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莹
面前摆放的是一顶精致的凤冠。没有安置在玻璃橱柜里展出,它只是静静地躺在我的面前,任凭它散发出承载时代变迁的厚重气息。我不敢用手去触碰它,怕碰坏了这玲珑的艺术品的尊贵。它称得上是中国的印记吗?我在心中不安地揣度,汗水浸湿了手心。
是怎样的一个机缘,让京剧在这座皇城里得以诞生,又是如何在历史的舞台上传承下去的?徽班进京的那一刻便奠定了它的位置——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对它爱不释手。这是《贵妃醉酒》那华丽的贵妃所佩戴的:亮蓝色的银片大朵地“绽放”在凤冠之上,在阳光的反射下,竟有些炫目到刺眼。几颗红色的绒球悄悄团在其中,却又显得那么的协调——同背后的红墙衬在一起,相得益彰。我脑海中霎时浮现出这么一幅景象:贵妃卧倒在舞台上,手中的酒杯滑出少许液体。她眼中含笑,身后却是整个盛世大唐……我想,这就是中国印记,一个有风韵的,华丽的,却是厚重的中国。
红墙下,我又因这凤冠忆起了另一段历史……一个支离破碎的凤冠映入眼帘。
日本侵华,犯下了滔天罪行。为了粉饰太平,妄图利用梅兰芳的演出为他们的恶行遮丑。消息传到梅兰芳的耳中。梅兰芳特意蓄起胡须,坚决不为日本人演京剧。他对前来劝“请”者严肃地说:“别瞧我这一撮胡子,将来可有用处。日本人要是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演戏,那么,坐牢,杀头,也只得任由他们了!”可事情发展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日本人找到了他的住宅,嚣张地在门口叫喊,准备冲进去硬逼他演戏。那是豺狼虎豹、恶鬼当道的世道!梅兰芳气急,怒火中烧,举起他心爱的凤冠狠狠地摔在地上!华丽的凤冠“啪”的一下就被摔成了一摊烂泥,几粒珠子滚落到院内的各个角落,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凤冠是再也戴不到头上了……他转身,落下了一行清泪。
他的眼神是那样温婉柔和,却不失坚定和勇气。清嗓一鸣,梨花带雨,诉说了一个时代的哀愁;水袖轻扬,莞尔一笑,挺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直至今天,人们仍无法忘记,在老北京的梨园戏台之上,有一个七尺男儿,借青衣之口,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就是中国的风骨!
试想又有多少人像他一样,在那段惨痛的历史中,坚守着自己的这份骨气?夕阳西下,我在皇城根下走著。凤冠点着余晖,在红墙的映衬下更显夺目。虽感光阴流转,唯一不变的却是心中那份愈加坚定的、对于民族气节的理解——它是华丽的,是绚烂的,是承载着无数历史的故事,又是极其富有风骨的气节。
(指导教师:侯守斌)
用“我”对这顶精美凤冠的敬畏心理的描写开篇,设置悬念,引起下文,奠定感情基础。
由剧中的人物杨贵妃,引起下文对饰演者梅兰芳故事的联想,他们身上的共同点都是处在盛大背景下的国家。
过渡段,由上文对剧情的介绍,过渡到下文对扮演者气节故事的阐述。
这行泪蕴含着“爱恨情仇”,有对捍卫国粹不受玷污而坚守的深情,也有对日寇侵略者无理要求的仇视。故事点化,更加耐人寻味。
艺术家的人格魅力,在于坚定和勇气,敢于担当,挺起的是民族的脊梁。
议论作结,深化主题,点明“中国印记”即是民族气节与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