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健秋
摘 要: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奋斗了这么多年,经济、文化、政治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但要想在国际地位中成为大国和强国,教育建设是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大学生作为青年里的中坚力量,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处于稳固树立的十字路口,稍有不慎就容易误入歧途。然而如今的世界处于信息化时代,网络和大量的自媒体信息都轰炸般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利用创新的方式来加强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现状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根据新时代的独有特点,对教育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方式进行优化。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创新
1 研究背景
我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之后,教育体制一直在改革中不断发展,而意识形态教育便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目标。中华民族的惨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意识形态教育与中华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行之有效的意识形态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驱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国内的社会环境也在经历着重要的转型,社会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让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差异对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教育影响日益加重,大学生辨认正确的价值观念的能力有所削弱。在这种大环境下,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的作用和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必须要有所创新,才能实现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目标。
2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相关概念
2.1 意识形态的概念
“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一个名叫“特雷西”的法国人提出的,他主要是以哲学认识论为依据,从政治伦理实践的角度来对“意识形态”一词进行了论述,将意识形态定位为可以配合资产阶级制度存在的一种新的方法论,也是一种与现代所表达的意义截然不同的一种观念体系。
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新的阐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又将它看成是观念性意义上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观点是:“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体系,服务于资产阶级,他们把“意识形态”看作一个消极的概念。
“意识形态”反映某一个阶层的意识或者内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时期的差异都比较大,它具有阶级性、历史性和继承性三个鲜明的基本特征。
2.2 意识形态教育的概念
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新概念,由“意识形态”和“教育”两个词语组合构成。从广义范围上来讲,任何可能会影响人类活动的行为都可以称为教育。而当“意识形态”和“教育”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时,往往就具有政治性、阶级性、强制性和灌输性了,便会以狭义的教育概念即思想理论教育范围为出发点了。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意识形态教育就是将存在于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转变为思想理论,通过教育人们的方式来加强人民群众的团结意识,让社会人员学会并接受这种思想理论,将团结意识变成大家所共同遵循的信念和追求。这种意识形态主要扎根于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
2.3 新时代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的内涵,他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之所以说是“新时代”,是因为中国经济、民生、政治等方面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充满着巨大成就的时代,具有继承性、主题性、人民性、民族性、世界性等一系列特征,具有许多中国发展历史上所不具有的特征,也面临着历史上中国发展所没有面临过的困难和复杂的矛盾变化,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从“富起来”迈进了以“强起来”的新时期。
这样的新时代,不可避免地对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新的要求。
3 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现状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当前的新时代,我国所处在的大环境使得意识形态领域受到的渗透与侵蚀愈发严重,形势变得愈发捉摸不透。但大学生这样的年轻群体,大部分人的意识形态结构都还没有稳定,且身处高校尚未摸清社会现实,他们的思想意识极其容易受到非马克思主义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腐蚀和影响,产生偏差和发生错误。新时代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的认识不够,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教育能产生指导意义认识不足,使假大空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冲淡了马克思主义这类“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3.2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发生重大改变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產生的影响具有双面性。从积极角度来讲,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可以为新时期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和更多教育良机;从消极角度来讲,太多没有价值的虚假信息或者价值观扭曲的信息会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干扰。
在网络社会,人们可以利用虚拟身份进行交流沟通甚至进行交易和生产信息等活动。网络社会里,人们获取的自由度更高,不用受到现实社会中所逃避不开的限制和束缚,而当这些虚拟身份所进行的活动一件件取得成功,甚至对现实社会里的活动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时,大学生们就容易产生“空想”和“假设”,甚至对现实社会里的“政治”“政府机构”“人民的共同理想”等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网络社会使大学生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旦他们认为他们的人生目标能在网络社会的帮助下得以实现,一旦他们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或者盲目存在,他们就会怀疑学习主流意识形态的必要性,从而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排斥,这个时候,再照本宣科地使用传统方法来教育大学生们学习主流意识形态就不再具有作用和意义。
3.3 新时代大学生接触到的外国文化更加丰富,面对的政治局势更加复杂
当前的中国的民主法治、均衡的社会文明程度和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以那些涉世还不深的大学生们虽然已经接受过中国用心良苦开展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相关教育,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影响,无法理性地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局面,也无法对多元的社会思想文化进行合理的判断。面对丰富的外国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比,总是不可避免地产生新鲜感,不可避免地认为外国文化更新颖,外国技术更先进,产生一系列“外国什么都比中国好”等一系列崇洋媚外的想法。而在大学生群体之中,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总是不可避免地一定程度上被外国一些新的非主流思潮所影响,并且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实效也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
4 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够
一是当前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太过普遍化。当代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我们都在强制性地向他们灌输马克思主义,向他们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没有顾及过他们的思想和想法,甚至有时候把不属于二者范畴的概念也归到这一大范畴里灌输给他们,无形之中就神圣化了由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将其变为了普遍适用的绝对真理。而真理是具有相对性的,在進行绝对神化之后,一旦大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之中发现不适用的有差距的地方,就会对这种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怀疑,甚至整体推翻其正确性和合理性。
二是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和社会现实并不是完全同步和匹配的。意识形态一旦形成,用于表达这种意识形态的术语和基本框架就会被确定下来,很难跟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脚步而进行变化,所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也就导致了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现实比较起来,停步在了理论层面上,显得比较陈旧,无法有效地解释或解决大学生在现实生活里遭遇的具体问题和疑惑。
三是需要做到的是将大学生正处在的境地与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分离开来。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大学生觉得意识形态是他们能够接受的,并且会重视意识形态的教育。但是还有小部分的大学生从行动或者从心里并没有那么重视意识形态,他们认为这只是做无用之功而已。从这件例子中可以得出结论,目前需要做的当务之急是,让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意识形态的重要性,要与平时的所受教育结合在一起,来对大学生们培养起这样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解决意识形态教育大学生们现实带来的困扰。
4.2 教育的方式太过单一
在目前这个社会上,有些老师的上课方式实在是特别单一。部分的高校老师完全是在照本宣科的教书本上的知识,似乎像一个播放器,众所周知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学科就是思想政治,相信这一科对每个大学生都不会陌生又会感到陌生,因为很多老师是在用压缩机一样的方法将这些知识强行的灌输在每个人的脑子里,所以并没有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影响,更别说得到丰富的知识了。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课堂上教育方式也该变得多种多样,我们应该对症下药,什么样的学科适合什么样的方式教学,例如大部分学生喜欢老师有着风趣且幽默的教学风格,而在历史等学科上有的学生却又崇拜学识渊博,熟读百家的老师。所以建立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是不能一味地按照课本的知识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方法是具有极大的可能让大学生们对在授课程以及教师产生极大的厌恶情绪,从而导致对意识形态教育的认识变得扭曲。有的教师会迫切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加快自己的教学计划而将书本上的知识生搬硬套地传给学生,这样将会导致学生的基础打得不够结实,对接受的知识理解不透彻,无法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些都想会负面地影响到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
4.3 教育的实践性不够
一直以来,在学生们的心中上课那就是固定在教室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小到大我们所接受的知识都是来自书本,从而忽略到了我们可以从实践中学到等多的知识,如果说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真理,那么实践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或者反过来说亦是成立的,真理就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得来的。首先我们不能只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我们在课堂以外的时间是远远超出了课堂内的时间,所以在课堂外我们能学习到的东西是更多的,实践才是我们最大的老师。如果将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加上课堂外实践所得到的心得体会,使之合为一体,那么一定会让自己的意识形态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能够经常检查到自身的缺点,从而在课堂上或者实践中得到改善。这样可以说是直接的看到意识形态教育给大学生带来的改观。
发现问题就要去改正问题,所以现在各个高校也在努力地提高大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基本上在寒暑假都会布置或多或少的实践任务,并且收假后还必须要向学校提供相关的资料,证明以及从实践中得到的体会。但是在部分大学生中都把这当作是一项不是作业的作业,从来没有对此重视,每次都是草草了事,甚至弄虚作假。以此看来,假期社会实践不过只是一个形式主义罢了,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应付了事,试问让学生们在假期卖卖报纸,打打杂就能算是实践了吗?做一些跑腿打杂的工作学生能将这样的实践和书本中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吗?而对于学校来说也不过是将实践证明报告统一收上来,盖章存档而已,难道还会一个一个查是否属实吗?
以上来看,在提高教育的实践性上来说,还有很长的过程需要去走,不能让教育上的实践性成为意识形态教育的缺口,也不能让教育上的实践性成为一个所不能触及的盲区。
5 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
5.1 建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系统
在新时代的进步下当代大学生需要建立良好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系统。从教育部门出发,要制定好让大学生坚持学习意识形态教育系统的目标,并向着目标出发,在此之间需要做到关键点,整理好教学资源,设身处地站在大学生的立场思考大学生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有效且高效的提高大学生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只有每个关键点能够进行有效的改善以及完好的把控,才能使大学生的在这些关键点中循序渐进的融入到意识形态教育系统中来。为了使大学生建立更加完善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系统,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在对大学生建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系统的过程中展现出各自的作用,一起齐心协力,相互促进。
5.2 改善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那什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是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各个要点组成而来的,而这些要点就包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五位一体”,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站在全局的战略部署上,对推进新时代的“五位一体”总体的布局做出了全方位的部署。因此各大高校要扛住压力,要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一定要得到良好的效果。那么说到这里,通常都说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家庭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的家庭成员还必须要对大学生的教育和成长付出极大的心血和汗水,至少作为大学生的亲人和长辈,我们应该支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除了学校和家长外,所有的社区居委会,社会上的教育机构,家长的工作单位应该将所有有关联的人紧密地联系起来,一起作出对改善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积极的影响。
5.3 健全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教育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网络对我们的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了。网络购物、物联网、网络游戏等已然变成了当代大学生们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但是现在网络暴力、色情不断的进入大学生们的生活,有的大学生甚至花费在互联网的时间超越了他们在现实中的时间,就这样在虚拟的世界渐渐迷失了自我。不错,网络正在改变这个世界,可是我们要知道的是我们要从网络中的得到地是积极的方面。大学生们应该自主积极的形成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教育机制,从互联网中得到更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而不是让互联网来消遣大学生自己的时间,稀释自己的生活。首先,对大学生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教育机制,必须要从监管部门开始,通过网络的监管部门介入整改和肃清整个网络世界的风气,来使大学生得以面对一个纯净的网络界面,从而建设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教育机制。其次,对大学生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教育机制,在网络的监管部门介入整改和肃清整个网络之后,希望能得到各个媒体平台的支持,积极的去维护网络环境,将大学生对待网络的态度带上积极的道路,从而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教育机制。最后就是健全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教育机制,现在网络的犯罪已经和现实中的犯罪没有区别,应该坚决打击,鼓励大学生对任何犯罪行为“零容忍”。能够使大学生达到辨别是非的能力,最终健全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韩继伟;李治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
[2]王东霞;史振.新媒体情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路径探析[J].法治与社会,2018(04).
[3]孙来斌.守牢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N].光明日报,2015-09-16(013).
[4]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R].人民日报,2013-08-20.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