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云 嵇晓雷 袁娇娇
摘 要:近年,各类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继引入课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改变传统课堂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高职隧道工程施工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信息化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信息化;案例;教学改革
隧道工程施工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涉及多种施工方法原理及施工工艺的讲解,内容较枯燥且难理解。很多教授该课程的教师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更好的教学方式教授学生,提升教学效果。近年,各类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继引入课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改变传统课堂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该课程是一门施工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理论联系实践,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有教师尝试将一些实际工程案例编辑、整理,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目前,关于信息化案例教学的研究较少,笔者尝试以隧道工程施工课程中“新奥法的开挖方法”为例,进行信息化案例教学设计,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
一、信息化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是信息化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建构的过程,也是活动的过程,学习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映象或图像性质的材料更有助于发现学习。
在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整理教学资源将枯燥的施工知识转换成工程案例,以适应学生的认知习惯,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同时,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使这些案例更具直观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基于超星平台的隧道工程施工课程进行信息化案例教学实践
目前,超星尔雅学习通是国内使用较多的辅助课堂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笔者利用该教学平台完成信息化案例教学的设计,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讨。
(一)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新奥法的开挖方法”选自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宋秀清主编的《隧道施工》。该教材按最新隧道设计、施工规范编写,内容较新,围绕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修订,每一章节都辅以典型案例,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够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高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他们已学过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专业课程,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理论基础仍较薄弱。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从小在网络环境长大,能较熟练运用各种应用软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隧道围岩分级的方法及考虑的因素,掌握新奥法施工隧道的各种开挖方法。技能目标:能够根据隧道围岩分级情况大致判断采用何种隧道开挖方法,能够看懂新奥法隧道开挖方案。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工程安全意识。其中教学的重点是新奥法施工隧道各种开挖方法的工艺流程、适用范围等,教学难点是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信息化教学准备。信息化教学需要有多媒体教室,网络,电脑或手机,超星尔雅学习通软件等。教师通过超星尔雅学习通软件建立隧道工程施工线上课程,辅助教学。
(二)教学策略
根据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本次教学共设计3学时,以线上自学与课堂讲授,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为原则,同时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以下教学策略:首先发布教学任务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性认识并做好预习,然后利用典型案例辅助理论教学,最后要求学生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课程教学内容按照以下顺序进行递进式教学:围岩分级判定方法介绍,围岩级别与新奥法各开挖方法的关系,新奥法各开挖方法讲解,如何根据围岩级别选择合适的隧道开挖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结合四部分教学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做如下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围岩分级判定方法,对于高职的学生,并不需要掌握围岩分级的具体计算方法,但需要理解围岩的概念以及围岩分级判断的依据和影响因素,因此教师针对此部分内容拍摄了微课视频,用形象生动且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学生进行介绍,并要求学生课前自学,同时完成课前自测。教师对学生自测结果进行整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堂解答。课堂过程中对余下三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课后再加以巩固。其中理论教学环节采用视频教学,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以下对该教学过程进行具体阐述。
1.课前准备
安排学习任务。教师通过超星尔雅学习通软件向班级成员发布本次教学任务单,阐述本次教学活动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教学过程,以便其更好地学习。
观看预习微课。教师通知学生在学习通软件上观看教师自己拍摄的微课“隧道围岩分级判定方法”。该微课用浅显易懂的方式阐述了围岩的定義,围岩分级的目的以及常用的围岩分级的方法。
课前测试,反馈问题。在观看微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成课前测试,教师根据测试结果的反馈,了解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在后续课堂教学中针对问题重点讲解。
2.课中探究
签到。教师利用学习通软件对学生进行课堂签到。
问题解答。教师整理学生课前测试结果,对反馈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就围岩分级方法进一步阐述。
问题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围岩分级有什么用?并给出解答:因不同等级的围岩稳定性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隧道开挖方式,施工方式选择不当,将有可能导致工程事故。
工程事故图片警示。教师展示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坍塌事故图片,讲解事故原因及隧道开挖方法选择不当的危害,培养學生的工程安全意识,并强调新奥法“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早封闭”施工原则的重要性。
观看教学视频。教师播放新奥法施工动画,介绍全断面法、台阶法、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等新奥法不同开挖方法的施工步骤,帮助学生对各种开挖方法建立直观感性认知,了解各种施工方法的区别。
典型案例辅助理论教学。在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典型工程案例对新奥法各个开挖方法进行系统教学,分析各施工方法之间的差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新奥法施工原则以及不同开挖方法的特点,分析各施工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案例分析,跟帖讨论。教师通过学习通软件发布五个利用新奥法开挖隧道的实际工程案例,仅给出工程背景,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给出较合适的一种或多种开挖方式,并在超星教学平台讨论组跟帖回复。最后教师再发布这5个隧道案例的实际开挖方法,以便学生对比学习。
3.课后巩固
课后教师通过学习通软件发布本次教学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关于新奥法开挖方式不当引起的工程事故,并分析事故原因,在线提交。
4.评价考核
课程考核实行过程化考核评价方法,利用学习通软件统计功能,结合学生的课堂出勤、回答问题、小组协作、作业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
三、信息化案例教学的效果分析
此次教学改革实践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将线上自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学过程采用递进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采用信息化案例教学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自由讨论,讨论内容也能保留在平台上,供学生课后反复观摩。同时,利用教学平台,教师能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综上,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信息化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迎超,靖洪文,耿凡.“隧道工程”课堂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13,(6).
[2]段伟伟.“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背景下高校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9,(7).
[3]安素平,安晓光.信息化学习方式与案例教学[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4]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徐斌燕,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编:月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