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剑锋 兰政
[摘 要] 高等院校体育作为为社会定向输送专业体育类教练员或者是专职教师的专业,直接影响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进程。而足球运动作为近年来高等院校大力发展的體育课程之一,不仅肩负着足球运动的振兴,专职人才的培养教学效果也直接影响了未来几年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情况。通过对现有的高等院校足球课程的实践调查,发现传统的足球课程存在很大的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足球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经过实践性的课程创新研究,提出“学练融合,赛训并重”的足球课程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实践性教学研究,针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授课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对完善传统足球教学起到一定作用。
[关 键 词] 高等院校;“学练融合,赛训并重”;足球教学;创新模式;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044-0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在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民众的日常生活氛围,增强人民的文化建设也成为重点发展内容。足球作为我国起步较晚的体育运动,近年来也愈加得到重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整体方案》(国办发〔2015〕11号)《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5〕6号)和《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的通知》(发改社会[2016]780号)等国务院下发的文件精神,更加凸显了开展全民足球的必要性;通过国家文件引领,振兴和发展足球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期盼,关系到群众身心健康和优秀文化培养,对建设体育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高等院校的足球课程教学内容。
一、足球课程教学模式现状与不足
(一)单一的教学模式限制了足球类人才的培养
高等院校作为定向培养具有专业足球技能人才的场所,更加应该重视师范类足球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严重制约了高等院校师范类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是足球相关知识的课堂讲解与实际训练的方法,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使学生的足球技能掌握得不够扎实。通常情况下,学生并不能通过足球课程的学习领悟足球运动的精髓,缺乏相关的实练经验也导致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了课程的授课质量,进而制约了我国足球运动的改革发展。
(二)单调的教学氛围影响足球类学生的兴趣
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足球运动相关教育的投资和重视,但是在基层的高等院校中,很多学生在学习期间,并不能从心里重视和热爱足球这项运动,他们更多则是以一种完成必修课程的态度学习足球课程,这一方面受到当前社会对足球运动仍然不重视的大趋势影响,而更多的则是因为高等院校在足球课程授课过程中不能丰富课堂文化和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单调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了厌倦的学习态度,不仅影响了教师授课的心情,更加对学生足球课程的开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连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严重影响了高等院校的足球人才教育。而学生缺乏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同样不利于自身足球技能的提升,影响了我国足球运动的创新发展与进步。
二、发展“学练融合,赛训并重”的足球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意义
(一)“学练融合,赛训并重”模式的根本含义
足球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运动类课程,更加重视的是学生实践赛场的综合表现,而传统的足球课程教学模式不能表现出对学生训练的重视,单纯地将足球练习局限在课堂授课中,局限了学生的技能练习;特别是针对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都会成为中小学或者是足球俱乐部的专业足球教练员或教师,由于缺乏足球实践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的足球运动深入发展。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的足球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的文献调查和问卷研究,结合高等院校的足球课程实际情况,提出了“学练融合,赛训并重”的新型足球课程教学模式。所谓的“学练融合”,就是指通过学校的政策驱动,除了日常的课堂联系外,引导学生增强课下的自我训练,将学习和练习的过程巧妙结合,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所谓的“赛训并重”,则是指高等院校从自身学校现状出发,进一步增加学生足球实训和相关足球竞赛的实践机会,通过赛场的实践比赛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日后教学提供有效保障。通过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足球课程学习效果,弥补传统足球教学的弊端。
(二)足球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意义
高等院校的体育类专业教学更多是为了培养具有完备技能的师范教学类的体育教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足球技术,同时还要具备系统的足球运动观念和完善的足球赛事相关知识。为了培养学生在教学结束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足球教师,这就对高等院校的足球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足球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导致在实际授课中,学校要求足球教师同时兼具体育教师、课外活动指导员、足球教练员、足球裁判员、竞赛医务人员、竞赛组织管理者甚至是足球产业开发者等多种角色职能,中小学校还要求足球教师能够在各种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高效承担足球教学、足球竞训、足球课外活动及足球产业开发等组织管理工作。在这种形势下,通过开展“学练融合,赛训并重”的足球教学新模式,为高等院校进行足球体育类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学练融合,赛训并重”的足球课程教学模式实践策略
(一)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增加足球课程的教育投入
为了能够实现“学练融合,赛训并重”的足球教学新模式,首先,高等院校要从学校层面出发,进一步加大对足球课程的教育资金投入。新模式对学校的足球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等院校要结合自身学校的综合情况,进一步增加足球教育的资金投入。建立适用于足球运动练习的专用场地,为开展足球课程提供足够的场地保证;提供足够供学生练习的足球器材,保证在授课和课下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不用为缺少足球器材而担忧,影响学生的足球实训热情;除此之外,学校要为每个足球班级配备足够的现场医疗箱,方便发生突发性课堂事件时,教师能够采取应急措施,保障学生的运动健康。学校完备的资金投入是落实“学练融合,赛训并重”足球教学新模式的必要保障。
(二)从教学培养方案出发改革足球教学授课模式
为了能够全面推进“学练融合,赛训并重”的新型足球授课模式,高等院校从根本上进行足球课程的培养方案内容创新,在足球课程的培养计划中,明确提出“学练融合,赛训并重”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课下练习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等院校的足球課程培养中,明确增加学生课下练习、定期足球竞赛的具体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这些内容融入日常的足球授课,采用明确的标准规范引导,促使新模式的足球课程教学得以发展与落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从制度上不断完善学校的足球教学,才能推动“学练融合,赛训并重”新型足球教学模式的全面落实。
(三)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落实新模式足球教学
除了高等院校的教学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教师要从自身的授课内容出发,不断思考如何才能将“学练融合,赛训并重”的新模式足球授课效果发挥到最大。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足球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构建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日常的授课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针对一些足球的踢球技巧,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练习和交流,能够充分帮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足球教学的课堂效果;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足球比赛的赛场规则,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定期开展足球比赛角色扮演的课堂内容。所谓的足球比赛角色扮演活动,就是由学生组建的课堂足球规范赛。一场足球竞赛,需要足球参赛队员、赛场裁判员、赛场医疗人员以及竞赛管理者等多个职务,而高等院校培养的足球师范类人才,必须具备以上所有的技能知识,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中中小学甚至是足球俱乐部的教员需求。通过由学生担任以上的足球竞赛角色,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模拟足球比赛的现场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落实“学练融合,赛训并重”的足球授课新模式,同时也能够实时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成立高等院校校园足球运动社团
“学练融合,赛训并重”的足球课程教学模式不仅强调学生的课堂练习,同时对学生的课下训练也非常重视。而考虑到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时期,如果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课下练习,可能不仅不会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学校可以成立基于丰富课余生活的足球社团,在社团的日常活动中开展花式足球、足球知识竞赛等多样的足球运动活动,通过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社会活动中。通过搭建社团这一课余平台,采用一种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课下的足球训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能有效地落实学生足球课程的课下练习任务。
(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丰富学生的足球实际竞赛经验
在高等院校进行足球课程的过程中,虽然通过各种方法保障了学生的足球训练时长,但是学生缺乏实际赛场的训练,同样不利于足球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学校向社会定向培养师范类足球老师的教学目标相悖。因此,学校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增加学生的足球实际竞赛经验,在竞赛中提升学生的足球专业素养。首先,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全校足球比赛。由学校统筹规划,有关体育教师负责,通过开展全校的足球竞赛,有效丰富学生的赛场经验,在比赛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其次,高等院校要抓住相关的竞赛机会,带领学校的学生参加各种全国或者是省份的大型足球竞赛,在竞赛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领悟足球运动理念,同时也让学生在赛场上发现自身的不足,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
足球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为社会定向培养足球教师的重要课程内容,不断创新课程的授课模式,对提高教学效果、提升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职院校足球课程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创新的“学练融合,赛训并重”足球课程教学新模式,并分析新模式的实践意义,深入探讨“学练融合,赛训并重”这一模式下的中职院校足球课程教学策略,希望能对我国的足球运动改革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海波.关于高校足球训练教学创新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8,34(11):116-117.
[2]白福兴.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修课教学现状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3):131-132.
[3]刘俊毅.分层教学在高职院校足球选项课中的有效运用[J].南方农机,2020,51(3):189.
[4]张蓉蓉.基于人才培养的足球教学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0(5):138-139.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