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枝
殷强是北京部队大院长大的,祖父、父亲都是军医,母亲也是医生。最初他也是学医的,虽然有三年的临床实践,现在依然为医学的传播义务做着工作,但最终,他没有子承父业,而是弃医从文,承担起教育和宣传的重任。
身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侨联主席、归联理事长、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他深入研究了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中华人华侨的状况,并将研究成果写成提案。他将国际友人林迈可、白求恩、贝熙业作为研究课题,亲自沿着他们同船来华走过的路线走了一遍,体验和考察了抗战时期他们所做出的艰苦贡献,特别是他们在海淀山后地区活动的情况。不辞辛苦地多方走访,找到了这些前輩的后人,为他们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令他们非常感动。如今贝家花园已成为教育基地旅游景点,当初的修复,就是在提议下得以实现的。林迈可小路,还是他给命名的。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华侨归国潮,都是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批改革开放后的归侨学者,他们背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他们既要扛起老一辈华侨未竟的事业和奋斗目标,又要为新侨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做好培训和引领工作,推动新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他们要把国外先进的东西引进国内,把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不断传播给海外华侨,尤其是华侨的二三四代。他们要将国际国内敏感问题,涉侨问题,写成提案上报。
在追访林迈可他们足迹的过程中,他发现海淀山后地区发展的缓慢和落后。因此,他不下千次地深入调研走访,写下了建立山后地区体育馆和文化中心的提案,并参与了场地考察和建设规划,为提升山后地区人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尽了力。
为进一步提高山后地区的发展速度,他提议将地铁修到凤凰岭公园,现在的16号地铁线就是在他的提议下修建的。
作为政协委员,他一直关注着民生,关注着社会。
他提交的提案、信息,涵盖面十分广泛。持续关注首都交通问题,围绕交通改善开展了不同的自主调研、访谈、抽样分析等研究,还翻译整理国外资料以及自己在国外采访摄制的交通影像,提供给地铁、道路交通管理部门,为交通改善提交了多项提案,得到了实施和改善。
多次参与有关文化方面的调研,他从海淀区文化大发展的角度,根据各阶层不同文化需求,提出文化服务方面的提案,推动了海淀区的文化发展,特别是山后地区。他对政协委员提案落实情况的跟踪研究,以及对提高落实质量和解决制约瓶颈的提案,得到委员们的一致拥护。
对于当前的老龄化问题,殷强进行了深入调研。面对养老问题和当下急需养老护理员的大量缺口(调研北京市缺口78万人),为了老有所养,也为了年轻有为,写了建立护理员节的提案,并向教育部提案,调整大学专业,加大老年护理员专业和婴幼儿护理员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和收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对护理员的需求。提高护理员的社会地位,建议中国举办中国护理员节,要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引到这个行业来,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殷强说,“这些护理员替我们尽了孝,为什么不能设一个节日为他们庆祝,感谢他们呢?”
他一直关注着养老院的建设问题,并多方走访调研。目前海淀区最好的敬老院就是北京四季青敬老院,也只有不到800个床位,远远达不到北京目前七十八万的需求量。因此,他给蔡奇书记写了一份关于建北京市高质量、人性化、让老年人放心、让子女放心、让社会放心的养老院的报告。蔡奇书记批复,北京市正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实施。
伴随着老龄化到来的是出生人口的下降。中国人口学家邬沧萍教授说人口红利已经没有了,并预计到2030年中国会出现人口出生率的倒挂现象,提出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二胎。
有着同样深层考虑和忧虑的殷强,多次和邬教授探讨这个问题。他后来向中央提案,先从军队开始,全军45岁以下的男性军官,在服役的十年中,要保证生育不少于两个孩子,国家要保证他们的孩子入托入学。生育期妇女,带薪产假不能少于一年半。然后全国中青年科技干部,也要实行不少于两个孩子的政策。再之后是全国的老百姓,只要生孩子的女性,以保险形式保证其带薪休假。与之配套的提案,是抢建幼儿园,现在国家成立的幼儿园工程办公室,就是为之准备的。
现在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海淀区的科学城建设、为北京市的四个中心建设,建言献策。在2019年两会上他的就香山红色遗产保护的提案,得到广泛重视。
殷强认为一个人,不管有怎样的职位,首先要把自己摆在一个公民的位置上,应该先做一个基本合格的、对民族对国家尽职尽心尽责的人,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虽然担任着这么多的社会职务,做了这么多的社会工作,但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他仍然以教学为己任。
回想起当年从国外回到母校任教的情景,记忆犹新。2000年,世纪交替之际,中国驻日大使馆找到暑期刚从青海调研回日的殷强,邀请他制作了一部《中国山河》的大型展览,在日本展出后,反响很大。之后,回到北京继续展览。这期间人大校长找到他,请他回来接替已经退休的新闻系主任肖老师。之前暑期时,肖老师就和他说过,请他回来接替自己。认真思考了一番,殷强觉得该回去,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下一代,尽一份力量,义不容辞。尤其是在青海调研的震撼场景,深深地触动了他。因此,他放下国外的优厚待遇及挽留,毅然回到祖国,回到母校,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他是人大新闻学院六十多年以来,引进回国的第一位获得国外博士学位的归侨学者。二十年来,他爱岗敬业,崇尚师德,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积极奉献,取得优异成果。他主编的《世界摄影史》《摄影透视与拍摄》《摄影美学》等9部系列教材连续获得“十二五”、“十三五”精品教材规划出版。他还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中国摄影教育最高终身成就奖——“红烛奖”等荣誉称号。
他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每年均远超本科教学和硕、博研究生的课时工作量,课堂评价连续二十年保持在95分以上。他的课程每堂都爆满,被学生评为精品课程,尤其是《摄影概论》、《新闻摄影》等课程。
他带的专业硕士班,六名学生考上博士,是当年全校考取最多的班级,并获得先进班集体称号,让全校震惊,这是学校从来没有过的。他为了带好学生,真的是尽心尽力,想尽一切办法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爱自己的专业,培养他们的自豪感。他带的班,两个月开一次班会,毕业前几乎天天开班会。刚开始许多学生不理解,甚至抱怨,说别的班一年都不开一次班会。但当他们考取了博士,找到好工作后,他们非常感激。殷强记得学生毕业那天,因为他一早去医院看父亲,没赶上为他们送行,但他回来后,看到办公室门前放了那么一大束鲜花,上面写着:老师,我们永远爱您!让他非常感动。他不仅开班会,还开家长会,这是在大学里没有的。他请学生的家长来,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把脉。后来他与一届届学生的家长都成了朋友,有时他们来北京看望他,感激他对学生的严厉管教和辛苦付出。
为了引导学生在真实社会新闻中训练新闻敏感性、职业意识和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精神,带领他的学生进行实地采访,比如“一带一路”专题和英雄人物的采访,每一次对学生的触动都很大,都会激励他们学好自己的专业。他还先后与北斗卫星集团、新华社手机电视台、中国皮影博物馆,周口店猿人遗址博物馆,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社、国家外文局等单位联系,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尤其是在北斗集团和人教出版社,当学生看到殷强工作的辛苦和创造的神奇时,对他们的触动非常大。他及时教育他们,要想人前显贵,就要背后受罪,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有明天的美好。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没有经历过苦难,促进他们上进的激励点要改变。
2002年殷强担任人民大学新闻传播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后,连续五个年头放弃寒暑假,把学校的普通实验室,变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了让学生们二十四小时都能到实验室学习使用,他专门给他们配了钥匙,还给他们买了饼干水果等食物,以备不时之需。当然这里也包含着他大学时曾经发下的誓言:将来他当老师的时候,一定让实验室二十四小时都开着,不再爬窗户和偷配钥匙。
他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和多媒体手段,依据培养新闻摄影人才专业领域的优势,进行案例库设计,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他积极参与援疆援藏及西部学校工作,受到当地学校师生的高度赞扬。
2016年10月,殷强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在法国巴黎发表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媒介融合期的影像化国际传播”的专题演讲,旨在让世界知道中国,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媒委员会的重视与好评。
面对所有成就和努力,殷强谦虚低调地说,是他幸运,遇到的领导、同事、指导他的人好。受父母的激励和影响,使他认认真真地当老师。他说只要把这些学生真当成自己的孩子,当成国家的栋梁来教育和培养,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其实,他非常勤奋努力,干什么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他是这个学科的全国学科带头人,并获得这个学科的终生成就奖“红烛奖”。
殷强作为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始终坚持第一时间在第一现场的新闻人的理念和初心,他也是这样做的。
殷强曾一个人驾车七十万公里,了解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生存状态,考察世界各地的文化,报道世界各地的事件。他关注着世界各国的战乱、政变和自然灾害,以及这些地区的华人华侨状况,进行热点报道。当时他的母亲每天为他提心吊胆,总打电话叮嘱他不要去危险的现场。可是每次他都是在去现场的路上,答应着母亲。
他记得1995年1月,日本神户大地震,大批华侨受灾严重。当时还是留日研究生,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救援和报道。第二天,母亲从晚报上,看到他发自地震灾区的报道,紧张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当时外交部副部长、驻日大使徐敦信,在他回来的路上和他说,就是看到他的地震报道,赶到现场来的。他说记者的使命就是第一时间和世界在一起。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第三天,他和政协委员飞到灾区调研,怎样避免灾害和悲剧的再次发生。可是到了災区,他每走过一个坍塌的房屋,里面就发出求救的声音。当走到一所倒塌的学校时,殷强看到一块楼板底下,压着一个穿着粉红小鞋的两个小脚和一只小手露都在外面的小女孩。他放下包,就跟一个穿军装的小伙子,一起抬这块水泥板。抬了一天一夜的小伙子已经抬不动了,这样几乎所有的力量都压在了他这边。突然,一根钢筋直接从他的手掌穿了出来,疼得他抖了一下,但是不能松手,怕底下的孩子还活着。直到救援人用木桩支撑起水泥板,才把手从钢筋上拔下来,顿时一股鲜血喷了出来。到现在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手掌的疤痕。说救人是当时大家唯一的念头,能多刨出一个人来,就多留住一个幼小的生命,其他根本无暇顾及。
地震结束后开学,师生资源不够,殷强在灾区就开始给中央写建议,动员内地老师,特别是身体好的退休老师来代课。后来,教育部动员退休教师时,特意强调,这是发自地震灾区一个政协委员的建议。
还有震后卫生防疫问题,为预防爆发大规模的肠道传染病,殷强当时就给卫生部长陈竺写信,很快得到了批复。温家宝总理当场对他说,“你到灾区来,真是来做事儿的”。
2010年,海地发生大地震,造成中国侨民重大伤亡。殷强当时就上书高层领导,建议撤侨。他的提案很快得到中央的批复并实施,大量侨民及时回到祖国的怀抱。
他是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的现场报道记者。“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马航 370的搜索等事件,他都亲自参与报道并写了提案。
令他非常自豪的是,殷强曾是六十年国庆大阅兵海归人员方队领队。2019年七十年国庆大阅兵,由于父亲重病未能参加方队领队,他感到遗憾,但后来作为天安门观礼台嘉宾,他又非常激动于再次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殷强不仅在教学中身体力行地影响和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也是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
自从父亲生病住院到去世,殷强床前尽孝。父亲住院时,周六周日他一定都在医院,平时下了班往医院跑,路上堵车,为父亲送饭,很累,但他觉得挺充实。他还被父亲所在病房的护士、患者、家属评了一个最孝顺的儿子,他们在门上挂了一个大苹果和他的画像。因为他来的次数最多,干活最多,而且帮助别的老人。
旁边病床上的老人想吃什么了,他就下去给他买回来,并告诉老人是他儿子买的。之后,老人的儿子打电话给他,要还给他钱。殷强说不用,老人到这个岁数了,张口想吃个什么东西,不是高兴的事儿嘛,让他吃了就行了,别的都不重要,只要让老人高兴就行了。一番话让老人的儿子和周围的人,感动不已。
殷强就是这样在细小当中影响着别人,更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爱之心,置于言行之中。
计划生育放开之后,最关键的还是如何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的问题。他非常担心现在这些九零后、零零后的孩子,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是从蜜罐中长大的,没有经历过挫折和苦难,很多人形成了自私自我以及随性散漫的性格。他认为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幼儿园开始,从传统文化教育传播开始,从家长的自身改变开始。
为了这一改变,殷强很多社会调研都带着他的学生,带他们走访了晋察冀的所有八路军将领的后代,讲他们的父辈,这些人中很多人的学历很高,有的是留学回来,放弃海外生活,甚至连命都牺牲了,像左权将军等,为了理想和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殷强让学生们听听老一辈怎么说,再对照现在的自己,让他们知道做人还是要先人后己,先社会后自己,否则社会秩序就会被打乱,社会前行的列车就会裹足不前。这些对学生们的触动非常大。
重阳节,殷强带这些学生到四季青敬老院,做了999个蛋糕,给每个老人一人发一个。他还亲手教老人们转着圈撕开蛋糕的包装纸,跟转笔刀一样,然后再吃蛋糕,老人们开心得像个孩子。最后给每个老人拍一张特别灿烂的照片留念,他们特别高兴。几年以后,很多老人去世没有遗像,就是用他们拍的照片,灿烂地告别这个世界。他的这番苦心,就是要让孩子们明白,社会发展需要无私的一颗心。
关注着国内发展,无论大事还是小事,他都尽心尽力而为。他的许多提案都是在父亲的病房写成的,每次都是深夜等父亲睡着了,他打开电脑常常一干就是一夜,虽然很累,但当那些提案得到回复并实施了,他觉得一切都很值。殷强认为要做的事太多了,他说要在还走得动、还能说得出话的时候,要把這些事儿做完了,因此他很着急。
暮色中别过,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殷强的声声叹息,那些发自内心的担忧、焦虑和急迫,那些奔波,一直在耳畔回旋,敲打着作者的心。我们现实生活中,太需要这样的仁人志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