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课程经纬 提升教学效益

2020-03-23 12:57韩巧玲
教育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育人学科

韩巧玲

背景与初衷

当今教育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学校功能、教师角色、育人模式将被重新定义。作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课程体系的现实性考量与前瞻性重构,已经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关切。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不能像工业时代那样批量化培养标准化的单一人才,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再是固化课程的被动接收者,而是有着独立思维和整合批判意识的知识建构者,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对国家课程进行个性化的再加工。

学生的需求决定了课程的根本价值。对史家教育集团来说,学生的实际学科素养和能力特点,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走向。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史家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较高,对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扎实,且积累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和方法;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不断打破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发生同化或顺应组建新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新平衡的过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构建一套真正从史家教育集团学生能力现状出发,又能进一步再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教学体系,是当前阶段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数学知识是一个系统整体。整体的知识一定是结构的,互相联系的,只有系统整体的掌握,才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能。同时,数学学习是整体的认知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是联系的、连续的,知识有着内在的逻辑主线,把握好知识内在的逻辑线条,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学生的能力和认知就有了抓手,也就能够沿着知识的脉络绵延生长。

基于办学价值的内在生发,为积极应对集团化带来的课程总量、取向和形态的扩容、扩展和扩充,我们依托“种子计划”和“以家国情怀为底蕴的系统化育人模式”构建了两级三层“无边界”课程框架。“两级”是指课程整体分为基础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其中基础性课程对应核心课程和综合课程两层,选择性课程对应拓展课程。致力于课程体系的清晰化和概括性,打通知识内在联系。数学学科则以“思维无边界”为导向,通过对国家课程进行整合,通过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利用80%的课时,深挖数学学科的内涵,整合课程资源完成100%的国家课程内容的学习。

期待与目标

依据我校“种子计划”与和谐育人、全面育人的整体目标,通过对小学数学国家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多阶、多维的整合,深挖知识的本质,构建方便学生走进数学、亲近数学,学“有生命力的数学”的校本课程,从而更好地涵养数学学科素养。立足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借助有效课程与教学策略的实施,在探索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征途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课程方面,基于知识本身,基于数学思想方法,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对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现用80%的课时完成100%的课程内容,切实減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综合育人目标。

在教师方面,通过对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学习方法、兴趣爱好了解的基础上,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对12册教材进行整体把握,依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课程内容的整合,使教师认识到自身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设计者、建设者,在课程观上有更多的转变,在育人观上有更新的认识,在教学观上有更大的突破。同时,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学生方面,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学生求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自主建构个体独特的知识网络,使学生走进教材,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内涵,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构想与实施

我们将国家教材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梳理。纵向更多地着眼于知识间甚至是跨年级的渗透与勾连(一、二年级可以适当打破年级的界限进行知识的整合);横向更多地着眼于思考单元知识之间的重构与整合,打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教材。具体而言,我们整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对涉及前后衔接的教学内容的整合;二是对运用相同数学思想方法、前后相关联的课时进行整合;三是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以及知识间的联系与复习进行整合。

从2016年至今,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核心小组达成共识,制定集团内部所有数学教师的共同目标。第二阶段:举全集团数学教师的集体智慧之力,共同研讨的教学设计模板,撰写教材整合后的教学设计,根据整合后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实践研究。第三阶段:达成共识,共享整合成果,不断实践、论证、反思,使之扎根在日常的课堂。

成效与收获

自2016年起,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史家教育集团将课程整合的理念践行于日常教研与教学活动中,受到了校内外的一致认可。 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在全区初一新生本底测试中,史家胡同小学学生的平均分高于全区的平均分,标准及格率和优秀率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除了过程中学生能力和生长点得到全面关注外,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知识的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课程内容不断梳理充实形成系列课程资源。课程在理论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由一开始几节经典整合案例,逐步推广、研磨、规范并提炼,形成了学科系列课程。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形成了史家教育集团数学学科课程资源成果。《数理群思 融智探新》一书于2018年8月正式出版发行。

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在研讨交流的过程中,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得到提高。在不同板块的系列研讨活动中,有教学现场课的展示,有教材整合的案例解读,有观摩课后的教师互动,有课后对研讨问题的问卷调查,有老师们对整体把握教学的思考与困惑。老师们在一次次研讨活动中,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整合后的教学实施,不但在授课时间上更符合学校课程改革的课时比例分配,而且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构建。老师们不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而是逐渐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构建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学生的学习增效减负。国家教材100%的内容通过课程整合在80%的课时内高效完成,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教学任务,提高了课堂效率、真正为学生减轻了学习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发挥积极的社会辐射作用。史家教育集团数学课程整合实验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在全国、北京市和东城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很多听课专家与老师们认为,史家教育集团数学课程整合实验可借鉴、可模仿、可复制,有思考、有设计、有创新。

特色与思考

从课程角度来讲,本课程重构课堂经纬,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思想为线索,对国家课程的目标、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并同数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品源至慧”互相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释放学生的禀赋,绽放学生的精彩的课程体系。

从教师教学角度来讲,整合课程的开发为教师创造了一个多维立体研修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整合课程的过程提升了教师研究、解读课标,研读教材、开发教材、用活教材的能力。整合后的课程实现了用80%的课时优质高效地完成100%的国家课程的目标。

从学生的角度讲,课程整合真正搭建起课程体系与学生成长之间的桥梁,让课程体系真正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引领学生的生命成长。整合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得以从整体把握知识的本质,构建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知识网络,从而启发学生发现、生成问题,引领学生学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表达、学会反思,有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从成果固化的角度讲,构建了一套可复制的课程开发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整合体系。该体系分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纵向整合构建了从一节课到一个单元、一个学期到整个小学段的逻辑知识体系。横向整合在学科之间、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具体地说,一是依据学校办学特色、育人目标和学校课程体系,对学科课程进行整体梳理;二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需求,整体把握教材,重构课程经纬;三是从知识本身、数学思想方法、学生认知经验三个维度进行教材整合,展开课堂实践;四是依据育人目标和课程目标,制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测评。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育人学科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