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
【摘要】 通过整合总结针刺频次的研究现状、不同疾病的频次选择、组织病理愈合情况以及古代文献的研究,探讨针刺频次的临床应用是否存在一个合理标准与指针,为广大学者进行针刺频次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针刺;频次;
针灸治疗现在作为被广泛接受的一种疾病治疗手段,拥有其独特的优势,针灸简、便、廉、验, 越早使用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越好。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治疗频繁、单次治疗时间长,这成为很多人惧怕针灸治疗的原因之一。针刺频次是指针刺治疗的频率和次数。针刺频次包括了两次针刺间隔时间和总体针刺次数两个方面。而关于不同针刺频次治疗疾病的文献资料尚较为缺乏,增加了本次探讨的必要性。
经过查阅文献发现,在大部疾病的治疗中,毫针治疗频次基本为1日1次,而在疗程方面有7日1疗程,也有10日1疗程以及5日1疗程、2周1疗程等说法[1-4]。其它疾病的毫针治疗频次虽也大多为1日1次,但仍有医师选择了不同的方案。
税素华[5]将49例周围性面瘫病人随机分为A、B 两组,A 组每日针刺1次,B 组每周针刺2次,治疗3个疗程后发现,每日治疗1次与每周治疗2次的疗效、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符仲华等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造模后第3天开始针刺治疗,经比较观察,在3天1次、2天1次、1天1次3个治疗组中,以每2日治疗1次疗效最佳。
蔡红将4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针灸疗法,发现每周1次治疗组骨密度无变化,每周2次治疗组和3次治疗组均能提高腰椎和股骨骨密度,而且两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邢艳丽以头针治疗脑梗塞后偏瘫患者60例,发现以日针3次较日针2次为佳。
综上可见,在一般疾病的治疗中,大多数文献中针刀、毫针刺均遵循教材中所提出的治疗频次,得出的治疗效果也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在一些疾病的不同病理状态、病程的不同时期时,针刺的频次对疾病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差异,但这些研究均缺少多中心、大样本的进一步探讨,同时也缺乏深度的机理探讨。
针刺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对人体的皮肤肌肉组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受损组织的恢复速度则成为了针刺频次选择的依据之一。
现在认为,无论伤口的类型、愈合的时间以及伤口处理的方式有何不同,伤口愈合过程都有5个基本部分:①炎症反应;②细胞增殖;③结缔组织形成;④伤口收缩;⑤伤口的重新塑造。
①局部因素:血液供应障碍、出血与感染等。②全身因素:营养障碍、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创伤等。③糖皮质激素。
①肌肉组织的再生能力弱,损伤后常被瘢痕组织所替代。②肌腱的再生能力強,断裂的肌腱经过合适的外科处理后能很好的修复。③筋膜的修复快速而强大,可以无痕愈合。
因此,任何人体组织受到创伤后的修复都会经历这些类似的过程。针刺虽然造成的切口很小,但仍使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不同组织的修复能力的差异,导致其修复时间不同,同时临床治疗时的某些辅助用药、机体当下的状态等因素均可能导致组织修复过程的变化,所以临床治疗中针刺的频次需要根据部位及深度慎重的选择。但目前没有具体的研究明确不同组织的确切修复时间,无法精准的指导针刺频次的选择,也是以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①《灵枢·逆顺肥瘦》: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灵枢·终始》: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三盛,泻足大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
②《太素·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九针要道: … …右主推之,左推之而御持之,气至而去… …刺之害,中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 …。《太素·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二》:三刺: … …久病者邪气入深,刺久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 …。刺法: 黄帝曰:刺婴儿奈何?岐伯曰: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豪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可再也。
从古代文献中可以发现,在治疗急病、病初起时,针刺间隔时间短;而在治疗慢性病或病人体虚时,针刺间隔时间则相对延长。由此看来,古人对于针刺频次的选择,是基于人体正气、气血的盛衰,疾病的发展情况,以及病人年龄、体格强弱等因素来决定的,而现代医者却常常忽视了这一重要的方面,没有进行仔细的区别。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和研究,以及对临床医生操作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针刺频次选择依据之一是来自于教材以及前人的强大经验;其二,则是根据某些组织的恢复时间来决定,例如一些叩刺放血、刺络法等;其三便是临床上医者根据病人的体质、疾病发展阶段以及病人的个人时间安排来灵活调整。针刺频次作为临床针灸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经常缺乏细致、系统的评定,没有很好的将古代文献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
目前医用教材中针灸治疗一般1天1次。而这个频次是否适用于所有疾病、所有个体、所有部位及深度,则有待商榷。一套系统的,结合了现代医学与古代文献的针刺频次选择依据,将会是以后广大学者们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1]陈水金,洪昆达,龚德贵,万甜,蔡树河.温针灸配合委中穴拍打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12):1034-1037.
[2]朱德军,彭兴甫,袁婉丽,杜位良,万川,张岱权.中医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对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3):4506-4509.
[3]王会刚,武善亮,牟琳,李宗涛.针灸推拿加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05):511-513.
[4]陶亚杰,应海舟,刘遵勇.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09):2290-2292.
[5] 税素华.不同针刺频次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分析[J].中国针灸.2006.26(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