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验 器 材
实 验 步 骤
利用称重计测量出浮石和一般石头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往两个烧杯里倒水,并分别丢入浮石和一般石头,看看它们是不是都能沉到水底。
将装有一般石头的烧杯调整水位到整数刻度,实验中我们调到300 毫升的刻度。
拿出石头,观察水位下降了多少。水位下降量就等于石头的体积,所以我们可以用这个方式测得一般石头的体积。
再将浮石和一般石头一起放回烧杯中,将浮石压在一般石头下面,使得两块石头完全没入水中。
由于一般石头和水的体积总和为300 毫升,所以多出来的部分就是浮石的体积。
将质量除以体积,可以得出石头和浮石的密度。
图解:可以浮在水上的石头
浮石,也称为浮岩,颜色多为淡灰色或白色。浮石的内部有许多细小的孔洞,这些孔洞内包藏着空气,所以浮石丢入水中可以浮起来。我们可以观察到石头内会有一些空气逸出来,形成一颗颗的小气泡。
我们利用一般石头将浮石压入水中,通过观察上升的水位(25 毫升),可以计算出浮石的体积。将浮石的质量(4 克)除以体积,就可以得到浮石的密度为0.16 克/毫升,比水的密度还小,所以浮石可以浮在水面上。
浮石有各式各样的颜色和形态,不过,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具有非常多的孔隙。
物体密度=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
浮石密度 = 4 克÷25 毫升
= 0.16 克/毫升
原来如此
当火山爆发时,大量的气体混杂着岩浆冲出,如果岩浆在冷却过程中将气体包覆在其中,就会形成许多蜂窝状的孔洞,这种多孔隙的火山岩便是浮石。浮石即使很大、很重,但只要其总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便可以浮在水上,就好像航空母舰一样。
并不是所有的火山岩都会浮起来,如果岩石的成分不同或是包覆的气体较少,导致整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还是会沉入水中的。
贝类生物或是珊瑚会分泌碳酸钙,这些生物死亡后经过堆积,就变成了石灰岩。如果石灰岩再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则会变质成大理石。
所以贝壳、珊瑚、石灰岩和大理石都含有碳酸钙,遇到盐酸都会产生泡泡。用这个方法,可以用来初步辨别真假大理石和珊瑚。
大自然中的石头种类很多,有些石头虽然色泽和纹理不同,但却是系出同源,具有共同的成分。石头原料制造出来的石材通常是建筑或雕刻的重要材料,由于不同的石材价格差异很大,市面上也就出现了不少以假乱真的石头。我们将家里清洁用的稀盐酸滴在石头或石材上,就可以进行简单分辨。
无论是珊瑚或是贝壳,都是生物分泌的坚硬外壳,它们里面都含有碳酸钙的成分
一点就通
酸雨的危害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快速升高,加上汽车与工业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使得酸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酸雨除了对于农作物、森林以及土壤造成危害外,也严重威胁着许多室外建筑与雕刻。
欧洲许多的露天雕像以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名世界遗产的泰姬陵等,都是以石灰岩或大理石作为石材的。经过长年累月的酸雨和其他大气污染物的侵蚀后,原本面容清晰的雕像就好像被毁容一样,美丽的光泽也永远消失。
泰姬陵的大理石受酸雨的威胁
遭酸雨溶蚀的石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