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高明
目前,在我国心律失常是非常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之一,具有多发性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在逐年呈上升趋势。即使目前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是也依然存在药物的局限性和患者服药依从性不高等不良情况。随着医学人性化的发展,新的治疗理念出现,促使了临床在治疗疾病中更加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符合中医的整体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在心律失常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中,怎样来有效对中医治疗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怎样体现中医治疗的益处以及如何改善被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需要重点解决与关注的问题。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心律失常疾病的三“要”与三“不要”。
1.中医对心律失常的研究
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发作为基本特征,患者感到心脏剧烈跳动或缓慢跳动,内心慌乱不安,并伴有胸闷、呼吸急促、头晕甚至喘促难卧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短暂性昏厥或猝死,脉搏或延迟或心律不齐。在中医学中还尚未有心律失常的疾病名称,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它属于脉结代、心悸,怔忡和厥证等范畴。现代医生对心律不齐的病因学有不同的理解,只有本脏自病、它病及心。它是由病后虚损、内伤七情、外感六淫引起的,都可以将其归纳为血瘀饮停、气血阴阳亏损。导致该疾病病变主要是心脏,它与肝脏、脾脏和肾脏密切相关。病因可分为两类综合征:多为虚实夹杂,以虚为主。实证主要是肝经郁火,痰湿阻滞;虚证主要是阳气虚衰、阴血不足、阴血两虚。中医对心律失常的理解是基于一个整体概念,该概念基于内脏功能的经络气血的完整性、整体性、“证”的完整性。同时,中医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体现了看待的整体概念,而不是着眼于单个器官的要素。中医证候分化和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基于症状和舌脉的结合。血管反映了人体的气血运动和内脏功能活动的变化。血管的正常运转必须取决于内部器官的正常功能。因此,脉搏状态的变化可能反映内脏气活动和血液功能的变化,此变化也是整体性的变化。心律失常患者的疼痛、胸闷、呼吸急促、头晕甚至昏厥都是身体在某些病理条件下表现出的特定变化。这些变化很难从一个器官的局部成分中解释出来,是全身气血阴阳变化的集中症状。中医治疗始于以“证”为中心的整体概念,依证立法,方随法出,调节气血盈亏,脏腑功能,恢复人体的整体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
2.心律失常的三“要”
①做好预防。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对心律失常的预防,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有规律,控制好情绪变化。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心律失常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益气养血、益心气、养心阴的食品,如小米,大枣,鸡蛋,红糖,龙眼,胡桃,鱼等。同时戒烟酒。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心律失常患者要保证每日充足的睡眠,戒掉不良嗜好,如熬夜、打牌、过度疲劳等,可以将时间用在加强保健知识方面,注意天气变化,不能过热和过冷,定期到院复诊,结合复诊结果护理调整药物。
3.心律失常的三“不要”
①不能有不良的心理。情绪不能有太大的波动,不能太兴奋也不能太压抑,情绪波动是引发心律失常的关键原因。②不能乱饮食。心律失常患者不能吃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不喝咖啡和浓茶。③生活不能太过紊乱。心律失常患者不能经常性的熬夜,不能在环境较差、太过喧闹的地方居住。
4.中医治疗心律失常
活血化瘀主要包括活血養阴、活血温肾、活血疏肝、活血补虚等,处方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例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使用加减法,针对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有二、三联律、室性早搏,心房纤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临床上未辨证及辨证的使用都有明显的效果。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即使桃仁与地黄都具有抗心肌缺血的效果,但没有直接的抗心律失常功效。血府逐瘀汤可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高凝状态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在血管缺血和缺氧时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进行抑制,它可以减少血管收缩因子,提升舒张血管因子水平,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对缺血心肌的氧自由基的损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心肌缺血期间的血管生成,减少缺血和再灌注期间由氧自由基引起的心律失常异常现象。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对心律失常的介绍,可知我国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但治疗的方案较多,常规的西医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对心律失常患者结合中医治疗能够有效达到治愈的目的。我们要坚持三“要”,摒弃三“不要”,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高人们整体的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