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晓婧
在留学低龄化的当下,许多家长和学生拿到目标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首先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监护者的选择。以美国为例,当地法律规定,未成年人若父母未随同,则需提前为孩子指定(临时)监护人。监护人的选择大致有三种:家里的朋友或亲戚、当地的寄宿家庭以及教育机构(例如寄宿制学校)。
在学习环境方面,美国寄宿制学校大多是私立学校,且较看重学生的主动性,会设立很多如划船、烹饪等有特色的选修课。不提供寄宿的学校教学体系则相对标准化,课程较为固定。
寄宿制学校虽然在学生校园生活管理上相对规范,但中国小留学生也需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例如认识到校园霸凌的存在与对策、学生之间的攀比和拉帮结派,以及可能遇到的种族歧视等。尽管部分寄宿制私立学校都设有国际学生服务中心,但还要取决于小留学生们能否主动表达出自己的问题。
相比寄宿学校,寄宿家庭有更加私人的环境,减少很多同龄人的不良影响,家庭举办的聚餐、周末逛超市等活动也更有助于孩子融入当地。美国法律规定,一旦国际学生的父母同意美国家庭成为临时监护人,留学生必须尊重该家庭的生活方式和规定。若与家庭发生激烈矛盾,则有可能被投诉更换学区,甚至被移民机构取消留學签证。
据美国圣迭戈的寄宿家庭管理员大卫·莱斯介绍,在当地,每年都会有超过10名中国留学生与寄宿家庭闹纠纷而放弃学业,这当中也有美国家庭粗暴对待孩子的案例。在他看来,尽管能接待国际学生的寄宿家庭都已通过美国政府的背景调查和认证,但中国家长在选择寄宿家庭时应尽可能多了解家庭成员信息,例如通过社交媒体简单看看他们的生活环境、日常爱好等。
(摘自《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