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0-03-25 01:04加妮娅文英郭于立丽齐美晶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肾衰竭肌酐机体

加妮娅 文英郭 于立丽 齐美晶 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1 肾内科 2 重症医学科,海南省五指山市 572299

现阶段来看,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以血液透析为主[1],通过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排出体内多余的代谢废物,从而实现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但是,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居高不下,目前已经成为慢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据相关资料显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因院内感染导致的死亡率高达40%[2]。相关分析认为:慢性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其免疫功能差且机体耐受性不高,所以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较高[3]。基于此,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加以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肾内科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3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慢性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后有无发生院内感染分为发生院内感染的实验组(n=57)和未发生院内感染的对照组(n=79)。实验组男32例,女25例;年龄52~70岁,平均年龄(63.2±3.5)年,病程3~7年,平均病程(4.6±1.1)年,平均血液透析时间(4.2±1.4)年;对照组男63例,女16例;年龄53~69岁,平均年龄(64.1±3.7)年,病程3~7年,平均病程(4.5±1.2)年,平均血液透析时间(4.0±1.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及血液透析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相关部门同意开展实施。纳入标准:(1)临床均确诊为慢性肾衰竭患者;(2)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28.6mmol/L 或血肌酐≥707.2μmol/L或内生肌酐清除率≤10ml/min;(3)有恶心、呕吐、厌食等尿毒症明显表现的;(4)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后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近90d内合并急性感染者或有血源性传染病者;(2)有严重出血或凝血功能差,有出血倾向者;(3)休克或收缩压低于80mmHg(1mmHg=0.133kPa)者;(4)心律失常、心肌功能不全或严重冠心病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5)不配合或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收集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两组发生院内感染的好发部位,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插管时间、血肌酐、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以及合并糖尿病等自身因素方面的情况;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在住单人病房、责任护士工龄超过5年、抗菌药物使用次数、医院污染严重、侵袭性操作次数等医疗因素方面的情况。通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自身因素及医疗因素指标的观察,分析总结慢性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2 结果

2.1 实验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好发部位比较 实验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好发部位是呼吸道(24例,占42.11%)、胃肠道(15例,占26.32%)以及导管部位(18例,占31.58%)。

2.2 两组患者自身因素比较 两组的年龄、住院时间、插管时间、血肌酐、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以及合并糖尿病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身因素比较

2.3 两组患者医疗因素比较 两组患者在住单人病房、责任护士工龄超过5年、抗菌药物使用次数、医院污染严重、侵袭性操作次数等医疗因素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医疗因素比较[ n(%)]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长时间行血液透析治疗容易出现院内感染并发症,病情严重时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医护工作者要加强重视,早期积极治疗干预可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4-5]。既往有学者认为,氨基酸被大量丢失以及免疫功能紊乱是导致慢性肾衰竭患者长时间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6-8]。本文结果显示13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有57例发生院内感染,其好发部位是呼吸道、胃肠道以及导管部位;两组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插管时间、血肌酐、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以及合并糖尿病等自身因素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单人病房、责任护士工龄超过5年、抗菌药物使用次数、医院污染严重、侵袭性操作次数等医疗因素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患者自身因素和医疗因素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根据以上结果,笔者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发生院内感染的自身因素分析如下:慢性肾衰竭患者年龄越大,其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就越低,极易出现感染情况[9-10];医院是公众场所,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医院卫生防控压力较大,若慢性肾衰竭患者住院时间长,医源性插管时间长,可明显增加院内感染的概率;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脏本身的内分泌功能紊乱,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贫血程度越重,血红蛋白越低,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越低;慢性肾衰竭常伴有其他脏器的损害,影响肝脏产生白蛋白,故血清中白蛋白水平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实质损害明显,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机体产生的代谢产物潴留,血肌酐水平上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尿素清除指数降低,抵抗力低下,若患者合并糖尿病,机体抵御感染的屏障功能明显降低。另外,笔者也从医疗因素的角度对结果进行分析:医院病房环境至关重要,单人间病房安静卫生,人员流动性小,也可以避免同居室患者之间院内感染扩散,因此,单人间可以减少院内感染的概率;慢性肾衰竭患者频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增加对皮肤和血管的侵袭性操作次数,可提高院内发生感染的可能。另外,慢性肾衰竭患者反复使用没有彻底消毒干净的仪器也会发生院内感染[11-12]。医院是一个细菌聚集地,医院中的细菌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环境,医院卫生消毒不到位,易引发院内感染发生。超过5年工龄的责任护士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护理操作规范熟练,能识别高危因素并预见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提升医疗安全。除此之外,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会破坏机体内的正常菌群,继而降低机体抵御其他细菌侵袭的能力。上述种种因素均会导致慢性肾衰竭患者机体的各项功能下降,极易发生院内感染情况。

为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后发生院内感染率,医院要积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成立感染管理小组,积极促进感染机制的不断完善。具体如下:(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2)开展血透室医护人员培训、强化院感意识。(3)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及污染区,功能完善。(4)加强血透室空气消毒,定时通风,室内物体表面及地面湿式清洁。(5)定期消毒血透机,对透析液、复用用水严密监测。(6)加强对血透患者的管理,完善登记制度。(7)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严格执行复用操作规范,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8)加强清毒剂的使用和储存管理。(9)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10)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综上所述,患者自身因素和医疗因素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医护人员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尽可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猜你喜欢
肾衰竭肌酐机体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邓俊峰作品选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蛭龙通络胶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