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琪璿 吴丽江 梁宇明 叶丹青 聂华 姚前尹
[摘 要] 目前,医学院校ESP教学仍侧重于语法分析、词义辨析、课文翻译等表层结构的处理,采用此教法培养的医学生显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医疗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探索在ESP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教法。实践证明,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可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医学英语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思维导图;医学英语;英语教学;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2-0080-02
在全球国际化的进程中,一名合适的医疗从业者,要从中国走向世界,合作和对外交流是不可避免的。此外,西医学起源和发展都在西方,如果我们想读懂很多优秀的医学著作,就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医学英语水平。一名医疗从业者如果没有掌握好专业的医学英语知识,就无法有效地对外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国外医学知识。
一、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是依据学习者的专业需要和学习目的而开设的英语课程。目前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英语课程为ESP,即医学英语。ESP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的特色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在一定的专业环境(医疗)中运用英语开展研究和工作的能力。但就目前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医学院校的ESP教学仍旧采用普通英语的教学方法,即侧重于词义辨析、语法分析、课文翻译等表层结构的处理。采取此教法培养的医学生显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医疗的要求。
医学院校是一个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特殊院校,而医学英语对医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门语言交流工具,更重要的是了解和学习国际前沿医学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怎样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学英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这两种能力有助于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随时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医学动态、学习最尖端的医学技术等。因此医学院校在医学英语的教法上,不仅要有所创新,更要注重对学生医学英语学习方法上的培养。
二、思维导图教法的简介
思维导图是由学者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所创。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模仿了人类大脑中的脑细胞的运作过程,它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向四周发散,通过线条加以沟通连接,每一个图案或分支都会成为下一个子中心点,这样就展开了无穷尽的分支,形成一个网络[1]。思维导图形象且直观,让抽象的思维和记忆可视化,两者产生和谐的“共生想象”,因此记忆的内容会更加快速、深刻、有效。教师采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医学英语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思维导图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形式新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是由线条、图片、文字再配于声音、色彩组成,它们对不同个体大脑思维有不相同的映射。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医学英语教学而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总而言之,思维导图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首先是操作简单、逻辑感强、方便快捷的文字形式;其次是直观感强、激发想象力的全图式;最后是图文并茂,理性与感性并存,是前两者的结合体。将思维导图融合进医学英语教学,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课前阶段,教师将要教授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进行预习。采用图像的导图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课堂授课起到积极的铺垫效果。在授课阶段,可采取文字式的思维导图。课堂上主要由教师帮学生梳理知识要点,并对难点知识进行解答,此时可采取文字导图将重难点呈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课后巩固阶段,可采用图文并茂式的思维导图。在此阶段,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加上课中的重难点,以图片加文字的导图方式呈现,帮助学生快速梳理知识要点,并针对重难点知识复习巩固。通过上述三个阶段实现医学英语教学与思维导图的有机结合,针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而激发学习对医学英语课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发散性思维是思维导图的核心特征,思维导图是发散思维的外在表现。思维导图的运行模式类似“蜘蛛网”的结构,以一个主题为中心,然后由中心主题向外发散,每个关键词或图像都是一个结点,每个结点之间又通过线条彼此相连,整合起来构成无穷无尽的放射型网状结构。医学英语词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出现词汇量累积不足、规律性较差,因而导致出现边学边忘的情况。思维导图可用于医学词汇学习、记忆和积累过程中。举例说明,人体解剖学中各个生理系统的英语表述,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思维导图,将人体的生理系统用文字加图像的形式表现,然后以人体的每个系统为中心,引申出每个系统所包含的器官,进一步联想每个器官对应的病征以及治疗方法,如此往复,基本可以覆盖所有医学相关的词汇。采用思维导图中的发散思维模式,充分模拟大脑的运作方式,让学生围绕中心关键词自由发散性地联想,务必真实地反映学生对关键词的思维过程及思维结果。事实证明,采用思维导图方式管理医学英语词汇,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明显提高,而且不易遗忘。
(三)提升學习过程获得感,激发学生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获得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保证教师主导地位不变的前提下最大化地让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2]。事实证明,“获得感”与“参与感”密切关联,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的,也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在积极参与中获得的,是在努力奋斗中获得的。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吸引力、改进参与度、激发创造性,使提升获得感具有了基础。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而且要让学生自主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要求独立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学习工具的用法。在实践操作中,笔者首先在课堂上示范如何构建思维导图,然后给出一篇文章,让学生在熟读的情况下绘制思维导图,并将绘制的思维导图在课堂上展示和讲解,教师可以适时插入点评,对不恰当的地方给出修改意见,让学生在课下进行修改,并在下次上课前提交,以便老师有时间批阅,最后在下次课堂上给出反馈。经过几轮训练,学生已基本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当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学习时,虽然仍会绘制思维导图讲授课文,但让学生走上讲台复述课文时,学生所用之导图已非教师所绘,而是他们自己绘制,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成就感和主动性。
四、思维导图应用于医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为了检验本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在医学英语教学中效果差异,笔者对所教的护理2班进行期末测试,与此同时把采用常规英语教学法的护理1班作为对照组,对两班考试成绩整体抽样。采用Excel 2017录入成绩、创建数据库,导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两班的学生成绩进行t检验,检验标准(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护理2班学生在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翻译四项的得分显著高于护理1班(P<0.05),而且在总分上护理2班也显著高于护理1班(P<0.05)。事实证明,采取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可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五、结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非线性方式表达主题,并融图表和颜色于一体的方法,深受学生好评,并且适用于不同学科、各个层次的学习者,以及教学、学习的各个环节,如预习、教学、复习、评价等[3]。本文通过分析思维导图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应用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思维导图作为一项教学策略、学习策略,在医学英语教学中非常有效。
参考文献:
[1]谢玉进,孔蕾.论思维导图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契合性[J].北京教育(德育),2018(1):48-52.
[2]张梦皙.学生获得感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论坛,2017(32):23-26.
[3]魏利霞,周震.浅析思维导图与概念图[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3):91-95.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