念海《河山集》第四集)

(一)祁山一线(平坦大道)

在北伐中,诸葛亮认为魏延出兵子午谷是冒险,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①(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40《蜀书·魏延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03页。。这里的“坦道”,就是祁山(今甘肃西和县北)一线。祁山在秦岭的西侧,距关中较远。

诸葛亮之所以要这样迂回进攻,主要有这几个原因:一是避开秦岭的险阻;二是祁山这条道路易于进军;三是祁山周围各处产麦,就地取食,可以解决部分军粮问题。②史念海:《河山集》四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16页。对于北伐中诸葛亮多走祁山一线的原因,侯甬坚先生也做了分析,他说:“从汉江上游进入西汉水(今嘉陵江源头)谷地,可转向渭河上游和洮水流域的天水、南安、陇西诸郡,其道路近捷可行,祁山正为西汉水北岸之山,山上有城,能窥视归于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各条支流,是为地理上的南北方在西部地区的一个分岔点。出于避开秦岭山险和关中魏军主力,夺取陇右的粮食、土地和人民,便于从渭河上游自上而下俯攻关中的战略思考,以及陇右民心倾向于蜀等原因,诸葛亮及其后继者一直将祁山一线当作出兵捷径,北伐曹魏的主攻方向。”③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51 -152页。

综合史念海与侯甬坚两位先生的观点,诸葛亮北伐多走祁山一线的原因有:第一,避开秦岭的险阻和魏军主力;第二,祁山这条道路易于进军;第三,夺取陇右的粮食、土地和人民,补给军队;第四,陇右民心倾向于蜀;第五,便于从渭河上游自上而下俯攻关中。

由于走祁山一线有诸多的有利条件,所以在诸葛亮的六次北伐中,其中四次走的就是祁山一线。

(二)陈仓道(故道)

陈仓道,“由宝鸡南行,过秦岭,经凤县、甘肃徽县,沿嘉陵江而下,由略阳东南行,通到汉中。这条通道的北端是宝鸡,宝鸡在古代称为陈仓,故叫作陈仓道。”④《陕西军事地理概述》编写组编:《陕西军事地理概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0页。

陈仓道也就是“故道”。西汉初年,刘邦“从杜南入蚀中”时用张良之计,“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亦示项羽无东意”⑤(东汉)班固:《汉书》卷1上《高帝纪第一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页。,但他后来却潜“引兵从故道出袭雍,雍王(章)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⑥(东汉)班固:《汉书》卷1上《高帝纪第一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页。刘邦潜引兵所走的“故道”,也就是“陈仓道”。

散关为陈仓道上著名关隘。唐李贤注说:“散关,故城在陈仓县南十里。”晚唐人杜佑说:“散关旧关城在宝鸡县南。”

侯甬坚先生说:“散关位于陈仓西南,地当秦岭咽喉,据守散关对保证陈仓安全有利,且可驰援其他地区。”⑦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51页。此说有理。

陈仓道,也是诸葛亮的主攻方向之一。

魏明帝泰和二年(即蜀后主建兴六年,228),魏大将曹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⑧(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9《魏书·曹真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1页。。这一年,因魏将曹休被东吴陆逊打败,关中魏军部分东下,诸葛亮认为有可乘之机,便于冬季出散关而围陈仓。及至,“怪其整顿,闻知昭在其中,大惊愕。”⑨(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30《关西道六·凤翔府·宝鸡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41页。孔明素闻“昭在西有威明”,想着攻城不容易,就派郝昭的同乡而现为蜀监军的靳详去劝降郝昭,郝昭因其家族在洛阳为人质,绝不投降,无奈,诸葛亮就以数万人进攻只有一千余人固守的陈仓城,云梯冲车,昼夜进攻,二十余日,孔明无利,会费曜等救兵至,孔明乃引去。①(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30《关西道六·凤翔府·宝鸡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42页。

诸葛亮出散关而围陈仓之所以失利,是因为魏事先有了防备,这是诸葛亮六次北伐中走陈仓道仅有的一次。

(三)褒斜道

褒斜道,“由眉县溯斜水(斜谷河)而上,越秦岭,沿褒水而下,通到汉中。因其连接褒、斜二谷,故称褒斜道。”②《陕西军事地理概述》编写组编:《陕西军事地理概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0页。

汉武帝时,皇帝拜御史大夫张汤之子张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③(东汉)班固:《汉书》卷29《沟洫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81页。。

据《金石萃编》卷五《开通褒斜道石刻》载,“永平六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后汉安帝延光四年(125)乙亥,“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通褒斜路”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6《孝顺孝冲孝质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51页。。唐李贤注曰:“褒斜,汉中谷名。南谷名褒,北谷名斜。首尾七百里。”

褒斜道,也可简称“斜谷道”。顾祖禹说:“今南褒北斜,两谷高峻,中间褒水所经,曹操所言‘五百里石穴耳’。”⑤(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56《陕西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666页。曹操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⑥(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14《刘放传》裴松之注引《资别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58页。,指的就是斜谷道的“深险”。

魏明帝泰和四年(230),魏大司马曹真表欲数道伐蜀,从斜谷入。陈群以为:

太祖昔到阳平攻张鲁,多收麦豆以益军粮,鲁未下而食犹乏。今既无所因,且斜谷阻险,难以进退,转运必见钞截,多留兵守要,则损战士,不可不熟虑也。⑦(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22《魏书·陈群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635页。

陈群认为“斜谷阻险,难以进退”,而且“转运必见钞截”,于是皇帝同意陈群的建议,不同意曹真出兵斜谷道;这也说明,斜谷主要控制在蜀军手中。

在诸葛亮的六次北伐中,第一次兵分两路:赵云、邓芝一路虽出斜谷,却是疑兵,用以吸引曹真的魏军主力;而诸葛亮所率蜀军出祁山者,才是主力。

最后一次从斜谷出兵北伐,诸葛亮在粮草储备上做了充分准备。蜀后主建兴十年(232),诸葛亮在黄沙休士劝农,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建兴十一年(魏明帝青龙元年,233)冬,诸葛亮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阁。⑧(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896页。蜀后主建兴十二年(魏明帝青龙二年,234)春,诸葛亮率大军十万从斜谷出兵伐魏,同时遣使约吴同时大举。⑨(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2“魏纪四·明帝青龙二年(234)”,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291页。诸葛亮至郿,大军在渭水南岸扎营,司马懿也引军渡过渭水,背水为营抗拒诸葛亮,并对诸将说:“亮若出武功,依山而东转,诚为可忧;若西上五丈原,诸君无事矣。”⑩(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2“魏纪四·明帝青龙二年(234)”,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292页。亮果屯五丈原。雍州刺史郭淮对司马懿说:“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司马懿便使郭淮屯兵北原,堑垒未成,汉兵大至,郭淮击退了蜀兵。有学者指出:“从当时形势分析,诸葛亮北出斜谷后,西据五丈原,既能保障后路安全,又可作为东进北上的前进基地,这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①《陕西军事地理概述》编写组编:《陕西军事地理概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8页。(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44《蜀书·姜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65页。诸葛亮屯兵五丈原,其东进的可能性被司马懿估计到了;而其渡渭水争北原的目的是“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②(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26《郭淮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734页。,司马懿虽未料到,却被雍州刺史郭淮识破,足见曹魏人才济济。

诸葛亮鉴于“前者数出,皆以运粮不继,使己志不伸”,乃“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③(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2“魏纪四·明帝青龙二年(234)”,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292页。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诸葛亮数挑战,司马懿就是坚守不出。诸葛亮无奈,又使出了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人之服”④(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2“魏纪四·明帝青龙二年(234)”,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295页。,司马懿本身就不愿战,但为了掩饰自己的怯战,便克制自己的愤怒,上表请战,明帝派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来制止司马懿,这样魏军上下便无人敢言战了。这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时年54 岁。司马懿“生平除掉和诸葛亮对垒之外,也总是胜利的。独至对于诸葛亮,则仅仅乎足以自守。”⑤吕思勉:《吕著三国史话》,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18页。所以蜀军退后他案行诸葛亮的营垒处所而叹服诸葛亮为“天下奇才”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傥骆道

傥骆道,“由周至县南行,过秦岭到洋县,再西到汉中。因通道的南口叫傥谷,北口叫骆谷,故称傥骆道。”⑥《陕西军事地理概述》编写组编:《陕西军事地理概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0页。

傥骆道,“南口曰傥,在洋县北三十里,北口曰骆,在西安府盩厔县西南百二十里。谷长四百二十里,其中路屈曲八十里,凡八十四盘。”⑦(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56《陕西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664页。傥骆道,也可简称“骆谷道”。正始五年(244),魏大将军曹爽西至长安,大发卒六七万人,从骆谷入。这时,“关中及氐、羌转运不能供,牛马驴骡多死,民夷号泣道路”,曹爽“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⑧(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9《魏书·曹真传附子爽》,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3页。,只好退兵。其先锋夏侯霸(夏侯渊之子)过山岭,进至蜀方要地兴势(今洋县北),安营在曲谷之中,被蜀军击溃,幸救得免。⑨(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9《魏书·夏侯渊传》裴注引《魏略》,第2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72页。此仗即为临近汉中的“兴势之役”。裴注引《汉晋春秋》曰:“费祎进兵据三岭以截爽,爽争嶮苦战,仅乃得过。所发牛马运粮者,死失略尽,而关右悉虚耗矣。”⑩(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9《魏书·曹真传附子爽》引《汉晋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4页。蜀后主延熙二十年(257),姜维“率数万人出骆谷,径至沈岭。……维前住芒水,皆依山为营”,魏将司马望、邓艾在长城戍(今周至县境)“傍渭坚围”⑪《陕西军事地理概述》编写组编:《陕西军事地理概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8页。(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44《蜀书·姜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65页。,姜维数挑战不奏效,便于次年退军。

诸葛亮北伐,之所以不走傥骆道,主要原因由二:一是在四百里的谷道中,有八十里的路崎岖难走;二是在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三条谷道中,傥骆道距长安最近,必是魏军防御的重点。

(五)子午道

子午道,“由长安南行,越秦岭,经洋县到汉中。古时以北方为子,南方为午,这条通道贯通南北两方,故叫子午道。”①《陕西军事地理概述》编写组编:《陕西军事地理概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0页。

子午道,“南口曰午,在洋县东北六十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南百里。谷长六百六十里,或曰即古蚀中也。”②(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56《陕西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669页。

汉元年(前206)四月,刘邦率众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67页。。

汉平帝元始五年(5),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迳汉中。”④(东汉)班固:《汉书》卷99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076页。

后汉安帝延光四年(125),“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唐李贤注曰:“子午道,平帝时王莽通之。《三秦记》曰,子午,长安正南。山名秦领谷,一名樊川。”

韩遂、马超之乱,“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⑤(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8《魏书·张鲁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64页。。

蜀汉建兴六年(228),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主动请缨,愿领“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与诸葛亮异道会于长安。诸葛亮认为魏延的计划“县危”,没有采纳。按照当时魏蜀两国形势和秦岭的地理条件,从子午道出兵是有相当困难的,理由如下:

第一,由汉中通往长安的四条重要谷道中,子午道虽较陈仓道为短促,却也并非最为捷近,尤其是出赤坂(今洋县东龙亭铺)和黄金谷(今龙亭铺东金水镇)后,就是魏境,路途遥远,中途多阻,行军转输易为魏国知晓。蜀军出谷后已非突袭性质,魏国当早已有所准备,那时不仅长安城难于攻下,就是立足点也将不易获得。第二,魏延的建议是由褒谷转入子午道,由褒谷进入秦岭后,距离子午道还相当遥远,而且又无道路可通,实际是无从前去的。⑥史念海:《河山集》四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19页。

的确,诸葛亮并不是胆小慎微,其忧虑是有道理的:第一,“子午道谷口地近长安,向南所通安阳、西城之地,皆为魏军集结地,只要安康盆地归魏军所有,蜀军就不可能出兵子午谷,否则会遭到魏军前后夹击。”⑦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49页。第二,魏延认为魏兵“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的时间估计也不准确。我们知道,魏新城太守孟达叛乱时,估计魏军到达的时间需一个月,可千里的路程司马懿仅用八天就兵临城下了。所以魏延与诸葛亮相约10日内在长安会兵的计划太过乐观,如果诸葛亮的大军不能按时到达,魏延偷袭子午谷的奇兵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三、诸葛亮北伐中的粮草供给

秦岭山脉不仅是中国气候的分界线,也是南北来往的大阻。早在西汉时期,人们就称其为“天下之大阻”。对于蜀魏两国来说,秦岭无疑成为其界碑。曹操善于用兵,“察蜀贼栖于山谷,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挠而避之”,被时人誉为“知难而退”。⑧(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14《魏书·刘放传》裴松之注引《资别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58页。明帝曹叡曾说:“(蜀)贼凭恃山川,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⑨(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13《魏书·华歆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05页。,他虽应曹真之请而伐蜀,却没有必胜的把握,司空陈群、散骑常侍王肃、少府杨阜的谏阻就是明证。

秦岭山脉山高林深,峰峦重叠,谷道险阻。魏军一旦进兵,“秦岭山道高低不平,峰回路转,颇费时日、军饷,数千万囊的粮食转输尤其艰难,对方或据险扼守,或出奇兵抄截,足令押粮官防不胜防”;在蜀汉一方也是一样,“由于进军路线绵长,军粮难以为继,也多次导致北伐之师匮食而返。”①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55页。这就是在六次北伐中,诸葛亮多走祁山一线而少走秦岭谷道的原因。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是建兴九年(231)春二月,走的是祁山一线,始以木牛运粮。夏六月,诸葛亮因粮尽退军。这次北伐负责运粮的是重臣李平(即李严),他固然有督办不力之失,但主要原因乃是“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②(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40《蜀书·李严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99页。,就像魏明帝泰和四年(230)大霖雨山坂峻滑曹真走子午谷一月才走半谷一样,③(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1“魏纪三·明帝泰和四年(230)”,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263页。那是情有可原的。可在蜀汉缺乏人才的情况下,诸葛亮对先主刘备的托孤重臣李平乃废为民,“徙梓潼郡”,这样的处罚虽是诸葛亮“依法治蜀”④田余庆:《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原载《中华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又载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90 -201页。的体现,但不免失之过重。总之,诸葛亮北伐的失利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其最大的瓶颈乃是因“道险运艰”⑤(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44《蜀书·蒋琬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58页。而出现的粮草供给问题,而曹魏一方从皇帝到统帅正是抓住了诸葛亮北伐的软肋,固守要害,坚守不出,等敌粮尽,诸葛亮虽频使计谋,对方不为所动,北伐大业也就无功而返。下面,我们就对诸葛亮北伐中粮草的来源、储藏、运输等加以阐述:

(一)蜀军的粮草来源

1.主要来自成都平原

早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就说“益州沃野,天府之国”,建议刘备把它作为立国的根基。史载:“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百二人主护之,有堰官。”⑥(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27《沔水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66页。这里的“此堰”就是都江堰。可见,成都平原是蜀军粮草的主要来源。

王仲荦先生指出:“蜀汉十万大军,一切给养和粮米都得从剑南运到前线,千里馈粮,士有饥色,诸葛亮也每每因为粮尽不得已而退兵。”⑦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94页。可见,蜀军粮草主要来自成都平原。

2.汉中盆地

为了北伐,诸葛亮于建兴五年(227)屯住汉中,让蒋琬与长史张裔管理丞相府事。

在“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的情况下,巴西太守吕募取士兵五千人到诸葛亮那儿报到,被诸葛亮裳识,升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⑧(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38《蜀书·吕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88页。。既然身为巴西太守的吕“兼领督农”,那就说明汉中也是蜀军粮草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建兴八年(230),蒋琬代张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外出北伐,蒋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可谓是北伐的功臣。⑨(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44《蜀书·蒋琬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57页。

(二)在北伐基地汉中建造军用储粮仓库等

1.赤岸府库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曰:

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①(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36《蜀书·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50页。 林成西:《论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的屯田》,刊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编《诸葛亮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第79页。

这里的“赤岸府库”,《资治通鉴》作“赤岸库”②(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1“明帝太和二年(228)”,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243页。。魏明帝青龙二年(234),诸葛亮卒于渭滨军营,长史杨仪整军而退,百姓奔告司马懿,司马懿“追至赤岸,不及而还”③(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2“明帝青龙二年(234)”,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296页。。卢弼认为,“赤崖即赤岸,蜀置库于此以储军实”④(清)卢弼:《三国志集解》卷36《蜀书·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785页。,甚确。顾祖禹也认为:“赤崖,在府城西北。亦曰赤岸。武侯屯汉中,置赤岸库以储军资。”⑤(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56《陕西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674页。有学者认为:“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道书》明言赵云与邓芝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缘阁相闻,可证斜谷道主要控制在蜀军手中。后来蜀军主动修治邸阁,运米于斜谷口,(今眉县西南30里处),占据斜谷口外五丈原,更说明了这一点。斜谷道上赤崖为蜀军据点,道外五丈原并不能固有,因而以斜谷口为两国分界处比较合适。”⑥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51页。史念海先生在《三国时期秦岭南北魏蜀对峙军事形势图》中,把蜀重镇赤崖标在褒斜道的中段。赤岸(又称赤崖),在今陕西省留坝县东北。⑦戴均良等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414页。

2.斜谷邸阁

蜀后主建兴十一年(魏明帝青龙元年,233)冬,“诸葛亮劝农讲武,作木牛流马,运米集斜谷口,治斜谷邸阁。”⑧(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2“明帝青龙元年云”,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291页。那么,邸阁的用途如何呢?

《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裴注引《江表传》载:“策渡江攻繇牛渚营,尽得邸阁粮谷战具。”⑨(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46《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裴注引《江表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103页。由此可知,邸阁不仅是粮仓,并且也是军火库。⑩陈桥驿:《郦学札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325页。由此推知,斜谷邸阁既是蜀军的粮仓,也是其军火库。

斜谷邸阁与赤岸库虽都是储藏军用物资的,但赤岸库距汉中更近,而斜谷邸阁已逼近曹魏关中。林成西先生指出:“赤岸在褒斜道中,距关中还有相当距离,诸葛亮为缩短出兵秦川后的运输路线,将粮站往前推移到斜谷口。预先集粮于斜谷口邸阁。斜谷口已临近关中,因此以部队武装运送。”⑪(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36《蜀书·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50页。 林成西:《论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的屯田》,刊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编《诸葛亮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第79页。此说有理。

(三)以人力担负转运粮草

人力担负转运粮草,是最落后的运输形式。“计一岁运,用蓬旅簟十万具”⑫(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708《服用部十·簟》引诸葛亮《转教》,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3154页。一语,既说明了一年运粮工具之多与任务之重,又说明了运输手段的原始。

《三国志》卷四十《魏延传》裴注引《魏略》曰:

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壻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①(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40《魏延传》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03页。

据此可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出奇计,想领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与诸葛亮10日异道会于长安。魏延的精兵是五千人,负粮五千人,也就是说,一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的粮草。

葛剑雄先生指出:生活在现代交通运输条件下的人们也许无法理解远距离粮食运输的困难,北宋科学家沈括的计算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在《梦溪笔谈》卷十一中有如下的设计(今译):

每个民夫可以背六斗米,士兵自己可以带五天的干粮,一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十八天。(六斗米,每人每天吃二升,二人吃十八天。)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能前进九天的路程。②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84页。

沈括的计算虽是宋代的情况,但我们也可以借鉴。从粮草的消费来说,魏延的士兵和负粮各五千人,一到长安就必须返回,这样粮草刚好够用。所以,魏延设想要用“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来补充自己的军需,同时还要尽快与诸葛亮大军会合,否则就危险了。

(四)人力转运粮草的改进形式——以“木牛流马运”

与背负肩挑相比,推挽车辆可以使运输效能提高数倍,所以曾为秦汉时期大规模运输的主要方式。③席龙飞、杨熺、唐锡仁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交通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94页。

在汉代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了木制独轮小车。由于“独轮车具有灵活、轻便、机动性强、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一经问世,流传极广。”④陆敬严:《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49 -150页。

汉代把独轮车称为鹿车,又叫辘车。东汉末至三国鼎立时期,四川也有鹿车。当时许靖丧子,董允与费祎想一起在葬所相会,董允就向其父董和请车,董和“遣开后鹿车给之”⑤(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44《费祎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60页。,董允有难载之色,费祎便从前先上。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在当时鹿车的基础上改进制定的。

诸葛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⑥(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27页。。那么,“木牛流马”到底怎么回事呢?柳春藩先生指出:

由于蜀国畜力不足,山地运输又不方便,诸葛亮运用巧思,在能工巧匠蒲元等人的协助下,改进制定了人力运输工具木牛、流马,只用人力推拉,不用铡草喂牲口,对蜀国解决向前线运输军粮的困难,起了一定作用。⑦柳春藩:《诸葛亮评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第282页。

柳先生的话有二层意思:一是指出诸葛亮改进制定木牛流马的原因是蜀国畜力不足、山地运输又不方便;二是认为木牛、流马只用人力推拉而不用铡草喂牲口。

与刘春藩先生观点不同的是,孙机先生认为“木牛、流马”除用人力外,还可以套牲畜拉。①孙机:《“木牛流马”对汉代鹿车的改进》,原刊《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又载氏著《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9 -93页。

对于木牛流马的结构,陆敬严等专家指出:

研读有关史料可以看出木牛流马实为经过改装、具有特殊性能和外形的独轮车。这些特点包括:木牛外形如牛,比一般独轮车稍大;流马外形像马,略狭长。木牛与流马前后各有两个支柱,很像四条腿,使其在山路上行走时,可以随处停放。车辆两边各有一个箱形容器,用以盛粮。尤其值得提及的是,木牛流马有一套用绳索控制的刹车系统,保证了停车中的安全。为适应战争中粮食供给的需要,木牛流马的数量很大,结队行进,非常壮观,加以文辞的渲染,因而于后世影响很大。总的来说,木牛流马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尤其解决了山路运粮的困难,是因地制宜解决技术问题之一典范,堪称机械史上的一件大事。②陆敬严、华觉明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此说有理。

在宋代,对木牛流马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认为就是独轮车。例如宋真宗时杨允恭建议依照“诸葛亮木牛之制”,用“小车”运军粮。高承所著《事物纪原》“小车”条解释得更为详细:

蜀相诸葛亮之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粮,盖巴蜀道艰,便于登陟耳。木牛即今之小车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按《后汉郡国志》,巴蜀有江州县。是时刘备全有巴蜀之地,疑之创始,作之于江州县,当时云然,故后人以为名也。

因为道路险阻难用大车运粮,故特制小车,此说有理;又就民间称谓溯源,也可说通。故此说一直为后人沿袭,著名的机械工程学专家刘仙洲先生也认为“极为合理”③闻合竹:《诸葛亮与木牛流马》,载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中国古代科技漫话》,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85页。。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因地制宜,适合崎岖的山路运输,对蜀军的粮草供给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元胡三省曰:“诸葛孔明治蜀,作木牛、连弩之法,自晋以下,仿而为之。宋自女真侵噬,吴阶兄弟划境而守蜀,东南以西路兵(指蜀兵)为天下最。”朱翊也说:“诸葛木牛之制,见于注。刘晏之孙濛,宣慰灵夏,始议造木牛运。”④朱翊:《猗觉寮杂记》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5页。可见其影响之大。

(五)就敌于粮

前已述及,诸葛亮北伐之所以多走祁山一线,是因为当地产麦,可以缓解蜀军粮草的不足,清人张澍引《方舆纪要》所谓“武侯出祁山,祁山万户,出租五百石供军”⑤《诸葛亮集·遗迹篇》,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18页。就是明证。

蜀后主建兴九年(231),诸葛亮复出兵祁山,以木牛运粮。诸葛亮恐“运粮不继”,设三策告诉都护李平说:“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⑥(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2《刘后主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559页。裴注引《汉晋春秋》曰:

亮围祁山,招鲜卑轲比能,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于是魏大司马曹真有疾,司马宣王自荆州入朝,魏明帝曰:“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乃使西屯长安,督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余众悉出,西救祁山。……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宣王寻亮至于卤城。⑦(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引《汉晋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25页。

卤城,即甘肃礼县盐关镇,在祁山东北。可见,在这次北伐中,诸葛亮曾大量割取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周围的麦子来补充军粮,这是“就敌于粮”的表现,但最终还是因军粮不继而被迫撤军。

(六)屯田

魏、蜀、吴三国都曾屯田,以解决军粮的不足。历史学家尚钺说:“总起来看,屯田的推行,蜀不如吴,吴不如魏。”①尚钺主编:《中国历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88页。

诸葛亮的屯田,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1.在北伐基地汉中屯田

汉中“东接南郡,南接广汉,西接陇西、阴平,北接秦川。厥壤沃美,赋贡所出,略侔三蜀。”②(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2《汉中志·总序》,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103页。看来,由于汉中“厥壤沃美”,老百姓所交的赋贡,比蜀稍微逊色。当然,汉中的闲田或无主荒地,无疑是可以用来屯田的。

诸葛亮《与兄瑾书》载:

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③(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27《沔水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44页。

因赤崖是汉中蜀军控制的重镇,所以赵子龙或邓伯苗在赤崖屯田,显然是奉诸葛亮之教,在蜀军控制区屯田的。那么,赵子龙或邓伯苗在赤崖屯田,是什么时间?马植杰先生认为:“赤崖屯田系于诸葛亮出屯汉中后不久,即已兴办。”④马植杰:《三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6页。其说有理。丞相诸葛亮率诸军北驻汉中,《三国志·诸葛亮传》只笼统地说是在建兴五年(227),而《三国志·后主传》则具体到这年春天。诸葛亮率领军队北驻汉中是为北伐作准备的,自然包括军资器械和粮草,因而这年春天后赵子龙或邓伯苗奉丞相之令在赤崖屯田就顺理成章了。

蜀后主建兴十年(232),诸葛亮在黄沙(今陕西勉县境内)休士劝农。也就是说,诸葛亮从建兴十年起在汉中的黄沙实行了大规模的军屯,并且卓有成效,至此,“诸葛亮的北伐军粮基地已移到汉中,运粮路线大大缩短,并缓和了粮食紧张状况。”⑤林成西:《论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的屯田》,刊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编《诸葛亮研究》,成都:巴蜀出社,1985年,第79页。

诸葛亮不仅在汉中屯田,而且设督农之官⑥(清)杨晨:《三国会要》卷19《食货·蜀屯田》按:“蜀有督农之官,主屯田供给军粮。”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51页。加强管理。诸葛亮拜吕为汉中太守并兼领督农,无疑“与汉中军屯有关,意在加强对军屯的管理,以确保北伐军粮的供应”⑦林成西:《论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的屯田》,刊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编《诸葛亮研究》,成都:巴蜀出社,1985年,第79页。。

2.在敌占区屯田

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率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粮,据武功五丈原(在武功西十里),⑧(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18《渭水》“又东过武功县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39页。与司马懿在渭水南岸对峙。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因此“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⑨(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25页。,取得了一定效果。只可惜“相持百余日”,这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就在军中病逝了。

诸葛亮的渭南屯田,是汉中屯田的继续和发展。这“实际上是在粮站前移的基础上,依靠斜谷邸阁的短途接济,又将在汉中的屯田向前推移到了渭南。……诸葛亮改变了前阶段主要靠益州内地长途接济,想一举夺取陇右粮食基地的做法,开始采取这种‘步步为营’的屯田办法,来蚕食关陇、广拓境土,与曹魏实行战略相持。”①林成西:《论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的屯田》,刊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编《诸葛亮研究》,成都:巴蜀出社,1985年,第79页。渭南屯田历经百余日,随着诸葛亮的病逝和蜀军的撤退,只好有种无收了。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历时最长,达百余日,并未像前几次发生粮尽退军之事,说明到建兴十二年(234)北伐时,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诸葛亮已能比较成功地解决北伐的军粮问题了。

对诸葛亮的北伐,有学者评价说:“总体上可谓略有小胜,得不偿失,劳而无功。”②易中天:《三国纪》,杭州:浙江出版集团,浙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第136页。诸葛亮北伐的“略有小胜”,就是攻取了武都、阴平二郡,它的重要意义是加强了蜀汉的西部防守,③(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59《陕西八》载:“阴平道,入蜀之间道矣。……即今之文县矣。诸葛武侯于建兴七年平定阴平,北至武都,谓‘全蜀之防,当在阴平’。”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848页。延长了蜀汉政权的生命。后来,由于蜀汉国力的衰微和后主刘禅的昏庸,魏将邓艾从偏僻的阴平郡景谷道偷袭成功,蜀汉才灭亡的。可见,“险不可恃”,在于“有德”,意思是:只有政治清明,贤能尽其才,国家才能强盛。

在三国时期,弱小的蜀敢于对强大的魏采取攻势,虽然无功,但这体现的是一种进取的姿态,所以诸葛亮为达目的而不改初衷的进取精神是应该肯定的,也是应该发扬光大的。

猜你喜欢
点校三国志中华书局
由贾岛《长江集》点校看其诗歌中的完美主义追求
由贾岛《长江集》点校看其诗歌中的完美主义追求
拾取且珍袭,咏叹追前贤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称象
大话三国志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