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大环境下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020-03-23 06:11吴晓丽
卷宗 2020年1期
关键词:会计教育高校问题

摘 要:高校教育推陈出新,会计改革加紧步伐,高校会计教育在理念、目标、教学模式及方法和内容、评价制度以及诚信教育等方面,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为了适应新时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会计教育必须推陈出新,重新定位培训目标、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优化教育环境、加强职业诚信教育。通过分析国内外环境会计教育环境,寻找高校会计教育的问题根本,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会计教育;问题;对策

新世纪随着教育业蓬勃发展,会计教育作为教育行业的一个分支已成为财经类高校不可或缺的重点专业,它的重要性也被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我国会计教育在过去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聚了大量的问题,如今国内外环境日新月异,我国会计教育要想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接轨国际,更新知识,改变会计教育的“强迫化、盲目化、高姿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创新教育理念合理设置高校会计教育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机会,系统的解决会计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1 当代会计教育的国内外环境

1)会计教育的国际环境。中国加入WTO以后,会计教育面临的最主要的国际经济环境就是“经济全球化”,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生产资本的全球化,“生产条件最有利,销售市场最有利”为新理念的跨国公司成为核心和载体。第二,是全球化的货币资本,特点是快速流动的资金和证券化的资金。第三,科技助推生产加速、产业升级,流通加速。

经济全球一体化,使得会计信息依存度的地位不断提高,要求全球会计协调性加大,在全球范围提出更新的教育、培训要求、实习准则等,使得会计教育不断改革。需要主动适应WTO 全球贸易规则的约定[1]。

2000年初WTO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国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要内容包括的六个方面离不开企业会计部门所提供的相关信息,间接要求会计教育内容紧跟其后。《服务贸易总协定》协议中两个会计文件提出了评价会计职业资格的三因素:其一是会计教育,包含知识结构与准入标准;其二是能力测试,包含胜任能力的评测;其三是执业经验要求。从会计教育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是动手能力的训练标准,要求国内学生在动手能力训练的层次与方式上加以改革。入会后,所有贸易中知识产权问题会有所增长。我们将面临诸多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与报告问题,会计规范体系需要调整与完善外,会计教育需要更新[2]。

2)会计教育的国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会计教育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包含了从低到高的四个层次;从教育规模来看,人数增长上百倍;从专业方向来看,已由与当时的行业会计专业向通用会计专业转化;从教育理念来看,素质教育逐渐占据了主动地位。

从新中国成立初的首批会计专业到80年代的会计硕士招生,再到21世纪硕士资格大幅增加,随后又出现了名校会计博士学位,今天我国会计层次基本完整。

会计专业设置也趋于细化,20世纪80年只有财会专业,到20世纪末,细分出来审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注册会计师专业。

新中国成立初只翻译了苏联四门会计学教材,随后我国学者编写了部分会计学专业教材,为会计人才培养做出贡献。80年代后引进专业教材,扩大会计人才队伍的培养。现阶段我国形成了由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高级财务会计等为主干的多种课程体系。

通过不断努力和发展,21世纪全国有300多所院校招收会计本科,其中也包括注册会计师,无论规模还是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越[3]。

2 会计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根本问题

1)教育理念滞后。学历高,能力高是高校师生的普遍认识,忽视实际应用,缺乏综合素质、道德水平、积极主动性、创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的重点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就业能力堪忧。

2)教育目标不明确。我国高校对是培养“应用型,还是研究型;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是素质教育,还是技能教育;是高级人才,还是普通人才”的问题上从未形成一致的意见,针对不同学历提出的培养目标阶段不明,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层次要求也模糊不清或有大众化统一标准的现象[4]。

3)教学模式落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失去了对会计的追求和兴趣。这种模式将使学生失去判断力和决策力,这种方式重传授,轻应用,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

4)课程设置滞后。教学内容滞后,课程之间重复,课程过多导致学生学习不深不透。课本陈旧,学时严重缺乏,小范围重复,系统的知识体系难以建立。问题所在,无非是课程设置的问题。

5)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过分强调全面性的问题,缺乏会计专业考核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最终导致评测结果不科学,不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重卷面,轻能力,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考试成绩定夺一切,临时抱佛脚成为常态。

6)会计诚信教育严重缺乏。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会计教育的普遍现象。会计信息的质量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诚信,对最终判断与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重中之重。

3 加强高校会计教育的对策

要想彻底改进会计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从根源改革,做到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受教者三位一体的上下统一,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引进优秀教材、吸收优秀教育者、提升教育理念、重树教育目标、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健全评价制度、加强诚信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

1)提升教育理念。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让教与学拥有平等地位,减少天然地位落差造成的影响。应该注重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将“如何学习”放到第一位上。学生自学,老师重点讲解,重习惯、重方法。终生教育的观念使我们从学校中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識之一。

2)重树教育目标。目标要紧跟经济的步伐,教育目标的落后,将导致教育质量的落后。在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不同学历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要求,不能一刀切,要区分高职、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生不同阶段教育目标的设定,从低到高依次为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要有所轻,有所重。

3)创新教学模式。不同的教育目标,配备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师资队伍:注重课堂讨论、模拟实践等活动最学生主动性的调动和想象力的开发作用。并要求模拟实习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成为其终生职业教育的基础。师资要求储备丰富的知识,专业学科扎实、多学科互通,综合应用能力强。从而使学生适应有高度综合性的工作的需要。

4)优化课程内容。加大基础课占比,配合设置管理课程,丰富受教者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传递能力和接受能力需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可或缺。合并不规范专业课程,让学生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是要授课材料与全球化逐步接轨;二是薄弱课程,尽可能使用原版材料。三是及时更新教材,注重理论分析。

5)健全评价制度。改变评价考核方法,变学校主导型为市场需求型。深入研究市场和就业单位的需求,要与时俱进。目前,考试评价上,可以将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注重测试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平时与期末相结合。改变期末“一锤定音”的方式,要多种形式,多个阶段并举。考试题型与题目突破传统。

参考文献

[1]于增彪,赵晓东.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2004.

[2]徐家林.中国会计教育的现实环境与未来走向[J].理工高教研究.2002.

[3]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

[4]李贞.高校会计教育浅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

作者简介

吴晓丽(1982-),女,汉族,甘肃庆阳,本科,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会计方向。

猜你喜欢
会计教育高校问题
会计智商及其提升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