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洁伟
[摘要]在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背景之下,乡村旅游产业在近些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寻求心灵的放松而去到乡村当中旅游。而在乡村旅游当中民宿有着为游客提供住宿的职能,民宿的发展必须要有着地理位置和环境优势,并且还应当有较为丰富的民俗文化以及优质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这几个角度对民俗进行评价的话,目前民俗产业的发展整体还不太规范。为了对这种现象进行解决,使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民俗的经营更加规范化,文章将对其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民俗;规范化;经营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7067作为旅游产业当中一种新兴的产业,农村民俗主要指的是农村居民在自身有闲置住房的前提下,对当地的风景民俗进行有机结合,使进行旅游的游客能够享受到农村生产活动,体会到风景民俗为其带来的不同乐趣。这种农村民俗不同于以往游客进行旅游时所居住的酒店宾馆,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游客住宿消费,使游客的旅游住宿变得更加便捷、更加富有乐趣。文章将从不同的方面对农村民宿发展进行分析,指出其中的问题,探究规范化管理经营措施。
1乡村民宿发展条件
文章将对乡村民宿发展条件进行简要分析,从这个角度出发能够明确在进行乡村民俗建设时需要什么,对于后续的措施分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对乡村民宿的产业分析当中可以发现,现阶段的乡村民宿想要谋求好的发展就必须具备以下五种条件:一是交通条件。乡村旅游的主要游客就是城市居民,而其在进行乡村旅游时所选用的方式多是自驾游,而这就要求民宿和城市之间要有着良好的道路交通情况,才能为游客的自驾游形式提供条件;二是自然环境条件。城市居民所居住的环境大多都是高楼林立的水泥钢筋城市,到乡村进行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求美的体验,而这也就对民俗的周围环境提出了要求,要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奇特的地形地貌等,从而对游客形成更好的吸引;三是农产品。只靠民俗营业以及旅游营业无法为民宿建设取得较多的利润,而绿色农产品不仅能够迎合游客饮食需求,还能够增加民宿收入,对于民宿经营而言极为有利;四是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有着自身的魅力,对于游客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些是长期生活在城市当中的游客无法接触到的,民宿在进行经营时结合传统文化进行发展更能体现出竞争优势;五是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水电、网络、卫生消防以及停车场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及旅游体验,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2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民宿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原因
对于现阶段的民宿产业发展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够使农村民宿得到可持续发展,文章将具体分析其中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原因。
21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上文中已经简要介绍过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民宿发展的重要性,接下来文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现阶段乡村民宿基础设施的落后性。首先是乡村民宿的住宿条件还有待优化。游客在民宿当中所居住的房间绝大部分都是当地农村居民的闲置房间,这样的话其住宿条件就与城市酒店有着较大的差距,无论是卫生、安保还是其他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都处于不完善甚至简陋的状态,甚至在一些民宿当中连必需用品都不齐全;其次是交通条件落后。目前国内的交通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很多乡村旅游区还是存在着路况较差、路线单一等缺陷,无论是路面质量还是路面宽度都无法满足大量游客的驾车行驶需求,这就在无形当中将一些游客拒之门外;最后是在卫生消防方面存在问题。在城市生活的游客对于卫生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导致其在一些情况之下面对农村卫生情况时会出现心理落差,而消防问题是大多民宿在进行建设时所容易忽视的点,虽说游客安全防火意识普遍较高,但还是要有消防设施进行保障。
22旅游同质化问题突出
农村民俗的发展路线本应是对自身优势进行应用,在整合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民宿,但是从对实际民宿发展情况调查来看,却没有实际做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没有使农业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在很多地区已经有了完善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养殖基地等建设,这些对于乡村旅游而言是一种特色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游客旅游体验,使游客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中去,更能够突出民宿特色,但是很多的民宿建设以及乡村旅游区建设当中却没有对此形成重视,导致民宿建设以及旅游活动设计千篇一律;其次是在民宿文化资源的挖掘方面。不同地区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重视文化资源建设才能够突出自身优势,从而更好地吸引游客,但是部分民宿经营者或是因为对本地区文化的不够了解,或是因为对外来民宿发展经验的借鉴,导致自身特色不够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游客审美疲劳;最后就是在资源整合方面。资源整合就是民宿经营者在对乡村旅游区以及民宿自身有着全方位了解的前提下进行优化整合,使游客能够同时感受到自然风光、民宿特色、民俗文化等,但是民宿经营者在很多时候的发展只是侧重于某个方面,无法做到“1+1>2”,无法使民宿脱颖而出。
23营销问题
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这也就间接导致其在进行实际运营的时候没有知名度且知名度提高缓慢,而适当的营销对于乡村旅游以及农村民宿而言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营销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在意识方面存在落后性。经营农村民宿的乡村居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且学习能力较弱,这就导致其對于营销没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往往是选择待客上门的经营方式;其次是没有较高的营销能力。因为上述的营销意识落后的问题,导致农村民宿在进行实际经营的时候往往无法采取正确的手段,而又不愿意针对营销而聘请专业团队,这就导致其营销水平一直无法提升。
3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民宿的规范化经营管理措施
针对上文当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尽快的解决才能保证整个乡村旅游产业当中农村民宿的可持续发展,就文章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措施的探讨。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民宿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全面将民宿住宿、道路、卫生消防等条件进行提升才能使游客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主要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建设:首先在饮食方面。农村民宿的饮食不应当只是单单局限于味道,更要显示出乡村特色,利用特色饮食对游客形成吸引;其次在住宿方面。针对乡村民宿为空置房的特点,可以对房间进行二次装修,并且在装修的时候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风俗,使住宿更加舒适的同时又为游客留下较好的居住体验;再次是卫生消防的问题。卫生文明建设是已经推行多年的主题,在民宿当中也要有体现,并且消防关系到游客以及经营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提高经营者消防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消防建设;最后针对上述建设当中的资金短缺以及缺乏土地资源的现象。要拓宽经营者的融资渠道,无论是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融资还是通过抵押以及借贷等方式进行融资都应当给予其足够的支持,从而使经营者在进行民宿建设的时候不会因资金问题而面对困境。
32打造民宿产业链
多样化是乡村旅游消费的重要特征之一,从这个角度出发能够打造完善的民宿產业链,在政府的主导和规划之下使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以及饮食产业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有机统一,通过这种产业链的打造使游客能够享受到一体化的服务,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就是对当地资源进行挖掘。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挖掘,还有着文化资源以及风俗民俗的挖掘,如在游客聚集的时间和地点表演当地特色歌舞、建立文化博物馆等,使游客在自然景观当中获得美的体验的同时也被人文景观所吸引;其次是加快绿色农业建设。绿色农业一直都是农村发展当中的一大优势,民宿经营者甚至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都可以对当地的水果基地、农业基地以及花卉基地等进行建设,并且进行资源方面的整合,还包括后期的农产品加工等,使游客的消费以及采购更加便捷,形成竞争优势;最后就是上文中所说的特色饮食的发展。经营者可以在为游客提供饮食的时候将当地的特色蔬菜、特色菜品作为主要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从当地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创新菜品,从而使游客的饮食更上一个等级,增添饮食内涵以及民宿内涵,使民宿质量得到提升。
33创新营销手段,树立品牌意识
营销手段的创新能够使农村民俗的知名度进行提高,从而为民宿带来更大流量的游客,而品牌意识的建立能够使民宿的包装更加完善,从而为民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创新营销:首先是提高民宿经营者的营销意识。意识是指导实践活动的关键,只有先使经营者明确营销对于民宿发展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进行营销手段的创新;其次是结合现代媒体技术进行营销。现阶段自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民宿在进行营销时可以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如抖音等进行短视频发布进行宣传,可以在社交平台如微博等的应用之下广而告之,从而对游客形成吸引;最后就是加强民宿与游客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的形式可以是通过微信交流的方式进行,或是经营者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进行宣传,对民宿进行整体的品牌包装。以上方式不仅能够对民宿的知名度进行提高,更能够避免同质化问题的出现,使民宿真正体现出特色经营,以实力促进品牌建设,以品牌促进实力。
4结语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民宿的规范化经营管理,最后得出必须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完整民宿产业链以及创新营销手段以及树立品牌意识的角度进行民宿发展。总而言之,对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民宿发展而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在科学化经营管理措施的应用之下对文中叙述的问题进行避免,从而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民宿。
参考文献:
[1]郭绯绯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8(12):21-22
[2]刘轲乡村民宿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1):47
[3]张婕,何丹丹“旅游+农业”产业融合下农产品开发与民宿发展研究——以长顺县为例[J].当代经济,2019(8):116-118
[4]孙小莉,余伶莲乡村振兴背景下民宿创新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7):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