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平
城市发展离不开有机更新,唯有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基业长青。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新起点。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苏州一直干在先、走在前。迈上新节点、新征程,苏州必须勇立潮头,时刻保有强烈的紧迫感与使命感,主动顺应国际复杂形势变化,积极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紧扣“六个高质量”目标要求,围绕江苏省委全会确定的“五个聚焦”,自觉对标、敢于争先,矢志将先发优势转化为持久优势,奋力续写发展新辉煌。
一、立足“五大特点”,客观总结苏州发展的既有优势
近年来,苏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江苏省决策部署,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投身“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经济实力名列前茅。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统筹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地级市第一。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万亿元(预计数,下同),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1亿元,位居全国第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多年稳定在3万亿元以上,位居全国第三。值得一提的是,苏州产业链条较为完善,建有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涵盖了41个行业大类中的35类,形成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四大先导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3.4%和48.5%。
创新创业崭露头角。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要素引领功能不断增强,“苏州创造”竞争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科技进步综合实力连续11年位居江苏省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52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五,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8.29件。科创板上市企业6家、位居全国第三。累计与牛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250多家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2000多个产学研联合体,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创新中心。拥有各类人才292.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6.9万人,是高端人才的首选城市之一。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83万户,居全省首位。
对外开放成效斐然。坚持以开放促创新、促转型、促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层次与水平持续提升。拥有14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功能区,获批设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是全国开放载体数量最多、功能最优、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国家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市场采购贸易、“一般纳税人资格”等一系列开放创新试点落地实施,苏州工业园区连续三年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名列第一。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额均多年名列全国前茅,中方境外投资额多年保持江苏省第一。世界500强企业有153家在苏投资,成为海内外投资者的青睐之地、跨国公司集聚发展的高地。
区域发展包容协调。绿色宜居、融合并进成为新时期苏州开发建设的重要理念。国家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纵深推进,率先实现城乡养老、医疗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大并轨”。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多年稳定在2:1以内,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所辖四个县级市稳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十,其中昆山连续多年稳居第一。主动投身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获批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蓝天”“碧水”“净土”等生态文明工程有力实施,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成为首个国家生态城市群。
人民生活彰显品质。“人间天堂、自在苏州”的城市标签深入人心。拥有两项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六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人均GDP超过2.64万美元,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十分钟体育健身圈”,每万人公共交通车辆26台,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62张,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人均期望寿命位居全国第二,连续四年获得英国经济学人评选的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六连冠”、长安杯“三连捧”,是公众安全感最高的地区之一。
二、探析“四个维度”,理性认识比较优势的发展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在“农转工”“量转质”的各个阶段发展都努力踏准时代的“节拍”,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优势。但是比较优势不是静止的概念,过去领先不代表可以盲目乐观。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不能及时转换思路,看准发展方向,把准未来脉搏,就有可能抢了时机却失了先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昭示我们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最大底气。《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当前我们正处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不仅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还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國家新征程。关键是要从苏州发展实际出发,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以制度强治理、以治理强发展、以发展强优势。
耗散结构机理告诉我们要把开放优势转化为内生潜能。物理学著名的“熵增定律”认为,封闭系统中能量在空间分布的混乱程度,也就是“熵”,总是趋于增大,系统也趋向无序和混乱,并最终走向消亡。只有开放系统,构建“耗散结构”,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和信息,获得“负熵”,抵消“熵增”,才会形成更高层次的平衡有序。对标先进、审视自身,可以看到苏州的既有优势已经不足以支撑新一轮城市竞争。对此,苏州明确了“开放再出发”的目标路径。这正是应对系统“熵增”、构建耗散结构、激发内生潜能的一着好棋。要坚持用开放的“流量”优化发展的“存量”,主动用创新的“负熵”形成系统的“耗散”,在螺旋式上升中不断追求卓越。
经济增长理论启示我们要把规模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持续增长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引进全球先进要素的基础上,坚持消化吸收再利用,积累形成诸多规模优势。制造业体量庞大,行业门类齐全;开放型经济发达,载体平台丰富;市场主体总量多,民营经济兴盛。但是,规模优势不会自动变为发展优势。事实上,苏州产业大而不强、多而欠优的短板已经越来越明显。要围绕自主可控,充分利用规模优势,深耕自身发展潜力,攻关突破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科学预判技术创新前沿趋势,前瞻布局先导产业,及早抢占未来制高点。
城市竞争合作提醒我们要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场能。我们正处在一个区域加快协同、城市群加速一体化的时代。竞争性合作已经成为城市间共谋发展的主流。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在苏州多期叠加。地理空间和历史时间的交汇,给苏州未来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苏州要主动跳出“一亩三分地”的视野框架,强化全市一盘棋、全域一体化,以更凝聚、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区域发展,在融合并进中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与辐射带动力。要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主动接受上海辐射,不断提升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形成城市发展的强大场能,在区域竞争与合作中乘势而上、脱颖而出。
三、把握“四对关系”,辩证看待持久优势的建构逻辑
城市的兴起,在于比较优势的形成;城市的繁荣,在于不断传承更迭,注入新动能,形成持久优势。只有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持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超越、永葆生机、赢得主动。具体而言,要重点处理好四对关系。
“稳”与“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工作就要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可以说,稳是基础、是大局,进是方向、是担当。对于苏州而言,必须稳在合理区间底线之上,实现结构优化、创新突破。要紧扣“六稳”目标不松劲,想方设法抓投资、兴实体、拓市场,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要坚定“进”的信心,实现更有活力的“稳”。苏州的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尚未成为中流砥柱,对稳增长的支撑力不够强。要聚焦稳中有进,坚定不移强创新、促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努力打造“创新创业热土”和“高端产业森林”。
“势”与“场”。一般而言,“势”和“场”分别是对强度和广度的衡量。从城市发展来看,“势”体现的是能级的高低和竞争力的强弱,“场”反映的是辐射力和创造力。“势”强可以形成“场”,“场”强可以造就“势”。就苏州长远发展来看,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发展的“势”能、造就辐射的“场”能,这与我们当前要建设“现代国际大都市”的愿景是相一致的。我们要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富庶、工业实力雄厚、开放基础扎实、文化底蕴深厚的既有之“势”,形成全方位开放、全链条发展之“场”,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助力城市能级跃升。
“守”与“变”。以守维成则成难继,因创兴业则业自达。苏州是一座历久而弥新的城市,古韵今风在这里充分交融,时代内涵在这里持续升华,“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和谐致远”的城市精神在发展中慢慢凝练,“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苏州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始终秉承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信念,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先行军、排头兵,奋力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谋”与“干”。谋在先,才能干在前;谋得准,才能干得好。一方面,要提升思考谋划的全局性、前瞻性、突破性。置身全球发展坐标、国家战略布局,探寻未来发展方向和工作着力点。主动把握宏观政策发展导向,积极抢抓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十四五”规划启动编制契机,努力在提升基础设施、功能配置、城市能级上有所突破。另一方面,要提升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育根植“自觉对标、敢于争先,自主谋划、彰显特色,自闯新路、再造优势,自我加压、追求卓越” 的“四自理念”,以实绩论英雄。坚持从苏州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在区域发展、区域创新、城乡融合、社会治理、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政务服务、载体平台等方面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加快探索,创造、落实更多走在前列的制度创新与实践成果,聚力助推苏州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四、聚焦“六项关键”, 深入探究持久优势的实现路径
奋楫扬帆逐浪高,风鹏正举恰逢时。苏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江苏省决策部署,坚定“归零心态”,付出“一流干劲”,主动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着力推动思想再解放、开放再出发、目标再攀高,勇闯“无人区”,争当“排头兵”,培育形成独树一帜的可持续城市竞争力,努力使苏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全国最前列。
聚焦开放促聚合。以“开放再出发”动员大会为新起点,点燃开放引擎,提升开放能级,助推创新发展、率先发展。一是集聚资源塑优势。主动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优选增量、提质存量。实施“万名高端人才集聚计划”,鼓励全球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苏合作建设研发创新载体,打造开放发展智力支撑。二是双向开放拓空间。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应对经贸摩擦,扎实做好自己的事。持续优化贸易结构,确保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稳定。大力引进总部经济和创新企业,提高外资使用规模质量。三是瞄准平台再升级。高标准开展先行先试、高水准开发建设,全面提升苏州自贸片区功能水平,探索比WTO规定更加优惠、更具竞争力的政策供给,创建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推进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深化“中新”“两岸”平台,提升“中德”“中日”平台,力争实现发展新突破。
聚焦項目强支撑。紧抓项目建设“牛鼻子”,持续加大有效投入,夯实发展根基,保证GDP突破2万亿。一是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开展有效投入、创新发展、产业招商三项专项考核,树立鲜明发展导向。建立专业化招商激励机制,大力招引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旗舰型项目。实施总投资超1万亿元的市级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完成年度投资超1000亿元,工业投资总量超1500亿元。二是激发企业投资活力。支持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对当年度单个项目设备投入2000万元以上进行综合奖补,有效增进企业家信心与动力。精准推出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匹配企业投资需求,帮助和服务全球资本深度了解苏州、投资苏州、落户苏州。三是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完善项目动态管理服务,及时解决项目落地、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产业用地更新行动,划定100万亩产业用地空间,持续优化供地结构。奖励项目用地提容增效,促进要素高效配置。
聚焦产业壮实力。以自主可控为目标,以前沿科技为方向,聚力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高端产业创新高地。一是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布局,培育发展氢能、第三代半导体和航空产业,打造更多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减去枯枝”“催发新芽”。二是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金融、平台经济、信息经济等为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动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都市型、辐射型产业,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完善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积极探索行业、区域、产业链综合评价。优化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功能,鼓励企业直接融资,打造上市公司的“苏州军团”。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全年减免企业所得税200亿元以上。
聚焦服务优环境。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树立用户思维,注重客户体验,全方位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打造“4S”国际版营商服务品牌。一是回应市场主体关切。用好企业沙龙、企业家微信群联系、企业信息直报三项制度,让企业的声音听得到、意见看得到、诉求办得到。更多地从企业角度想问题、定政策,逐个打通反映多、困扰多的市场“肠梗阻”。二是提升服务效率水平。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主动对标世界银行评价标准,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加快实现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2—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等一系列目标,有效提升企业水电气获取便利度、通关速度。三是打造亲商服务高地。建设苏州市“企业服务云”,打造企业服务总门户,提供精准化、全覆盖的优质服务。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扎根苏州、勇创大业。
聚焦治理优发展。突出制度建设主线,更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创新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规划纲要,精心实施苏州行动计划,最大限度释放战略杠杆效应。加快完善国土空间规划(2035)并报国务院审批,科学谋划好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以及机场、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二是突出建设支撑。深化互联互通,积极推进沪通、南沿江、通苏嘉甬等铁路建设,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努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持续推进古城保护示范工程,做亮古城内核品质。三是突出生态改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围绕长江大保护、生态美丽河湖等工作,加强环境治理修复,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让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四是突出精细管理。理顺市、县(区)、乡镇权责关系,构建形成市级统筹、县(区)级推进、乡镇强基固本的治理链条。优化提升网格化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功能,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水平。完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切实兜牢金融风险、安全生产等底线,提升城市本质安全度,确保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聚焦需求惠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突出精准性、普惠性和先导性,努力满足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一是大力促进居民增收。鼓励用“就业创业之手”推开“富民之门”,关心好老百姓的“钱袋子”,确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继续高于GDP增幅。稳步提升困难群众生活水平,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确保小康路上无人“掉队”。二是优化提升公共服务。充分考虑苏州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以更高标准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布局。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民生要点、难点,加大有效投入和优质供给,把苏州打造成有温度、皆向往的人居首选地。三是不断完善保障体系。针对中小微企业等重点群体,实施社会保险精准扩面,促进依法参保。稳步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市区统筹,优化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圆满完成脱贫攻坚战等各项硬目标,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如期全面实现小康。
(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责任编辑: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