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翊丹
我国的出口蔬菜备受国外消费者的“青睐”,发达国家却并没有将这种“依赖”视为习惯,所以绿色贸易壁垒就成为了这些国家摆脱“依赖”的手段。而这种手段也似乎成为了国际贸易领域中“公开的秘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为什么我国的蔬菜产业总是会被这种贸易壁垒“束缚手脚”?这种原因仅仅是由我国自己造成的吗?我们应该如何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绿色贸易方面“见招拆招”?
一、积极进行国际合作
看到差去认清差距,接下来就要努力缩短差距,“拉近关系”,我国相关环境机构应积极的与外国环境机构达成良性的互动,了解学习国外理念制度差异,一个周边国家友好广泛合作,不仅要双边贸易更要多边贸易。因为绝大多数的绿色贸易都是由发达国家设立的,其用意在国际社会上也颇多地招致发展中国家的不满“情绪”,发展中国家大都依赖出口类似于蔬菜这样的以大量的人力、土地、资源和气候的农产品或者是工业初级材料。如何解决绿色贸易壁垒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种种限制已经成发展中国家共同的“老大难”问题,所以我国的有关蔬菜出口的机构或者是有关蔬菜出口的企业如果能与这些和我们面对共同问题的国家蔬菜出口机构或者是蔬菜企业达成这种两国间的双边合作或者说是几个国家间的多边合作,或者说是形成类似于“东盟”这样的区域性贸易组织,来共同商讨或者是共解决发达国家绿色技术贸易壁垒的局限问题,甚至是有可能和共同制定的发中国家的有关于蔬菜等农产品的区域性标准以此来向国际贸易领域表达出发展中国家关于蔬菜进出口的态度与声音,不仅对于我国蔬菜出口能够最大程度的减轻局限,让我国的 蔬菜能够“大踏步”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更能为发展中国家的蔬菜等农产品的出口开拓出一条前所未有的“独一无二”的道路。
二、加快与国际标准化体系的对接
国际贸易领域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所有国家在同一个平台或者同一个规则里好好的“玩耍”,我国蔬菜种植业的标准一直达不到国际水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国蔬菜相关检测技术经验方法管理制度,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所以努力向国际相关标准体系看齐弥补技术制度,关键短板。才是我国蔬菜生产等农产品出口的当头大事。然而,如何确保我们的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的实施,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应该由专门机构,加快蔬菜的完善与修订工作标准,建立和完善对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法律法规,加快接近国际标准,并根据国际标准随时更新调整,国际认可的标准体系标准在中国蔬菜生产的国际标准体系的对接。有时候我国的蔬菜并非是发达国家一直以为的“残留过多”、“不健康”的种植管理,而是我国的检测水平与国际上由发达国家一贯支持的国际标准不能达到一种“默契”。
三、完善绿色技术壁垒预警机制
规避绿色技术壁垒的风险,我们必须熟悉主要贸易伙伴,绿色技术壁垒的措施相应的参数需要注意相关指标的蔬菜生产和出口企业最后能够根据自己所获得的第一手信息资源,提前判断出有没有可能被绿色技术壁垒限制的可能性,这样一方面避免信息模糊,另一方面也能有一个心理预期。一方面,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各个国家都不愿将自己的对外贸易的“短处”暴露出来,又想在某些国家的对外贸易的“长处”方面做做文章,所以这就导致国际性的贸易组织在面对这样一个“多要求”、“难满足”、“很复杂”的环境氛围内做出一些“模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相对“柔和”的条约或者是协定。面对这样的复杂的经济环境,如果能提前对这些条约或者是协定有所深入的了解甚至是有些专门机构或者企业部门根据以往发达国家或者是在对外贸易领域中有丰富经验,做到“精通”规则,那对于我国蔬菜甚至说所有类别的出口的商品都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另一方面,就算是我国对于国际贸易经济的规则不能很好的掌握,最起码可以做出一个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的“提前量”,或者说做出一个可以预期的出口失利方面的损失的预计估算,从而做出一个相对完善的预计解决问题的机制。
四、完善蔬菜出口结构
我国其实拥有一个巨大的出口市场资源,因为我国蔬菜再生产一出口的数量上都远远胜过发达国家,但是在出口结构上的层面而言,我国却没有利用好这个优势资源反而发达国家佔得先机,我们必须是蔬菜出口结构的优化不断平衡结构使我国蔬菜出口,维持一个平稳状态。这样做不仅能够在世界贸易经济领域中为我国蔬菜等农产品的出口树立一个“全能”、“多样”、“立体”的蔬菜等农产品大国的“高大”形象。更能在处理具体蔬菜等农产品出现遭遇绿色技术贸易壁垒或者是其他贸易壁垒所局限的被动局面时,能够有一个可以让我国在同种类商品中的“缓冲”时间。比如,我国某种蔬菜出口遭遇出口危机,被绿色技术贸易壁垒所局限。但是,与此同时,我国如果能有完同種类的蔬菜继续出口出去,不至于使得我国这一种类的蔬菜在出口领域“全军覆没”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国外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能最及时的弥补我国同种类蔬菜出口的“漏洞”,把绿色技术贸易壁垒的这种“不稳定因素”的因素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