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化我常对学生说,对你们而言,写作是一粒盐一星光。学生反问我,对老师来说呢?我说,对我来说,写作是一杯酒,一克镭,一粒舍利子。
请问上帝,你给人类到底准备了一些什么?再请问上帝,你给知识分子又准备了什么?最后一问,你给中国知识分子又准备了些什么?
在申说柳宗元之前,请允许我做以上的发问。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向以士自居,而依许慎的解说,士者事也:“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许慎《说文解字》)
“士就是回答和处理生活中提出的所有问题的人。迎接生活,向生活挑战的人。将生活中至难至烦之事化简化易的人。”(独化《士之五说》)
“不错,士生来就是为人办事的,无巨无细,朝中府中,帝王将相,苍生百姓,凡有事处皆有士之身影。士处理经手之事无以数计,或尽己之力,或尽己之心;或公德无量,或功败垂成,但士之所作所为无不殚精竭虑倾其所学。尤其或遇一人危难之时甚或一国倾危之时,当一士挺身而出主动请缨负命前往,或‘流血五步,或‘颈血溅王。这种‘血写的文字(尼采语),使这片土地上我们这谷粒所维系的生命璀璨无比,人性的光彩被发挥到了极致。”(独化《士之三说》)
我上面的文字明眼人打眼看去即知我在表述的是那“士气嚣张”(钱穆语)的先秦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行状。
先秦以降,“尽瘁事国”(《诗经·北山》)几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最难堪和最尴尬的理想。晁错因为削藩忙得连春节都忘记了,但是最后一切都成了晁错的错,“今计独斩错”,晁错被车裂。司马迁仗义执言却遭了宫刑。贾谊受到了重视,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白被召,却以“词臣”混迹于宫廷,很快又被“赐金放还”。
中国知识分子何去何从?“也正是从中唐起,一个深刻的矛盾在酝酿。”(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知识分子需要重命名?事实是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突围,集体大逃亡成了可怕的历史趋势。“吏隐”者岂止一个白居易?哲学的时代彻底消亡,文学的时代大放光芒。
清一色的黑乌鸦中有没有零星的白乌鸦呢?
要考察子厚(柳宗元字子厚)的为人,我想以“八司马”事件(唐顺宗时主张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政治的官僚士大夫。“二王”指王伓﹑王叔文,“八司马”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他们在改革失败后,俱被贬为州司马,故名)以后柳宗元的文本为依据是可行的。
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李白给我们留下的文本是什么呢?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司马”事件之后柳宗元给我们留下的文本众多,脍炙人口的诸如《捕蛇者说》《小石潭记》《黔之驴》……这里我只择取柳宗元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小诗说一下: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画面是冰冷和死寂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精神世界是孤寂和悲凉的。
雪落在中华大地,寒冷在封锁着一个民族,怎么办?我是谁?我想到了选择,如果是李白,他或许会选择踏雪;如果是白居易,他会“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可是子厚的选择却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中国知识分子在尽瘁事国的理想破灭之际有了各行其是的选择,或者快意山水,山水意识开始觉醒,那山间之清风江上之明月不知招去了多少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或者“唤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十年一觉扬州梦”;或者……但是子厚却选择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这首小诗是子厚在贬谪之地永州写下的,而就在赴永州途中子厚凭吊了当年屈原投汨罗江的地方,曾写下了《吊屈原文》。“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看来子厚是下决心做有唐一代的屈原了,尽管“千山鸟飞绝”,尽管“万径人踪灭”,但是子厚却选择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法国当代文艺评论家加洛蒂在评价本国诗人圣琼·佩斯时说:他经历了法国的衰退和没落,他感到了人的异化的全部重压,他对人类整整一个时代提出了疑问。莫非柳宗元也要做这种反动?
思想是有风险的,而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却恰恰选择了这一点,而选择了思想即选择了孤独和危险,选择了死亡。柳宗元探到“寒江雪”中的钓竿最终什么也没有钓上来,纖细的钓竿必然地和子厚的“零落残魂”(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一起无声无息地碎在了一江寒雪里。而诗人的生命仅仅只有47年。
千年后的今天,秋风秋雨的深夜,我思考这些问题到底又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