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机械设计自动化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力资源投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在重要的生产环节中,机械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只有更好地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才能有效地适应机械设备的发展趋势和生产进度。本文论述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提供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数控机床、运输、电源等相关要点,希望能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更全面、更科学的应用提供实践思考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
前言
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朝着自动化、智能化、节能化方向发展,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同样如此。适应范围、稳定运行和生产能力是衡量机械设备质量的重要指标。使用自动电器可以扩大机械设备的适应性,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因此,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有序、高效地应用于机械设备。
1 机械化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的概括
1.1 机械设计制造。我国把机床、仪器、工具及其重机等设备生产的部门叫做机械设计制造。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一些技术设备,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还可以把机械设计制造看成是一门学科,而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主要包括电工、军训、电子、生产等实践性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机械设计制造。
1.2 自动化技术。所谓的自动化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液气压技术、系统工程及信息论等,其中自动化技术最重要的就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论。近几年自动化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自动化发展朝着机电一体化、机械功能多样化发展及结构运动高度精密化等。自动化技术最为关键的就是工业的自动化,这促进了我国工业生产的效率,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比如: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这一技术的结合用到了门禁系统中,为保安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2 電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数控机床设备的应用
当前多电机驱动系统被应用到了机床设备上,电机多采用横向安置,而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装机容量不断增大,交流电牵引电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效率,而且让设备的运转更加稳定,强大抗污能力减轻了机械维护的劳动强度,所以这样设备受到大型机床生产企业的广泛欢迎。计算机技术是该设备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技术,同时辅以故障诊断技术和传感技术,让机床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具备了效率、精确、稳定的优点。除了数控机床的进步,生产中要使用的输送设备也不断向重承载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技术先进的国家已经引入了双速电机,而且能够依靠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机床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液压支架是保证安全安装、拆卸大型机床的重要工具,引入计算机技术后,可以实现电液控制自动化和高压大流量供液,使得生产机床的功率和效率有了大幅度提升,增强了机床生产的可靠性。目前国产的电牵引机尚处在研发阶段,仅有少量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实践中应用。工作面输送机连接强度差,运输能力差,整体效率低下,液压支架的电液控制系统和判断故障的微控制系统都不能实现国产。
3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运输机械设备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交通运输、物资运输的种类和数量呈现急速增长的趋势,确保运输过程的数量、质量和安全成为实际的难点,各类大型运输机械设备的出现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进入到新时期,运输的压力出现了更快的增加势头,现代化的运输机械设备的应用已经成为方向。当前运输机械设备大量应用电气工程,通过计算机控制、网络、PLC技术的有效集成和运用建立起了初步的自动化电气工程,在充分确保运输能力的同时,实现了运输机械的远程控制与自动化运行的基础性功能。运输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中电气工程集合了DCS结构、综合技术、监控技术、数字技术等当今成熟的科技,实现了工艺控制、行程控制、回路控制等多项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功能,不但使运输机械设备电气工程的性能得到了提升,而且大大提高了运输机械的自动化水平,为运输领域各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机械设备的应用
电力机械设备是一整套电力系统与设备的统称,其中成套保护设备和后台计算机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关键领域。
4.1 电力械设备成套保护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成套保护设备和装置是电力机械设备实现差动保护、后备保护、综合测控的系统基础,对于防止电力机械设备出现匝间短路、接地故障、温度过高、相间短路等问题具有预防、切除、释放等功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机械设备的应用中主要依靠微机线性保护装置来实现对特殊情况的处理,以过电流保护、接地保护和后加速等方式来确保电力机械设备的稳定。有的电力机械设备可以利用PT切换器、低电压保护器的组合实现母线的测量,在双母线和单母线的结构下达到PT功能转化,进而对电力机械设备的绝缘、切换、闭合等活动进行自动化监视和控制,以达到对电力机械设备性能和安全的维护与保障。
4.2 电力机械设备后台计算机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后台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机械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功能,为了更好地实现电力机械设备自动化发展的目标,应该以后台计算机为中心建立起电力机械设备自动化运行的结构和体系基础。通过成后台计算机系统采用隔层设计,设数据立通信和交换中心达到对监控信息、上传数据和下行数据的保障功能。要建立现场信息的采集系统,通过后台计算机的运行来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工,一般做出及时的警报和正确的动作,保障电力机械设备自动化目标的全面实现。
5 结语
科技向生产的不断扩散和延伸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更多地进入到机械设备制造和应用领域的今天,电气工程以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优势取得了机械设备设计和制造工作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高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
[2]孙娜.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4(03).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精炼作业区,辽宁 本溪 1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