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共同体:新时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

2020-03-25 08:14张秋月
法制与社会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态文明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

作者简介:张秋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341

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就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并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站在新时代角度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生命共同体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一、 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生成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凭空产生的,而是以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魂,以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为根,是为应对生态危机而产生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

(一)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辩证统一的论述,为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是生命共同体思想的“魂之所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的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的有机统一,并且人与自然是互为对象性关系。自然的优先地位和人的能动作用是有机统一的。外部的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是先于人类社会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既是自然界的一员又是受到自然制约的自然存在物。人像自然界其它动植物一样,具有自然属性,不仅要遵循自己的生命规律,也要遵循大自然物质能量交换的规律。

此外,人也是受到自然制约的,“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又必须与之交往的人的身体。”[2]也就是说,自然生态是人生存、发展的前提基础,人一切生存、发展的资源都是来源于地球物质能源,人只能根据自然现有的存在物来而绝不会超出地球物质能源来创造发展。因此,人要尊重自然的优先地位和价值,要尊重自然,顺从自然规律。同时,人在自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被动接受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而获取满足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思想

我国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思想,不仅为我国古代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调,而且是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根之所在”。国人关于天人合一的解读不一,其中一种观点是将其理解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即将“天”看做自然之天,将“人”看做现实生活的人类,内核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思想奠定了我国古代哲学的基调,建立在人类与天地万物同源、同宗的直觉意识的基础之上,是中国古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凝结。如《庄子·齐物论》中言到“万物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3],张载在《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德。民,吾同胞,物,吾与也。”[4]

二、生命共同体——新时代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新途径

“生命共同体”思想,强调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向度、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以生命共同体为价值目标,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向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站在全人类的生态利益上,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要以“生命共同体”为价值目标,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向度。生命共同体思想是指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共生、共存、共控、共荣的关系。共生是指人不仅是自然的产物并能在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的关系;共存是指人与自然之间无间断地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共控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共荣是指人与自然协同共进的关系。

生态共同体思想倡导系统性、整体性生态环境治理观。自然界是一个由各个要素组成的完整的有机系统,每个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都属于同一个生态共同体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5]“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6]因此,这就要求国家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要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改变以往各自为政、散兵游勇的弊端,切忌“頭痛医头、脚痛医脚”片面化的治理方式。

生态共同体思想跨越空间、时间的界限,超越民族、种族、宗教的界限以全人类的角度追求更高的价值目标——维持整个地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呼吁,国际社会应树立生态正义平等观念,树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意识,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二)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生命共同体思想要求在实践中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控制人的经济行为,以合理的经济行为来推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此,习总书记提出了“两山论”,形象地说明了如何在实践中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考虑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兼顾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力度,通过改善居民的消费方式和建立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市场机制,形成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领域的、全社会的、系统的生态性经济发展模式,从生态需求中寻找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助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反映了在现代化过程中,不能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要尊重自然的优先地位,将保护生态放在首位,如果认为了自身的生存物质条件,盲目、无节制的利用自然,那么人将受到自然的惩罚,付出巨大的代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人发展物质文明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并没有冲突,二者是内在统一关系,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可以实现共赢的。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反之,人高度的物质文明也会对自然的保护提供支持。“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和生命价值,良好的生态系统不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物质生存基础,而且也会陶冶人们的精神,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增进人的身心健康、诗意栖居,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三、生命共同体思想对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命共同体思想作为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关系。在全球生态危机蔓延到全世界范围内的今天,生命共同体思想作为一种新思想和新途径,对新时代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关系,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以生命共同体思想引领国家生态环境发展理念

生命共同体思想把人的主体性和自然的优先性结合起来,打破了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的桎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导向,重新恢复自然的优先地位,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有效的维护人与自然的平衡。首先,生命共同体思想有利于正确认清人在自然界中不再是“掠夺者”的身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以环境换取经济的发展模式,更好的树立“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其次,生命共同体思想有利于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现代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人文关怀为依据,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作为价值目标,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以生命共同体思想指导生态行为

生命共同体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路径,是应对现实问题的新思路。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变革经济发展模式,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首先,坚持生命共同体思想有利于以方式的创新、手段的变革,正确处理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其次,坚持生命共同体思想有利于提高人民幸福感,促进民生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坚持生命共同体有利于实施严密的环保制度,走上生态法制化的道路。以严格的制度、法律要求官员的管理理念,约束居民的行为。此外,生命共同体思想也为全球应对生态危机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和谐相处、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因此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是我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神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远的眼光、负责任的态度提出生命共同体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在新时代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问题。生命共同体思想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全世界各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贡献中国的智慧,是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出的中国主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这一思想,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會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3]孙海通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9页.

[4]潘媛.论儒家“天人合一”观的当代启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3).

[5]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成就(上册)[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72页.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85页.

猜你喜欢
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态文明
“生命共同体”中的辩证关系解析
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习近平对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