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菲
一般认为,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目标是促进自适应学习环境的开发和人工智能工具在教育中高效灵活及个性化的使用。作为我国智能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教育的目标是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实现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然而,在考察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时,我们不能停留在手段和方法层面,而是要站在更加宏观的视角,思考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产生的深刻影响。
从“职业转型”的视角看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职业转型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个体,在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遇到瓶颈或对另一个职业产生兴趣时,重新选择一种新职业,并实现新的职业转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职业被自动化技术所替代,从而迫使从事这些职业的个体不得不重新选择新职业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职业转型通常不是源自个体自身的原因,而是源自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此是一种社会性的职业转型,具有时代必然性、外在强迫性、大规模发生等特点。当前,由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而导致的社会性职业转型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学者也为其可能对人類职业产生的影响提出不同的预测。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和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伦理学教授杰瑞·卡普兰观点相左,分歧点在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给人类留下工作机会。赫拉利认为日益强大的人工智能将“承包”所有工作,不会给人类留下工作或带来新的工作;而卡普兰则认为人工智能在取代一些人类工作的同时,也会创造出一些新的工作岗位。显然,更多的人会相信卡普兰的观点。事实上,一些因人工智能而产生的职业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2019年4月,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和统计局联合发布13种新职业,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职业。
在讨论中,有以下两个与教育有关的问题:一是有哪些职业是人工智能无法完成,必须依靠人的能力来完成的?二是人工智能所创造的新职业需要用到哪些新技能?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系统地了解各种职业需要哪些能力或技能,并明确地判断在这些能力或技能中,哪些是人工智能技术(或自动化技术)擅长而人不擅长的,哪些是人所擅长而人工智能技术(或自动化技术)不擅长的。
2015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如何用AI重新定义工作?》的报告。报告将职业能力分为社交、认知、身体三个方面共18种能力,并据此分析各种职业的工作活动被当前技术自动化的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只有不到5%的职业能够被当前的技术彻底自动化,60%的职业30%以上的活动能够被自动化。该报告的基本结论是:在短期或中期内,很少职业会因完全自动化而被消灭,但会因工作中某些活动的自动化改造而被重新定义。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发现:在2000种工作活动中,只有4%的活动需要创造力,只有29%的活动需要社交与情绪技能,而这两种能力恰恰是难以自动化的。这意味着,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转型的方向是:充分利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取代传统职业中的重复性工作,将人的工作重心转移到需要创造力、社交与情绪技能的职业技能的活动上,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地减少职业的机械性和枯燥感,提高职业的创造性和意义感。因此,如何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发展创造力、社交与情绪技能等人类擅长的技能,是当前各级各类教育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从“智能升级”的视角看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对当今社会的挑战不仅表现在“职业转型”方面,而且表现在“智能升级”方面。这里所说的智能升级,既不是指软件的智能升级,也不是指各种产业的智能升级,而是指人类自身的智能升级。作为人属下的唯一现存物种,人类也被称为“智人”,也就是“具有智能的人”。一直以来,思维活动被认为是专属于人的独特能力。然而,从电子计算机和有关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人的大部分逻辑思维功能逐步被计算机所取代,知识积累、记忆和反应速度等将不再是重要的思维品质,情感、意志、幻想等非理性因素将在思维活动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看待这些非理性因素在思维活动或智能活动中的价值,已经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将“意识”和“智能”分离出来,认为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在没有意识和情感的情况下发展出强大的智能。他进一步指出,从长远来看,未来会出现大量没有任何意识和情感的强大智能体,它们将统治整个世界甚至宇宙,而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险。当前,这一趋势已经显出端倪,大数据的流动量已经大到非人所能处理的程度,人类无法将数据转化为信息,更不用说转化为知识或智能,于是,处理数据的工作越来越多地交给能力远超人类大脑的人工智能算法。
与这一观点相反,美国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认为,理性决策并不仅仅是逻辑思维的产物,还需要情绪与感受的支持。从更广泛的意义看,心智不仅必须从非物质领域转移到生物组织的领域,而且还需要与一个完整的、整合了躯体和大脑的有机体相联系。此外,还必须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充分互动。我国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郝景芳也认为,人类心智的产生,是身体行动、个体思考、自我认知、社会互动、生存竞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因素是当前人工智能系统赖以“生存”的联网的大脑不可能具备的。
以上观点将人工智能和人的智能对立起来,并对两者进行优劣比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终身教授迈克斯·泰格马克在《生命3.0》一书打破了这一对立,他深入探索了“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发展到什么极限”这一问题,将生命定义为“一种自我复制的信息处理系统”,并根据复杂程度将生命形式分成三个层次——生命1.0、生命2.0和生命3.0。生命1.0指系统不能重新设计自己的软件和硬件,两者都是由DNA决定,只能靠缓慢进化带来改变;生命2.0指系统的硬件仍然由DNA决定,但能够通过学习不断升级自己的软件;生命3.0指系统不仅能升级自己的软件,而且能重新设计自己的硬件。显然,地球上人类以外的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命1.0,人类属于生命2.0,生命3.0还没有在地球上出现。泰格马克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导致生命3.0的出现,这就是被称为“超级人工智能”或“通用人工智能”的系统。至于生命3.0带给人类的结果是好还是坏,要取决于人类的自主选择。为此,泰格马克创立了未来生命研究所,呼吁人们主动对未来进行筹划和研究,保证科技能够带给生命积极的力量。
在泰格马克的视野中,智能也不再局限于人类的智能,而是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综合体,而“智能升级”则已经转换成“生命升级”。“智能升级”不仅涉及为人类个体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而且涉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人类智能的提升和发展。然而,当超级人工智能以生命3.0的形式出现时,如何保证“他”或“他们”按照人类的意愿行事呢?泰格马克提出的三个子问题分别是:让人工智能学习人类的目标;让人工智能接受人类的目标;让人工智能保持人类的目标。
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呢?显然,这个问题已经变成了价值观问题。人们对此争论不休,至今也没有达成共识。现在能做到的,只是把大多数人观点当中相同的特性总结出来。这主要包括:人类应该更多感受到幸福,要有更多的自主性,要把人类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等等。这些价值观恰恰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并且是当前教育的核心指導思想。
人工智能影响教育的三个层面
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影响的趋势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但这并不妨碍人工技能技术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进入生产、生活、娱乐和教育等各个领域,并对这些领域产生巨大的冲击。从教育领域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式三个层面。
一是在教育目标层面,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何克服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冲突,维护人文主义价值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宣言——解读〈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文,提出人工智能对人类教育的三大挑战:一是在人文主义价值观方面,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呵护、坚守人类的价值观,避免人工智能用“人工”的“智能”取代人类的“价值观”,戕害甚至取代人类特有的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等价值取向;二是在教育目标方面,需要在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的背景下重新定义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将教育的目标集中在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人类特有的本质属性上,如价值观、想象力、创新思维、情感等;三是在教师职业方面,随着教师的部分工作,特别是一些枯燥、重复性的教学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教师的角色、素养、能力及教学基本功都会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以上三个方面挑战的成功应对,将引向人工智能时代新教育体系的建立,而这正是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的终极挑战。
二是在教育内容层面,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挑战是如何向学生开展人工智能教育。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而2018年初公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则将“人工智能初步”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选择性必修模块之一,内容包括知识及其表达、推理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等。由此,人工智能课程进入高中成为一个热点,一些高中甚至开始筹划人工智能实验班或创新班,旨在培养对人工智能有兴趣的学生,向大学输送人工智能学科人才。然而,无论是开设人工智能课程,还是举办人工智能实验班,都缺乏教材、软硬件资源、教师等基本的教学条件。因此,有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多数学校迫切想做而缺乏条件具体实施的事情。
三是在教学方式层面,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挑战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即教育信息化领域所说的“智能教育”(intelligent education)或者“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智能教育系统的建设和开发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开展智能校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开发立体综合教学场、基于大数据智能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以上智能教育系统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硬件和软件等物质支持,而且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后勤服务人员乃至学生家长的积极参与。
在传统职业被取代或改造、新职业陆续涌现的职业格局下,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传统分科教育模式亟须调整。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获得甚至创造就业机会,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基础的人工智能知识与技能、广泛的通识知识与行业知识,以及灵活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强大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等等。因此,需要开展从幼儿园到成年的持续性生涯教育,使学生获得人工智能时代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并建立个人的生活风格。这种持续性的生涯教育目标,应该强调发现、保护、扶植和培养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引导他们由知识的“消费者”转变为知识的“创造者”,使他们成为有尊严、有能力、有爱心、有担当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