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与热爱自己祖国的道德规范、政治原则和思想感情。思政课堂正是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阵地。爱国主义情怀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长期培植和积聚的。浸润是一门艺术,不是“1+1=2”的简单相加,需要我们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发挥工匠精神,多研究,多实践,多创新,激活思政课堂,浸透爱国主义精神。
活用教材,结合实际延伸
“教材只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范例,是可供师生共同创造的文本。”以《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为例,教材分为“科技改变世界”“信息与传媒”“红红的中国结”“祖国迈开新步伐”四个单元,分别侧重社区生活、国家生活、国际生活。各单元、单元内部的各课文之间,注意保持有机的内在联系乃至自成一体。爱国主义教育广泛分布和渗透在各个单元、各篇课文之中,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载体。作为思政课老师,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以及教师用书中的活动设计,作为范例或参考,此外,还要根据自己本地或本班的实际,从课内延伸至课外。
例如,在教学第一单元第2课时,笔者充分利用教材第9页中“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冯如的故事”,重点在于引导冯如的爱国精神,让学生明白——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冯如是我们侨乡恩平人,笔者更是利用教材中的这一点,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组织学生利用外出研学的机会,分别到五邑华侨博物馆和恩平的冯如广场去追寻爱国飞行员的故事,感受冯如的那一颗赤子之心,激励学生向冯如学习,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活用戏剧,加深体会浸润
爱国情怀的浸润是要遵循全程育人的规律,符合少年儿童的实际生活,从大处着眼,在细处润泽。常言道:“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记得,但只有做过的才能真正掌握。”而戏剧表演式学习,恰好就符合了这一箴言。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剧本,让学生亲自去演一演,议一议,悟一悟,既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表演能力和思考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如春风般悄然地浸透于学生的心田之中。
例如,在教学第三单元第9课《吹向世界的中国风》时,笔者以创作剧本为由,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源的方式,了解我国古代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感受中华文化在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贡献,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接着,笔者引导他们去阅读《马可·波罗游记》,看看在马可·波罗的眼中古老的中国是怎样的;然后,笔者再让学生去采访外教或外国友人,听他们说说对中国的印象,问问他们为什么来到中国;最后,根据教材中第59页的画面内容,完成了名为《小马可游中国》的剧本创作,通过马可的后代小马可游中国为主线,串连起几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小马可学中文”“小马可学用筷子”“小马可学书法”“小马可学葫芦丝”,换个角度看中国,表现了21世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也让学生在演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深深地被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所折服,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发现思政课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素材,再细心引导学生在故事改编中发展创新能力,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紧扣“爱国精神”,建构戏剧课程内容。对戏剧内容的选择,决定了学生们的学习内容和体验,尤其是当他们扮演剧中角色时,戏剧内容和人物形象会对他们起到熏陶作用。
灵活多变,紧扣爱国安排
培育学生的红色基因,必须牢牢把握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从小树立理想信念,并拥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每一节的思政课堂中,只要我们紧扣“爱国精神”这个主旋律,善于运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和形式,强化思政课堂红色文化艺术性、时尚化的时代特点,就一定能不断地增强紅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选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丰富思政课程。例如,在教学第二单元第6课《缤纷的网络世界》时,笔者就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赛《网络的利与弊》。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明白网络的作用无处不在,不仅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而且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领域,从而学会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分清是非。又如,在教学第三单元第8课《方块字里探春秋》时,笔者开展了“猜字谜大会”和“绕口令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古代先贤的思想与智慧,品味方块字所独有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开展了一次“故事大会”,让学生在课前先阅读古典名著,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来与同学分享,还可以探究它背后的故事。
总而言之,充分运用比赛、故事、游戏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新时代的思政课堂就一定不会变成枯燥无味的一言堂。溉灌教育才能真正转变为浸润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才能真正润物无声。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紫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