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中护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0-03-24 01:04安晓妤陶雯何小飞刘洋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1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精神人文

安晓妤 陶雯 何小飞 刘洋

[摘           要]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理念逐渐创新,护理专业教师面向护生进行人文教育,以此强化其人文精神,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为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人文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护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及现状,提出创新人文精神培养策略的有效路径,旨在为高职护理教育提供借鉴,进而优化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护理教育;护生;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216-02

近年来,护理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对于护生来说,要在掌握专业技能前提下强化人文精神,以便能出色胜任临床护理工作。现代医疗事业繁荣发展,适时创新护理教育中护生人文精神提升路径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既能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优秀护理人才,也能为护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一、人文精神内涵

人文精神又被称为人文关怀,它主要围绕人来提供文化服务,进而满足人的文化需求[1]。人文现象普遍存在,体现在尊严维护、价值追求、人文关怀、生命尊重等方面。医学领域人文精神指珍视生命、践行人本思想。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应以人文精神教育现状为出发点,结合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特点创新培养策略。

二、护理教育中培养护生人文精神的意义

(一)丰富人文内涵

医学院护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内容十分关键,基于护理专业性质渗透人本理念,能够提升护生职业素养,确保医学人文价值全面显现。护理实践中,护生会以患者为中心,经换位思考,理解患者、精心照顾患者,帮助患者解决问题。长此以往,有利于培养护生责任感,使其尽职尽责完成护理任务,最终能在人文教育实践中起到拓展作用。

(二)促进护生全面发展

护生在接受护理专业教育的同时,教师以人文教育为出发点,引导护生全面认识人性,进而调动其内化人文精神积极性,并循序式增强护生在护理工作中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中,护生会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在护理实践中出色表现,以此锻炼自身护理能力、优化服务质量,尽快适应临床工作[2]。

(三)和谐发展护患关系

医疗服务要求逐渐提高,护生在这一环境下面临沉重心理压力,一旦护生不分场合、时间发泄负面情绪,那么极易引发护患矛盾。当护生人文精神强化后,护生能够站在全局角度考虑问题,并适当调节自身情绪,避免向患者传递不良情绪,以便得到患者及其家属信任,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三、当前高职高专护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

(一)护生人文精神淡薄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对专业课程的高度关注,希望通过增强专业能力来提高就业率,相对而言,人文素养培养内容得不到重视。实际上护理工作不仅考验专业技能,更多的是要求护生具备奉献精神和工作韧性,如果护生难以平衡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学习和人文素养培养间的关系,那么护生职业空间会大大缩小。分析原因可知,很多护生在家庭成员溺爱环境中成长,他们一直处于被关心状态,且抗挫折能力较弱,一旦在护理实践中遇到挑战,极易产生畏难情绪和离职想法。此外,部分护生心智不够成熟,且知识储备薄弱、护理经验较少,他们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护理工作,使得护患关系紧张,影响和谐发展。

(二)人文教育效果较差

护理专业教师中仍存在惯用传统教育思维的教学方式,以理论知识传授、技能提升为主要教学任务,一定程度上弱化人文精神培养。从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基础课和专业课属于必修课,且课程体系规范化、系统化。有的人文教育的课程多为选修课,现有考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长此以往,护生会以应付心理学习人文教育课程,使得护生人文精神培养达不到预期效果[3]。此外,护理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理念需要及时调整,教师在传授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应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否则,护生人文精神培养效率及质量会同步降低。

四、护理教育中培養护生人文精神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人文教育目标

当前临床护理工作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呈递增趋势,对于高职护理教育来说,要根据岗位对专业人才需求来细化育人目标,以便向临床护理提供所需人才[4]。具体来说,合理制定人文教育目标,推动人文精神培养活动有序进行,这既能强化护生人文修养,又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满足患者服务需求。人文精神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护理知识传授、心理素质提升、职业修养强化等方面逐步落实,待人文教育子目标达成后,人文精神培养整体目标会顺利实现,这对护理教育水平提升、高素质护理人才输出有重要意义。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人文教育目标制定后,职业精神、人文关怀培养工作能够明确方向,确保护理教育教学任务高效完成。

(二)强化护生人文素质

护理教育过程中,教师以护生为中心,正确树立人文教育理念,合理制定人文精神渗透计划,让护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人文教育意义,使其充分发挥学习能动性,真正培养内在优秀品质。因为意识对行为起到引导作用,所以学校大环境及专业教师对护生正向指引,通过自身示范潜移默化影响护生,这对校园浓厚人文气息营造有促进意义。例如,基础护理知识传授时,教师可借助职业领域中优秀的感人事迹讲解,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并深刻领悟人文精神,进而对护理工作客观认知、全面了解。临床护理期间,护生能够有意识地约束自身行为,严格按照职业道德要求进行自我规范,确保临床护理任务又好又快完成。

(三)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充分利用好课堂这片主阵地,在理论知识中挖掘人文精神,实现人文教育与护理教育相融合。具体来说,在必修课程中增加心理护理课程,通过案例分享、病例分析进行情感渗透,同时,为护生提供自主探究、组间讨论机会,鼓励护生发表内心想法,以此调动护生学习欲望。现今,人文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有机统一,使护生无形当中受到智慧启迪、精神滋养,进而强化人文精神力量[5]。在人性化护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列举来培养护生人文素养,如患者手术之前大多存在恐惧、紧张情绪,且术后身体不适感强烈,这时临床护理人员要换位思考,在同理心引导下精心照顾患者,以此缓解疼痛,让患者放心、舒心,进而有利于术后康复。由于人文内涵广泛,为提高护理教育有效性,要建设精品课程,根据护理人才需求遵循精准培养原则,经启发教育来丰富护生人性化护理体验,进而强化护生职业认同感。

(四)创新人文教育模式

护理教育教学时,实施小班授课模式,全面关注每位护生的学习需要,经师生良性互动优化人文精神培养效果,进而拓展护生临床思维,掌握临床护理技巧。以往护理教育以课堂为主阵地,且教学方式一成不变,这对护生学习潜能挖掘、学习积极性调动将产生不利影响。新时代下,创新人文教育方法,以护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递人文思想和精神力量。如,护理资料搜集、病例资料整理、幻灯片制作、护理情境模拟等。这既能提高护生主体地位,又能为课堂人文教育奠定基础,确保人文精神培养活动在护生支持下顺利进行。

角色体验法、日志法在人文教育中取得良好效果,其中角色体验法即互换学生与教师、护生与患者角色,对于护生来说,能够深刻体会人文关怀重要作用,进而从心底激发人文意识[6]。可见,这一方法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日志法则是记录人文关怀体验,这对护生全面发展有推动作用。日志内容可以与同学分享,在同学间传阅,虚心接受其他同学提出的建议,进而从多角度理解人文关怀,让护生端正護理态度、规范护理行为。

(五)提高教师人文素质

教师树立正确人文教育观念,对护理教育教学保持热情,并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护生养成探究式学习习惯。教师人文素养水平对护生有关键性影响,对此,教师要主动更新知识储备,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培训机会,通过学习与交流强化文化修养,掌握人文教育技巧,提升人文精神培养质量。教师人文素质提高后,会主动与护生沟通,观察护生思想变化情况,为护生提供实际帮助,使护生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长此以往,教师会凭借个人魅力征服护生,进而护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会大大增强,这对人文精神培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六)提供护理实践活动

护理知识向护理实践转化需要一段过程,然而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是培养护生人文精神的有效路径,基于此,教师要合理组织实践活动,让护生在实践环节强化人文素养。课堂护理实践化:口鼻检查前可能存在不适感,护生提前告知患者,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课外护理实践化:护生以小组形式到医院临床护理岗位见习,切身体会人文护理重要性,用心感受人文护理在矛盾缓解、正能量传递中的作用,进而深度思考护理知识学习意义,并积极配合人文精神培养活动。从中可以看出,护理教育从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练习两方面入手,能使护生人文素养知行合一,这对护生全面进步、护理教育任务高效完成有促进意义。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视域下,高职高专护理教育面向护生传递人文精神,使其在正确理念引导下规范自身护理行为,让患者在服务阶段感受到人文关怀,这对护患关系和谐构建有积极影响。护理教育中,教师既要明确人文教育目标,又要合理设置护理课程,结合新时代特征,护生培养需要创新人文教育模式,适当提供护理实践活动,确保人文精神培养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宇莹,孙宏玉,常广明.高等护理教育呼唤人文关怀的回归:人文关怀护理教育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2019,34(14):1257-1266.

[2]周菊,刘秀萍,刘孝美.护生人文素养知行合一教育模式构建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5):83-84.

[3]赵媛媛.基础护理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7):134-135.

[4]付保芹,何敏,申洪娇.情景设置对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3):86-87.

[5]王文娟.加强护生人文教育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5):76-77.

[6]陈心恬,赵玮,曾奇.红色文化视野下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2(9):1205-1208.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精神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