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娟, 葛晓帅, 徐启豪
(山东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等多个领域,以及维护世界战略平衡与稳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国外英文媒体对其进行了大量报道,这些英文媒体所构建的上合组织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迄今为止,学界中还未有人对此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通过检索关键词“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Organisation”,从LexisNexis数据库中提取国外各大主流新闻媒体自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对其的报道,自建“上合组织”英文媒体语料库,通过新闻语料来源分析、关键词、索引行、搭配词与语义韵等语料库手段,分析国外媒体对“上合组织”的新闻报道,由此揭示英文媒体在报道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上合组织的形象建构和态度倾向,并探究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可能的社会原因。
批评话语分析(简称CDA)通过分析语言,语言运用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其中所体现的权利关系,揭示语篇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又如何为之服务。R.Fowler等人在LanguageandControl中首先提出批评语言学(CL)的概念和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1]由此对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不断增多。Fairclough认为,批评话语分析基于具体的社会问题,研究语言在其中的作用,为探求话语与不同领域的社会文化发展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和方法。[2]然而,随着批评话语分析的蓬勃发展,其分析文本时的客观性、真实性、系统性和可靠性等多个方面也饱受质疑。以语料库为基础的批评话语分析模式开始出现,逐渐兴起了以语料库工具辅助批评话语分析的语料库语言学。[3]语料库语言学可以研究话语的意义,尤其是可以服务于词语、短语等研究层面的话语分析,针对特定语境下的话语分析也有重要的作用。[4]通过语料库方法可以从大量的语篇中提取出那些具有典型或代表性的“语言模式(linguistic pattern)”,有助于人们探究语言使用过程中不同的现实建构方式以及揭示其使用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5]近年来,运用语料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通过研究词表、词簇、词长、标准类符形符比、分布、索引行、主题词以及搭配、句式语法等方面来探索话语的内在意义,解释语言结构和规律,运用到实际的语言学习和研究中,如对词典编撰,语法研究,翻译风格对比,新闻媒体报道和政治话语的作用和分析。Baker和McEnery用索引行、主题词等语料库分析方法探究了英国媒体对难民的话语建构。[6]Neda通过使用2007至2008年新西兰先驱报中新闻语篇的索引行和搭配等语料库手段分析了报道中的移民话语建构和其中流动隐喻(liquid metaphors)的使用。[7]Alison Sealey和Stephen Bates选取了英国首相问答中的话语分析语料库中的词频、搭配和词性等方面得出与主语“I”搭配最多的动词为THINK, UNDERSTAND和SAY,进而揭示其原因。[8]相较之下,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钱毓芳运用语料库主题词分析的方法,对英国《太阳报》中关于“9·11”前后恐怖主义的话语建构进行分析解读。[9]邵斌和回志明通过索引行、搭配网络等语料库分析手段,探索了西方媒体对“中国梦”的解读、评价和话语建构。[10]赵永刚基于在Time Magazine Corpus中对主题词Chinese和China’s的检索结果,获取搭配词和索引行,从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话语-历史观角度考察了中国经济形象在《时代》中自1949年至2007年的演变。[11]纵观之,尽管语料库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但至今还未有人用两者相结合的手段分析解读过外媒报道中上合组织的形象构建。故此,本研究选取LexisNexis数据库中有关上合组织的新闻语料,自建小型语料库,从批评话语分析出发,对英文媒体中的上合组织形象构建进行分析,并试图解读这种形象背后的社会原因。
1.英文主流媒体报道中的上合组织的形象构建是怎样的?
2.英文主流媒体对上合组织的关注度地域时域分布如何?
3.这种形象建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本研究所用语料源于LexisNexis数据库。LexisNexis数据库是世界知名的数据库,其资讯内容广泛,涉及法律、新闻、政府出版物、商业信息及社会信息等方面,其中全球商业和新闻数据库对全球超过40 000个报纸、杂志、学术期刊、博客等信息源进行采集和分析,即日更新。全球商业和新闻数据库包含众多子库,考虑到语料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我们选取了世界主流报纸(Major World Newspapers)数据库作为检索数据库。通过检索关键词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Organisation),得到621篇包含关键词的新闻。LexisNexis对检索结果不提供全文批量下载功能,但提供关键词所在索引行批量下载。本研究主要关注关键词的搭配词和语义韵,因而索引行构成的语料也完全符合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最终建成的小型语料库包含621项索引行,总形符数(tokens)为38 226词。
研究使用AntConc 3.5.2w语料库软件对数据进行检索分析。
研究中,我们首先批量下载了检索结果语料,将语料处理后存入Excel表格,每篇新闻存入一行,分为新闻标题、来源报纸、发表日期、全文字数和索引行语料五列。将语料存入Excel表格是为了方便进一步按照不同条件筛选语料,筛选出的语料会转存为文本格式,以便使用AntConc等语料库检索工具进行分析。
研究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考察了英文主流媒体对上合组织的形象构建、态度及其变化。共时上,本研究将自2001年上合组织正式成立到2018年青岛上合组织峰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分析解读上合组织语料库关键词,上合组织一词的搭配特征和语义韵,各大洲对上合组织的关注度情况等;历时上,通过各大洲对上合组织的关注度变化、索引行与搭配所体现的态度倾向的变化观察英文媒体对上合峰会的态度的变化。
1.关键词与高频词。关键词(Keywords)是指与参照语料库相比在统计意义上拥有特殊频率的词,对语料库中关键词的分析在解读文本所表达的信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上合组织”语料库与通用语料库Brown进行对比,以显示出上合组织语料库中用词搭配与意义传达的特点。根据AntConc对语料库中的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列举关键词词表中前15位实词(见表一)。
表一 “上合组织”英文媒体语料库中前15位关键词
从表一可以看出,上合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Organisation)和中国(China)的提及率和关键性是最高的,毕竟上合组织是在中国上海正式成立的政府间国际合作组织,又以中国上海命名。同时,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新闻报道中常被用来代指中国政府,这里不仅设置上海合作组织常设机构秘书处,还曾召开上合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而俄罗斯(Russia)是上合组织八国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军事实力与国际地位在世界上举足轻重,对上合组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普京(Putin)作为俄罗斯总统,也处在话题的中心。上合峰会(summit)是上合组织的重要表现形式和沟通方式,上合峰会每年召开,各国首脑在上合峰会上会面并商讨各国的发展与未来。由于上合组织的成员国主要位于亚洲(Asia),因此上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对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亚洲一词自然极为关键。安全(security)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点合作领域,其核心是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这是自上合组织成立之初就被反复提及的,因而也出现在表中。
此外,在语料库的相关研究中,高频词统计是最基本的统计手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新闻媒体中可以通过反复多次提及某个词,给读者留下一种刻板印象,委婉表达其隐含意义。为了能进一步了解语料的深意,研究对高频词中的实词进行了统计,为避免同一单词以不同的屈折变化形式出现,在统计高频词前对语料进行了归元(lemmatization)处理(见表二)。
表二 “上合组织”英文媒体语料库中前20位高频词
观察表二可知,“上合组织”英文媒体语料库中的高频词与关键词基本吻合,这里就不再赘述。高频词中更多提到了上合组织各成员国(member)与各国领导人会面(meet),也进一步说明了上合组织的宗旨思想,即相互合作和共同发展。
通过对上合组织语料库中的关键词与高频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英文主流媒体对上合组织的描述和报道整体还是比较客观的。通过其所表述的语言特征和关键词与高频词的指向性特征可知,在英文媒体报道中,上合组织的突出特征是一个有中俄参与在内的区域性政府间合作组织,其重要沟通方式为峰会会面,在深化成员国之间睦邻互信与团结友好、巩固地区安全和稳定,特别是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2.索引行与搭配。通过研究搭配共谐,有助于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不同搭配中的语义变化,更有助于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不同搭配中的语义联系;[12]Sinclair于1991年首次提出语义韵的概念,随后搭配词和语义韵在情感表达和评价意义上的作用也被学者们肯定[13-15]。通过索引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观察到英文媒体在上合组织的报道中所使用的搭配词,通过分析其搭配词的评价和情感意义进一步分析出媒体对上合组织的态度和看法。研究运用语料库方法提取了有关“上合组织”的报道索引行(见表三)。
表三 有关“上合组织”英文报道的部分索引行
分析表三可知,国外大多数英文报道对上合组织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上合组织促进了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了经济发展以及各国文化和安全方面的合作,同时它也促进了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各项条约的推进,为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上合组织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它的发展探索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国外媒体还指出,上海合作组织也是一个国际间反恐组织,它促进了各国、各国际组织在经济和军事领域上的合作和纽带关系,鼓励了各国间外交事务的协调,其影响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对中亚地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然而,还有一些英文媒体对上合组织存在偏见、误解和恐惧,它们认为上合组织是由中国主导的在亚欧大陆反对西方势力扩张的堡垒,而上合组织只不过是表面迎合了各国预期。另有阴谋论者认为,上合组织实质上是由中国和俄罗斯主导的区域组织,组织内部各成员国竞争不断且极为激烈(见表四)。
表四 有关“上合组织”负面报道的部分索引行
总言之,国外英文媒体对上合组织的形象构建有好有坏,但积极的评价和形象占据主流。在上合组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的同时,存在着部分媒体通过新闻报道中的话语构建将上合组织描绘成“中俄实力竞技场”和“反对西方势力扩张的权力堡垒”,但更多的媒体早已承认上合组织是一个日渐崛起的“区域合作平台”,也承认了上合组织在国际间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和其它领域的积极影响力。
3.SCO关注度
外国媒体对上合组织的报道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上合组织的关注度,因此,我们根据世界主流媒体对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的相关报道归类(见表五)。
表五 新闻来源归类表
将各大洲的报道数量对比直观呈现(见图1)。
图1 五大洲对上合组织的报道数量
从表五和图1中可以发现,亚洲在各大洲中是英文媒体中报道数量最多的,甚至多于其他各大洲国家加起来的新闻总量,这是因为上合组织的成员国主要是亚洲国家,上合组织也被誉为“亚洲独特的智慧联盟”,对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北美洲的英文媒体报道总量占据第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美国一直将上合组织视为强大的竞争对手,而上合组织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也使得美国更具危机感。随着2017年阿斯塔纳峰会正式给予印度和巴基斯坦成员国地位,上合组织已发展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地域最广、潜力巨大的综合性区域组织。目前上合组织的地域范围约为亚欧大陆的五分之三,成员国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50%。除了8个成员国以外,上合组织还有多个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另有一些国家正申请成为上合观察员国。这体现了上合组织强大的凝聚力,预示着上合组织的地区影响力将逐步增强。而处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也曾经申请成为上合组织的观察员国,不过遭拒绝,或许这也是其保持高关注度的原因之一。欧洲占据第三的位置,主要是因为俄罗斯为欧洲国家,俄罗斯联邦绝大部分土地属于亚洲,但是首都等主要城市和绝大部分人口都位于欧洲,所以一直是归为欧洲国家。而俄罗斯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一,对其保持着高关注度自然是无可厚非的。
由上述分析可知,各大洲对上合组织的关注度各不相同,因大部分成员国位于亚洲,亚洲对上合组织整体关注度最高;由于北美洲国家,特别是美国,对上合组织存在偏见,因而保持着较高的警惕性,关注度居于各大洲第二位;俄罗斯对上合组织的密切关注也引起了其他欧洲国家的关注,整个欧洲对上合组织的报道量在前三甲之列;大洋洲可能由于其与亚洲在地理位置上最为接近,相较其他大洲来说对亚洲独有的上合组织也有着较高的关注度;而非洲对上海合作组织进行过两次报道,分别是在2006年和2007年,从时间节点上分析,在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京召开,这期间非洲会加强关注中国发生的大事件,其中就包括了2006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理事会会议和第六次上合峰会,且此次峰会适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周年和“上海五国”机制建立10周年,可谓举世瞩目,其报道总量也居历年报道总量的前列。
4.从历年报道数量看英文媒体对上合峰会的关注度的变化
我们已经在前文中探讨过自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国际社会对上合组织的形象建构是怎样的。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历经18年风雨,这期间上合组织为国际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反恐等军事力量上也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奉献了自己的力量。根据历年来国外英文媒体对上海合作组织的报道篇数,可得出这十八年间,国际媒体对上合组织的关注度是如何变化的(见表六和图2)。
表六 2001-2018年“上合组织”相关英文报道数量 单位:篇
图2 2001-2018年上合组织相关报道数量变化
从图2和表六中可以看出英文媒体对上合组织的报道数量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1年成立之初到2004年,每年关注度逐渐降低,处于萌芽时期;第二个阶段影响开始逐渐变大,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从2004年到2008年,尽管中间2007年关注度有所下降,但不影响整体发展趋势,特别是到2008年上合组织的关注度达到最高,处于鼎盛时期;第三阶段为基本平稳阶段,每年关注度变化较为规律,说明国际大众已经对上合组织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正面的形象构建。
语料库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结合使我们得以摆脱片面性和主观性等研究上的缺陷,深层次地探究媒体话语中隐含的意义和表达的态度倾向。本文以“上合组织”的英文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自建专题语料库,并基于此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高频词、关键词、索引行与搭配、语料来源归类及上合组织关注度历时分析等语料库手段,揭示了外国英文媒体自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在报道中对上合组织所做的形象和话语构建。结果表明,大多数的英文媒体对上合组织的态度评价是客观的,形象构建是正面的,展现了上合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地区和平与安全等多个方面的积极形象,但也有一小部分媒体对上合组织持有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认为上合组织是由中国主导的反对西方势力扩张的堡垒。另外,研究发现,五大洲对上合组织的关注度不一,由于上合组织大部分国家在亚洲,亚洲对其关注度最高,其次是北美洲和欧洲;国外英文媒体对上合组织每年的关注度也不一样,前十年波动较大,近年关注度相对稳定,也侧面说明上合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构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形象。
这种正面形象的构建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活跃的身影不无关系,因为中国实力的壮大与国际认可无形中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中国所参加、建立的会议、论坛和组织也因此备受关注[16]。另一方面,上海合作组织内部合作的日益紧密、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团结,在促进和巩固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上的奉献,造就了上海合作组织整体对外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上合组织的积极作用越发得到认可。
同时也应意识到,部分媒体也由于国家间的不同立场对上合组织存在偏见和误解,特别是中俄两国关系,由于历史原因常常被恶意解读。尽管上海合作组织一再宣称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但由于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并成为一个重要的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北约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对其提防警惕,认为是与北约的对抗。在美国政府和媒体看来,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冷战时期的“东方阵营”联盟大同小异,仍是以西方势力为对抗目标,因此其媒体报道中也体现出了这一思维固态。
面对这种积极评价与偏见误解并存的国际形势与上合组织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国际现状,笔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都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原则、维护团结,同时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他人的批评,不断完善自己。国外主流新闻媒体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多层次、全方位报道与关注,正体现了上合组织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重要性在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