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扛”起希望

2020-03-23 06:08鄂记文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0年2期
关键词:张定宇病区医疗队

鄂记文

张定宇真的是在“硬扛”——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渐冻症。张定宇心里清楚,虽然现在只是肌肉无力,但总有一天,自己会全身肌肉萎缩乃至呼吸衰竭……即便如此,他仍以日渐僵硬的身躯顽强地“扛”着。

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作为全市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院长,他带领全院医务人员战斗在抗“疫”第一线,从疫魔手中夺回一个个宝贵生命。

波澜起时“敢为先”

2019年12月29日,正当人们欢天喜地准备迎接新年到来的时候,一场危机正向武汉袭来。

当天,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7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而当时市内不少医疗机构也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刚刚应对完12月初暴发的冬季甲流的张定宇,出于职业的敏感,凭借多年的专业经验,在第一时间就认定“这个病不简单,决不能掉以轻心”。

关键时刻,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具有高度警惕性、强烈责任心的张定宇果断做出决定:将这些病人迅速集中到隔离病房,医务人员全部穿上防护服,进隔离区查看患者症状。他们发现,虽然一些病人的咽拭子检测结果呈阴性,肺部CT结果显示异常,但病情仍在持续加重。他们判断,病毒已通过下呼吸道进入肺泡,于是采集了7名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进行检测。

面對罕见的病症,张定宇宁愿“小题大做”,也希望是“虚惊一场”。但随着诊治的不断深入,张定宇越发意识到,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

12月30日一早,张定宇再度果断决策:紧急布置腾退病房,抽调更多医疗力量,新开两个病区,调配设备物资,对转入的80多名患者进行清洁消毒……

7名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检结果出来了,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初步检测: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2020年1月8日,国家卫健委公布,初步确认“新型冠状病毒”为此次疫情的病原。

对于张定宇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领跑”角色,有人说得益于他的职业敏感,有人说得益于他的临床经验,其实,最根本的还是他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医者仁心,才让张定宇在局势尚未明朗之际“敢为人先”。

抗击疫魔“连轴转”

平时鲜为人知的金银潭医院,如今却是万众瞩目的特殊战场,空气中不但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更呈现出一种战时的紧张气氛。

此时的张定宇,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不仅自己拼命转,还带着全院上下转个不停。

早上7点半,换班的医护人员还没到,张定宇就已经到了。进了医生值班室,就连珠炮似的发问:“又收了多少病人?”“病人情况怎么样?”“到底有多少人可以出院?”……每个问题,他都要精准的答案,而且回答必须“脱口而出”,稍有差错或者犹豫,他的脸马上冷若冰霜,有时甚至张口就骂。

对张定宇的“骂人功力”,南三病区主任张丽深有了解:“脾气‘粗糙,你和他说话时都不许插嘴。”

不过,院里的人现在都很理解张定宇的“粗糙”。大家知道,因为疫情十万火急,院长心里是真急。“多亏了他的暴脾气、他的果断。”感染科主任文丹宁说,“有他在,医护人员、病人、家属的心里都有底。”

按理说,收病人、转病人、管病人这些事他可以不管,但在医院进入紧急状态之后,这些“小”事他都会到现场过问。

1月21日晚,北7病区护士长贾春敏腾退完病房后,正等待转入的新病人,这时张定宇打来电话:“5分钟后到北7楼,看新病区还差些什么?”放下电话,贾春敏一路小跑。当她赶到北7楼时,比贾春敏距离还远的张定宇已经先到这里了。贾春敏说:“因为他腿不好,平时走路老跟不上我们,但他拼的时候,我们跟不上他。”

晚上9点了,张定宇正一瘸一拐地在走廊里巡视,忽然手机铃声响起。他接听后不大一会儿就喊了起来:“搞快点,搞快点,这个事情一会儿都等不得,马上就搞!”整个走廊都能听到他的喊声。

张定宇的喊声总是在响起。从2019年12月29日到2020年2月中旬,他经常是凌晨2点才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而且睡觉时手机不离手,以便随时处置各种突发情况。

有人问张定宇:“你性子为啥这么急?”

他先是笑着为自己开脱:“全院都知道我性子急。”沉默了一会儿,又平静地说,“我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些,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争分夺秒“倒计时”

张定宇的双腿越来越艰难了。

以前,每当有人问他“腿怎么了”,他都笑着搪塞说:“膝关节不好。”那时全院的人都不知道,院长走路之所以一瘸一拐,是因为渐冻症在折磨着他。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因为他走起路来非常吃力,一些同事特别是外援医疗队的人员就想照顾他。

“这么紧急的时刻,怎么还能让人来照顾我?”他这才把自己身体的真相和盘托出。

人们对渐冻症的了解多源于一部经典电影——《渐冻人生》。这是一种罕见的绝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目前无药可治。

面对渐冻症的步步紧逼,张定宇微笑着把身体蜷缩在椅子里说:“你看我现在长得五大三粗,慢慢地,我会像这样缩成小小的一团儿。每个渐冻病人都是看着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消逝的。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开始了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

是的,在此次战“疫”中,张定宇始终在争分夺秒。

1月24日晚8时许,张定宇接到武汉市卫健委的电话,解放军陆海空3支医疗队共450人,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三地乘军机星夜驰援武汉防疫一线,于当晚11时左右抵达天河机场。其中,陆军军医大学的150人医疗队将开赴金银潭医院。张定宇和他的团队受到极大鼓舞:“解放军来了,压力将减轻不少。”

晚10时许,张定宇又接到电话,上海医疗队的136名医护人员也将进驻金银潭医院,凌晨2时抵达。安顿完医疗队住下,已过凌晨3时。

大年初一,张定宇仍没有休息。“腾空病区的两层楼面,搞好清洁消毒!”一大早,他就开始为进驻医疗队调整空间布局了。

身患渐冻症的他,连穿防护服都无法独自完成,但还在“硬扛”。

硬汉也有挥泪时

一直“硬扛”的张定宇,给人的印象就是刚强的硬汉——明知死亡不断临近,却还淡然处之,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去。难怪同事们聊起张定宇时,眼中常常闪现泪花。

“男儿有泪不轻弹”,张定宇也有“伤心处”,那就是他的妻子。

张定宇的爱人程琳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工作,也身处疫情防控一线,因此夫妻俩会在家中交流疫情的相关信息。“有一天,我下班回得很晚,就和爱人谈起了院里收治病人的情况。我说病人发病的时候会很喘,她就说:‘我也觉得有些喘。”

张定宇本以为这只是个巧合,但第二天,爱人主动做了一次身体检查,结果被确诊为感染新冠病毒,随即入院。

这让张定宇心里很难受——自己在抗击疫魔,妻子却感染了病毒。后来他就开始紧张,因为他看到持续有病人转危,虽然这个比例不是特别高,但他不知道妻子会怎样。

这下张定宇就更忙了,除了紧张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外,还要抽时间去看妻子。但是作为一院之长,他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真是分身乏术,有时忙得一连三四天都顾不上去看一眼妻子。

一个周末的凌晨1点多,张定宇终于抽出时间去第四医院看看妻子。路上,他忽然悲从中来,泪水止不住地流:“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却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

好在这个坎儿总算过去了。1月29日,程琳在入院治疗十天后痊愈出院。

妻子的坎儿过去了,张定宇的坎儿却一天天临近。面对生命大限,他一笑置之:“我不笑还能怎么办?这是将来必须面对的事情,我会和妻子、女儿讨论这些事情。大家必须接受它,这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的终点都要面对死亡,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这像突然有人告诉我,你的终点不可能走得太远,我就要把这个时间用多一点儿,用足一点儿。”

坦然面对生死的张定宇,近段时间谈及人生感悟,常常用“感激”“感恩”这两个词来表达心声——

“很感激解放军医療队的分担,让我这两天凌晨1点就能躺下了,之前有时候得扛到三四点才能睡。”

“我爱人虽然感染了病毒,但是很幸运,给她用了抗毒药之后有效果,我很感恩。”

“这样的疫情和灾难,无论发生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后果都不可想象。当我们为了抢救病人不顾一切,背后支撑我们的是整个国家,我很感恩。”

猜你喜欢
张定宇病区医疗队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医院药房冷藏药品病区分发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为家人学医
程琳:我崇拜张定宇,下辈子还会嫁给他
18岁一见钟情 下辈子还会嫁给他
张定宇夫人程琳:下辈子我还嫁给他
武汉人的心声
“疫”往情深
“疫”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