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慧 牛咏玲
【摘要】目的:探讨瞳孔改变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昏迷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每组29例。利用聚光手电筒对患者瞳孔进行观察,对瞳孔直径进行测量,并对瞳孔情况进行统计。对光刺激后,三组患者瞳孔直径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患者在进行光刺激之前,瞳孔直径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光刺激之后,轻度昏迷组和中度昏迷组瞳孔较刺激之前有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昏迷组患者光刺激之后,瞳孔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切观察神经内科患者的瞳孔变化,能够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掌握患者疾病的发展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瞳孔;神经内科;护理
神经内科疾病内容广泛,包括周围神经病、脊髓疾病、脑血管病、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等,其中脑血管病占主导地位[1]。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较为复杂,治疗周期相对漫长,并且预后效果不佳,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多数危重患者会出现昏迷、生命体征异常、瞳孔改变等症状。在内科疾病的护理中,瞳孔改变发生的比率较高,通过患者瞳孔改变情况,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情况进行评估[2]。研究表明,瞳孔变化是及时诊断神经内科危及病症的可靠办法,该方法简单迅速,为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瞳孔改变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意义,具体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昏迷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轻度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2.13±3.65)岁;中度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1.49±4.12)岁,重度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4.13±3.28)岁。疾病类型:脑血管疾病患者42例;周围神经病患者25例;脑炎10例,其他疾病3例。
1.2方法轻中度昏迷患者:利用聚光手电筒进行瞳孔观察,先照射患者双眼中间,比较双侧瞳孔的大小及形状,再分别将光源移至双侧瞳孔中央,观察瞳孔对光反射的灵敏程度,反复观察瞳孔变化。重症患者:对瞳孔的直径进行密切观测和记录,及时记录瞳孔变化的时间以及收缩的速度,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在检查瞳孔之前,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数据采集环境,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注重患者情绪安抚,减少干扰因素,避免患者心理出现较大波动造成瞳孔变化的情况。危重症患者观察间隔时间为15~30分钟,并对结果进行记录。
1.3观察指标瞳孔直径。对三组光刺激前后的瞳孔直径进行对比,并记录直径范围,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组患者在进行光刺激之前,瞳孔直径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光刺激之后,轻度昏迷组和中度昏迷组瞳孔较刺激之前有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昏迷组患者光刺激之后,瞳孔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三组患者光刺激前后瞳孔直径变化比较表(x±s)
临床表明,对神经内科疾病的病情发展较为迅速,一般难以预测其变化情况,通过对瞳孔直径以及对光反射情况的观察,为预测疾病的发展动向以及临床疗效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能够避免并發症的出现[3]。研究发现,随着神经内科疾病的发展,患者瞳孔变化呈多样性,对预后及转归具有重要警示意义[4]。在本研究中,三组患者在进行光刺激之前,瞳孔直径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光刺激之后,轻度昏迷组和中度昏迷组瞳孔较刺激之前有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光刺激前瞳孔的直径与患者疾病的轻重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重度昏迷组患者光刺激之后,瞳孔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在瞳孔直径缩小过程中,对光反射不敏感,说明患者病情严重,预后效果不佳。瞳孔观察量化指标,具有相对客观的定性结果,另外,其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能够方便快捷地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能够尽早发现潜在的危重症患者。在瞳孔观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瞳孔变化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心理环境、情绪变化、年龄、性别等方面都具有相关性,颅内压力的变化能够影响瞳孔的收缩速度。另外,受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的影响,瞳孔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除此之外,需要注意在检查的过程中,患者的情绪变化[5]。关于瞳孔的变化与神经内科疾病的变化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研究,护理人员需不断积累护理经验,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掌握正确的瞳孔观察的方法,对患者病情的预测以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密切观察神经内科患者的瞳孔变化,能够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掌握患者疾病的发展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1]胡平, 曾令琼, 刘艳萍, 等. 微信群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8, 17(7):710-713.
[2]宦红美, 金小芹, 张艳.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7):501-505.
[3]赵尚飞, 孙维会, 宋明全. 无发热的神经型布鲁菌病一例[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7, 35(3):178-180.
[4]王路, 王芝静, 孙杰, 等. 新型矫形高腰鞋在预防脊髓损伤患者足下垂畸形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16):2061-2063.
[5]关再凤, 赵福娟. 优质护理在急性脊髓炎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作用[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8, 25(6):39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