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高职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专题实践教学的意义,然后介绍了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的特点,最后主要探讨了实践教学的具体策略,其中包括加强学生亲身体验、开发学生实践思维、强化非遗传承创新,以此完善非遗传承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为教师提供充分参考。
关键词:高职;非遗传统创新;实践教学
引言:现阶段,在我国教育中,不断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并逐渐引进传统文化艺术,让学生掌握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此,在高职学校中,不断加强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的实践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非遗工艺项目,逐渐引进艺术设计理念,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进行有效的融合,拓宽设计领域,以此达到良好的创新效果,继而培养更多地设计人才。
1 高职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专题实践教学的意义
目前,我国教育行业针对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不断改革,更加注重对文化的有效传承。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兴技术的逐渐出现,促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只研究专业知识,未能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难以得到充分的传承。继而,教育部门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系列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非遗传承与创新进行有效的设计,以此为专题开展教学活动。为此,在高职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设计技能以及实践能力,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使其深入到设计中,掌握我国的历史文化,并与现代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加强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通过非遗传承创新的学习,促使其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进行创新,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非遗走进课堂的方式,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具体的传统文化,与其进行近距离接触,促使学生充分掌握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2 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的特点
以某非遗手工艺为例,在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过程中,其具有独特的特点,在现代设计过程中,通常在人文、生态、体验、收藏等方面进行创新,在其创新设计中,非遗手工艺结构较为复杂,功能特点也相对较多。因此,在创新以及设计过程中,可将各个功能进行有效结合,通过组合形式,展示出其创作的设计,有利于为学生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提供较多的可能性,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有利于学生对非遗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1]。并结合其特点,逐渐拓展学生的视野,促使其思维得到充分开发,继而通过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出更多地的工艺品,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3 高职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专题实践教学的具体策略
3.1加强学生亲身体验
在高职院校中,针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专题中,教师应当改善目前的教学方式,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相适应的教学环境,继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的帮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非遗工艺。以美术项目为例,教师可带领学生深入到实地考察,了解非遗工艺的现有环境,体验传统非遗工艺带来的影响,深刻感受其存在的具体价值。并且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非遗工艺在不同的时代产生的影响以及变化,并且,还可邀请相应的非遗手工艺专业人员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非遗工艺的创作过程,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思路,充分掌握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设计内容。同时,在参观考察过程中,可让学生理解非遗创新产品的制作流程。并且对手工艺进行访问,使学生与手工艺人进行密切接触,加强其之间的沟通交流,继而对学生的创作具有较大的帮助,使其对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了解。
与此同时,在参观过程中,可设计好相应的问题,如,“您如何看待非遗手工艺项目?”、“您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什么理念?”、“现阶段在手工艺作品的设计中,会遇到哪些问题?”等。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询问手工艺人相关非遗传承创新作品的设计,明确其设计理念,以此完善调查问卷的内容,并确保其信息真实准确。通过有效的访谈,可让学生真实的了解非遗传承创新的具体内容,并且能够收集较多的资料,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以及设计中,为其提供较多的参考。
3.2开发学生实践思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在非遗传承创新过程中,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其进行有效指导。在高职学校中,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其针对有关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其根据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的专题进行有效创作,继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可融入自己的想法,对非遗文化进行不断创新,并展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通过学生的自主设计创新,从而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2]。
例如,以美术为例,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组织有关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进行有效创作,并设计相应的产品,将构思的内容通过美术将其画出来,以此可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在竞赛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最后,教师可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将其进行展示,让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根据自身的想法谈一谈创作的意义。在交流过程中,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路,为其设计带来更大的灵感,继而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可充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较大的帮助。
3.3强化非遗传承创新
在非遗传承设计中,应当加强对其创新,将传统文化以现代文化进行充分结合,以此展现文化之间传承的魅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非遗文化,了解其中的实际意义。
例如,以美术项目为例,一方面,教师可让学生针对麦秆画的创作进行有效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有关宣传片,如,《麦秆上的艺术》,通过宣传片,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艺术元素。同时,将麦秆画与其他绘画有效结合,让学生感受传统与现代文化相互碰撞产生的景象,可为学生带来更大的震撼效果。并且可让学生感受非遗文化带来的视觉冲击,继而使学生的思想发生改变,对传统文化更加感兴趣,继而达到良好的传承效果。
另一方面,教师也可让学生气你感受非遗手工艺的操作流程,让学生进行有效实践,学生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可将传统工艺与流行元素进行充分融合,可设计出一系列的物品,如,书本、杯垫等。将麦秆画与现代的物品进行有效结合,将其应用在现代物品的设计中,以此可提升物品整体观感。同时,在服装设计过程中,也可利用传统扎染技术,并与现代元素进行融合,设计不同的图案,充分展现学生的想法,促使学生对非遗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使其成为当下的流行元素。并且,在学生创作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为其提供相应的指导,促使学生的作品更加完善。在学生创作设计完成后,将作品展示在互联网平台中,供其他学生参考与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3]。对非遗文化进行不断创新,继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同时,良好的教学方式充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使非遗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高职非遗传承与诚信设计专题的教学中,充分展现了非遗文化的具体内涵,让学生充分体验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效果,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继而促使学生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并在设计过程中,对其充分应用,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与非遗物质进行近距离接触,以此让学生有着深刻的认知,促使学生在设计创作时,对非遗文化不断创新,推动非遗产品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桦.“非遗”传承在高职教学中的定位与思考——以阿蓬江流域雕刻的研究及应用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4):74-75.
[2]李叶红.“非遗‘苏州宋锦”傳承与创新设计专题的实践教学研究[J].美与时代(上),2020(04):130-131.
[3]曹小劲.传承、创新与衍生——基于高职教学体系下的非遗美术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9(01):62-63.
作者简介:
周祥(1985.8-),男,汉族,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非遗创新研发(服装)、电子商务教学。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