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敏
【摘要】 缺铁性贫血(IDA)是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病, 严重威害儿童的身心健康。通过文献检索, 综述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的病因治疗、铁剂治疗、中医药治疗及输血治疗等治疗手段, 并对这些治疗手段进行横向分析, 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改进方法等维度展开讨论, 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铁蛋白;贫血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2.087
An overview on treatment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children WU Min-min. Zhongshan Huangpu Peoples Hospital, Zhongshan 528429, China
【Abstract】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is a type of anemia which occurs when the body does not have enough iron to synthesize the hemoglobin it needs. Its clinical features include microcytic hypochromic anemia, decreased serum ferritin and effective iron therapy. As a common disease among children, it severely endangers both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Through literature retrieval, the author tries to offer an overview of major clinical treatments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such as etiological treatment, iron therap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and transfusion therapy, and then proceeds to make horizontal analysis of these treatments, followed by discussions on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 adverse reactions, improvement methods for clinical reference.
【Key words】 Iron deficiency anemia; Ferritin; Anemia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是一类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合度降低, 铁剂治疗效果显著的贫血症。该病可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胃肠功能紊乱, 学龄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 反应慢, 行为异常等[1]。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研究[2]显示, 我国7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达7.8%, 而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高达20.5%[3], 近期研究显示, 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似呈明显增高趋势[4]。由此可见, 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现状急需引起重视。近年来, 国内外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 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作者通过文献检索, 就缺铁性贫血国内外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能提供临床参考。以“缺铁性贫血”为关键词, 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 查阅近10年的主要相关文献, 并对文献进行归类分析, 发现目前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安全主要有病因治疗、铁剂治疗、中医药治疗及输血治疗等, 具体如下。
1 病因治疗
缺铁性贫血病因可概括为铁摄入不足、铁丢失过多、铁需要量增多等方面, 寻找病因, 进而行相应的病因治疗, 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起重要作用。近年, 有研究[5]发现, 儿童缺铁性贫血可能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一定关联, 对于病因不清、铁剂治疗效果欠佳的患儿应行Hp检测, Hp检测阳性的缺铁性贫血患儿, 在铁剂治疗同时应行抗Hp治疗。另外, 对饮食不当的患儿应纠正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对存在感染的患儿应积极抗感染治疗, 对有胃肠道畸形、膈疝、息肉、食管静脉曲张、钩虫病等在贫血纠正后应行外科手术或驱虫治疗。
2 铁剂治疗
2. 1 口服铁剂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 临床上主要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口服铁剂分为无机铁剂及有机铁剂。硫酸亚铁作为第一代无机铁剂, 最早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其优点为含铁量高, 有一定的疗效, 价格低廉, 缺点为有明显铁锈味, 性质不稳定, 生物利用度较差, 且易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Tolkien 等[6]在一次系统回顾Meta分析中发现, 口服硫酸亚铁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口服安慰剂及静脉应用铁剂后相比风险率更高。20世纪60年代以来, 出现了以乳酸亚铁为代表的第二代小分子有机酸亚铁盐补铁剂, 此类铁剂还包括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 与第一代补铁剂相比, 避免了药物在胃中瞬间浓度过大, 剌激反应明显减少。但是, 其仍属于亚铁盐类, 性质不稳定, 生产和储存困难, 且易产生异味[7]。谭咏等[8]发现, 富马酸亚铁悬混液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与硫酸亚铁片相比, 疗效更显著, 依从性更好, 且無明显的不良反应。刘国军[9]发现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优于硫酸亚铁,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更为患儿所接受。葡萄糖酸亚铁其含铁量相对较低, 更易被胃肠吸收, 疗效显著。孙世杰[10]发现应用葡萄糖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 与琥珀酸亚铁比较, 临床有效率高, 患者满意度更高。20世纪末出现了第三代补铁剂, 以大分子复合物为主, 临床常见右旋糖苷铁和多糖铁复合物。林晓媛[11]发现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铁性贫血, 比硫酸亚铁片可更有效控制患儿的病情, 且不良反应较少。郑丽娟[12]发现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与硫酸亚铁相比不但疗效更显著, 而且改善了药物本身的口感, 减轻了胃肠道不良反应。第三代补铁剂虽然存在吸收效果好、胃肠道不良反应小、口感较好等优势, 但价格相对昂贵, 目前我国临床上应用的主要以第一代和第二代补铁剂为主。口服铁剂存在用药方便、价格便宜的优势, 但容易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 部分患儿不易接受, 依从性较差, 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对于此类贫血患儿可以使用静脉注射铁剂。
2. 2 静脉铁剂 以往静脉注射铁制剂多为右旋糖酐铁, 因其分子量大, 容易出现头痛、面色潮红, 发热、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现已被新剂型如蔗糖铁、葡萄酸铁等替代。国内外关于静脉铁剂蔗糖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报道仅占少数比例。阮积晨等[13]发现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 不但临床疗效显著, 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轻, 依从性较好, 安全性较高。楚永清等[14]发现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 耐受性好, 不良反应少, 有效、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静脉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与口服铁剂相比疗效更显著, 且不良反应更少, 但该方法需花费昂贵的治疗费用, 更易发生过敏反应, 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静脉用药途径于儿童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中较为少见, 尚且需要进一步研究。
2. 3 补铁方案 依据补铁时间可分为间隔补铁法、连续补铁法, 虽然两者疗效肯定, 但在具体临床治疗中所体现的价值却不同。高广义等[15]发现, 间隔补铁法与连续补铁法比较疗效相仿, 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患儿服药依从性高, 更值得临床推广。童丽等[16]发现, 间隔补铁法与连续补铁法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疗效相当, 间隔补铁疗法能让患儿服药依从性更高, 还更方便、更经济、能有效避免“铁中毒”现象, 安全性高, 且不会影响机体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利用;依据补铁剂量, 常用方案包括小剂量补铁、常规剂量补铁。罗碧云等[17]发现, 小剂量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可达到与常规铁剂治疗相当的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更小, 安全性更加可靠。石美芝[18]发现, 口服小剂量硫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满意, 服药次数少, 不良反应小, 易被患儿接受, 值得推广应用。梁菠等[19]通过研究发现, 对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小剂量间歇补铁法进行治疗具有明显效果,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由此可见, 间隔小剂量补铁疗效好, 不良反应小, 安全性更高, 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3 中医药治疗
传统中医将缺铁性贫血划分至“血虚”、“萎黄”及“疳证”等范畴, 主要由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喂养不当, 久病不愈、诸虫耗气伤血和失血等因素所致, 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主要证治分型有:①脾胃虚弱。治疗此证型多以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 以黄芪、当归补血;②脾肾不足。治疗此型多以熟地、补骨脂等温补肾阳, 以党参、黄芪等益气健脾, 以当归、枸杞等养血滋阴;③心脾气血两虚。治疗此型多以健脾益气的党参、白术等, 以当归、鸡血藤养血补血等;
④肝肾阴虚。临床多以首乌、西洋参、龙眼肉等血肉有情之品滋补肝肾[20]。除此之外, 小儿捏脊、小儿推拿等传统中医疗法联合铁剂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 也逐渐应用于临床。随着中医药学科的发展, 在治疗儿童缺血性贫血过程中中医药所起的作用有独特的优势, 不但疗效显著, 还避免了单纯西医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时出现疗程长、胃肠道不良反应大等缺点。
4 输血治疗
由于缺铁性贫血发病缓慢, 机体代偿能力强, 一般不必采用输注红细胞治疗。输血的适应证有重度贫血、外科急需手术者、合并严重感染等。对于血红蛋白<30 g/L者应立即进行输血, 但输血時必须少量多次, 输入浓缩的红细胞2~3 ml/(kg·次)。输血速度过快或输血量过大均可导致心力衰竭。若心力衰竭严重可用换血法, 以浓缩的红细胞代替全血, 一般不需要洋地黄治疗[21]。
综上所述, 缺铁性贫血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 且严重危害小儿的健康。现国内外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根据对所报道文献分析可知, 对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治疗方法较多, 主要是铁剂治疗为主, 通过对铁剂剂型的选择、剂量调整以及时间间隔控制, 能够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 另外中医药治疗也可以作为新型的补铁方法用于临床。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进一步对于新型补铁剂的临床经验进行研究,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将更高效、更安全, 这也将是医疗工作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寇艳婷, 王莹. 缺铁性贫血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23):165-168.
[2] Grabowski MK, Gray RH, Makumbi F, et al. The global prevalence of anaemia in 2011. Geneva Switzerland Who, 2015, 126(11):5409-5418.
[3] 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 中国7个月~7岁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中华儿科杂志, 2004(12):10-15.
[4] Algarín C, Nelson CA, Peirano P, et al. Iron-defi ciency anemia in infancy and poorer cognitive inhibitory control at age 10 years. Dev Med Child Neurol, 2013, 55(5): 453-458.
[5] 陆燕珍, 莫伟雄, 林才, 等.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32):5107-5109.
[6] Tolkien Z, Stecher L, Mander AP, et al. Ferrous sulfate supplementation causes significant gastrointestinal side- effects in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5, 10(2):e0117383.
[7] 赵聪, 黄浩, 陈贵堂. 缺铁性贫血与补铁剂研究概况.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 7(8):3216-3221.
[8] 谭咏, 王玉洁. 富马酸亚铁悬混液对缺铁性贫血患儿CHr的影响及其疗效分析.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 19(11):1582-1584.
[9] 刘国军.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0):12-13.
[10] 孙世杰. 葡萄糖酸亚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1(9):32-33.
[11] 林晓媛. 多糖铁复合物治疗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疗效.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34):180.
[12] 郑丽娟. 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22):89-90.
[13] 阮积晨, 周海霞. 蔗糖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50例临床研究.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3):423-425.
[14] 楚永清, 王金凤. 蔗糖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24例临床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9):207-208.
[15] 高广义, 姚炳华. 间隔补铁法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 安徽医药, 2015, 19(3):534-536.
[16] 童丽, 胡文淼. 间隔补铁法和连续补铁法在儿童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29(17):2694-2696.
[17] 罗碧云, 冼丹霞. 小剂量铁剂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 2018, 8(20):36-39.
[18] 石美芝. 不同剂量铁剂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9):150-151.
[19] 梁菠, 周天红. 小儿缺铁性贫血给予小剂量间歇补铁法治疗效果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4):32-34.
[20] 周琦浩, 張茜.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黑龙江中医药, 2014, 43(3):74-76.
[21] 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720.
[收稿日期:201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