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江苏 苏州 215500)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反映,学生的概念生成是物理课堂教学的核心。具身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技能、思维、记忆、方法、情感和态度是在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中塑造出来的。[1]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关注学生的身体结构与感受对概念生成的潜在影响,注重身体、环境对心智的持续交互生成,强调具身认知理论与课堂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讲,心智是一种身体体验,心智基于身体,源于身体,身体的物理属性也制约了心智活动的特征和范围。据此,初中物理教学需要经历以下三个转向。
中国古代有“废寝忘食”形容一个人热爱学习,有“头悬梁锥刺股”刻画学习的决心,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形容学习的境界,这些典故流传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学习被认为是一种可以“离身”的精神训练,身体对于概念生成不仅不能发挥任何作用,甚至身体的低级欲望是思维通向理性的绊脚石。因此,身体的欲望应被抑制,学生的身体是受惩罚的,习得过程是以摧残身体的方式来提高心智能力,进阶认知思维,这种认知的背后是对学生身体的漠视和贬抑。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这种“离身”教育观受到了质疑。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提出:“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认为:“经验源于身体”。[2]不同的身体对世界的认识会不同,形成的认知经验也会不同。比如人的身体结构如果同蝙蝠一样,我们所能认知的万事万物就会和现在完全不同;人眼若能360度观察,也就没有前后左右之分了。身体的结构决定了认知的特性,也限制了认知的范围。在概念生成的过程中,要重视身体及其结构,向“具身”转向,承认身体对经验习得的重要作用。知觉是身体的知觉,大脑本身并不能完成高级的认知行为,我们之所以有意识、能思考,是因为我们是一个有感觉运动能力的、活生生的身体。身体才是经验的主体,通过身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对于高级认知起着关键作用,认知被认为是情境性的。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学与教学效果体现在脑部,与头部以下的身体无关。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身体,认为身体只是承载知识的容器,而教学就是将知识“放”到容器中的过程。教师“关注教”,教学过程统一化、标准化,教学停留在简单的知识传递、定义表达,导致课堂教学的简单化、固定化和庸俗化。许多教师坚信只要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教学,就会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往往过分关注教,而忽视了概念生成。以具身认知理论重新审视教学就会发现:认知发生在具体的环境、生活中,需要知觉感知、运动和感官体验以及行为参与。认知嵌于大脑,大脑嵌于身体,身体嵌于环境。认知是情境性的,是心智、身体、环境的交互作用。教师应“关注学”,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具身体验,动用其视觉、听觉、触觉、运动器官的感受与相关物理知识点建立联结,形成经验,生成概念,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认知体验。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心理特征、家庭背景和基础知识水平各不相同,接受方式也不同,“关注学”是允许每一位学生拥有自己的理解方式、情感体验,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外在环境的压力可能是学习最初的动力,如婴儿学习翻身、走路、说话。而一味重视外在压力,不断利用父母、学校、社会给学生施压,学生也会不堪重负。外在压力固然重要,但外在压力能否发展成终身学习的内驱力,关键在于外在压力能否转化为个体内部的需要。教师“关注学”,带动学生的“具身参与”和“具身体验”,学生在情境学习中体验到了与知识接触的快乐,发现了个体成长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和相互作用,良性互动就能使教学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化,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主体转向。“我要学”是教学主体的强烈的认知吸取愿望,教师尊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学生强烈地希望利用实验设备或身边的材料,在情景模拟中将直接经验改造、总结、归纳,形成普遍概念,并将概念运用于生产、生活中。新课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具身认知理论对当前初中物理概念生成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里以江苏省特级物理教师的一节示范公开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为例(教学活动如图1),探讨具体的教学策略。
图1
动眼:播放视频“拳击比赛”“足球比赛”,让学生观察体育比赛中涉及的力的相互作用。
动手:请同学们用手指压笔尖,观察手指的形状如何改变?你的手指有什么感受?说明了什么问题?
运用运动器官:两位同学站在两辆滑板车上,同时面向窗户方向,一名同学推另一名同学的背部。请观察两名同学的运动变化情况,谁受到了力?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这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课前学生的感性认知也不充分。针对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提出了以下观点:(1) 生A认为如果拳击运动员用力把对方击倒,那就只有对方受到了力;生B认为足球运动员用头把足球顶出去以后,他会觉得头很痛,运动员的头也受到了球给他的力,这是“离身”的认知。(2) 手指压笔尖,看到手指发生形变,同时感到手指有刺痛,说明手对笔尖施力的同时还受到了笔尖对手指的作用,是“具身”的认知。(3) 让A推B的背部,B向前运动,同时A也往后退,教师采访活动中的学生,A说道:当我推B的时候,也感受到他作用于我的力,让我往后退,这是“具身”的感悟,并建立了初步概念: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也在受力。教学情境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现或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情形,有时为了突出主要因素可以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理想化生活情形,创设情境。
做一做:利用所给器材(气球、橡皮筋、弹簧、测力计)设计实验,观察并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看看谁的创意多!教师安排学生自主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交流并讲解,进一步提高认识。
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学习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实践活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指导者,而是课堂的建设者。维果茨基指出:抽象思维是外部动作“内化”的结果。学生自主实验,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变为操作性材料和具身性活动,有的用一个气球挤压另一个气球,或者用一根橡皮筋拉另一根橡皮筋,用弹簧拉另一根弹簧等,学生在深入实验探究后建构物理概念。教师放手让学生具身参与,运用自己的身体和感官,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感悟,肯定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位学生获得终生发展所需素养。
实验1:在两辆小车上分别固定磁铁和铁块,相互靠近至一定距离后,先释放固定铁块的小车,观察现象。重复以上步骤,再释放固定磁体的小车,观察现象。
实验2:用干燥的纸巾在两根塑料吸管上摩擦后,观察吸管的运动。
实验3:请学生用摩擦双手,体验摩擦时阻碍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
学生观察、描述现象,阐述原因,交流讨论,形成经验,生成概念。
教师先列举了弹力的相互作用案例,再补充磁力、静电力、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表面上看,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完善了物理概念的普适性,实质上,这是一种在“具身体验”“具身参与”的基础上的“具身生成”,是学生通过具身体验总结归纳出来的。课堂教学除了使学生生成概念、学习科学方法,其实还渗透着情感教育,教师以任务驱动的模式,创设真实的物理情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与同伴互助,无形中缔结了同学情谊,升华了友情。在交流讨论中,共享经验,学生学会了聆听和尊重、鼓励他人。
实验1:观察玩具直升机的悬停,借助小风车放在飞机身下快速旋转、放在飞机上面小风车不转的情境,了解直升机升空的原理。
实验2:观察水动力小船的运动,瓶子向后喷水,小船前进。
实验3:观察空气动力车的运动,气球向后放气,小车向前运动。
教师展示了直升机、轮船、汽车,都应用了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学生在课堂上学以致用,了解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验知识学习的快乐,激发了认知欲望。瓦雷拉指出:“认知过程不是预先设计好的过程,而是不断内化的过程”。只有学生自己有强烈的认知欲望,课堂才会有良性的师生互动。教师不仅要关注显性知识的传递,同时也应关注缄默知识的教学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在素质的发展。
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主体的“具身体验”,让学生在“具身参与”的过程中动用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知觉等,发挥主体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其尽情地体验、经历、感悟、获得、提高。认知过程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实践,这种实践并非是简单的认知传递,动作传递,而是学生以其所有的智识、情感、意志、信念和心力投入的充满创造性的活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