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茶叶源于中国应无争议,茶文化源头在中国也无争议。这种深受欢迎的饮料传播出去后影响巨大,所到之地无不形成各自的饮茶文化。各有各的口味,各有各的喝法。
欧洲人似乎更喜欢喝红茶。有传说他们之所以喝红茶,是因为他们喝不到新鲜的茶叶。鲜茶不远万里运到时已经发酵变成红茶,结果他们只能喝这发了酵的红茶。
以前北京普通百姓喝茶一般是高末儿,所谓高末儿是花茶筛出来的渣儿。因为是渣儿,沏茶的时候需要多沉淀一会儿,不然飘浮的渣儿会喝进肚子里。
后来出现了所谓高端的立顿袋泡茶,这个外国品牌的茶居然杀回中国占了市场,而且产生高端时尚的影响。竟有人说出立顿入口,龙井漱口这样的鬼话。有趣的是这种被认定为高端的品牌,却只是特意把茶叶碾碎后装进纸袋里的东西。想想这玩意其实属于高末儿茶的行列,区别是装进纸袋后不会把渣儿喝进肚子里。
我以前理解的粗茶淡饭的粗茶便是高末儿了,直到一个邻居带来湖南产的土茶才知道还有更粗的茶,这种茶喝进肚子立马就把肠子刮干净了。
改革开放前中国能出口的商品很少,茶叶就是其中一项。茶叶中花茶是重要的品种,尤其是茉莉花茶。出口的茶叶都是马口铁罐装的,装饰设计很雅致。我上中学的时候去牛栏山军训,到一富裕农民家参观,他家的儿子是支援建坦赞铁路的人员,屋里与其他农家并无不同,只是条案上摆放了几十罐中国出口的茉莉花茶,大概这就是富有的标志。
不知道我喝的高末儿是不是从出口的罐装茶筛出来的。罐装的茶我也喝过,沏头一茬没啥味儿,第二茬味很浓,再添水又淡了。倒不如高末儿,由于茶叶磨碎后浸泡充分,高末儿沏头一茬就泡出了味道。有些人喝茶习惯把茶喝到寡淡后把茶叶直接吃掉,无论从健康和环保角度看,都是比袋装茶更优的选择。
选择喝什么茶,怎么喝都可以。高雅与粗俗都在取舍之中,重要的是由此获得身心健康,不必在意外界的说法。当年茶叶传入游牧民族对他们的饮食健康起到了相当作用,至于起源于游牧民族的奶茶与现在都市中流行的奶茶怕不是一回事了。
无论是原茶或是泡好的茶,茶香可以飘散很远。它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嗅觉存在,从传过来的那股清新气息,你便可以透过嗅觉分辨出茶的品种,尤其是花茶,不用特别敏锐的嗅觉就可以分辨出来。
品茶是个美好的体驗,摆个茶道甚至可以安顿身心。拿着茶杯闻茶香的时候,所产生的嗅觉记忆非常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