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行动告诉人们:危难来临之际,也是英雄挺身而出之时,95后,不会退缩。她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95后护士朱庭萱,在疫情未知情况下,第一批进入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隔离病房。她的脸上,永远都挂着笑容。这两天,朱庭萱的经历再次被《人民日报》点赞。
“第一批,总得有人上”
朱庭萱是2020年1月7日奔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的。从女儿告知她的那一刻起,母亲黄明奎的心就一直揪着,她明白,女儿执着,认准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朱庭萱现在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的一名护士。
由于武汉的新冠肺炎患者增多,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压力倍增,不得不向其他医院借调医护人员。今年1月7日上午,朱庭萱接到单位的任务,派她和另几位医护人员去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
朱庭萱没有同往常一样与父母视频,而是直接拨通了母亲的电话。果然,一向支持她的母亲这次破例反对了。母亲的话说得直白:“我不反对你去,但我不支持你第一批去。”朱庭萱轻柔地对母亲说:“妈,第一批,总得有人上吧。”
病人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1995年出生的朱庭萱,和一群穿着白大褂的可爱的姑娘们一起,走进了金银潭医院。朱庭萱坦言:“我不能退缩,更不能当逃兵。护士这份职业告诉我,病人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为了防止感染,她们工作的时候都是全副武装,不仅要戴上口罩、手套、鞋套和护目镜,还得穿上不透气的防护服,时间长了,身体吃不消。有时她闷得感觉鼻子吸气都跟不上,要张大嘴使劲呼吸才行。
一天下来,脱下防护服浑身湿透,手被汗水泡胀了,同伴中有的人脸上甚至压出了水泡,这些她们都还能接受。
但最难接受的是沉重的心理负担———已经有医护人员被传染了,谁敢说自己就不会是下一个?她们担心,甚至想哭,可是她们不能哭,甚至不能有丝毫的表露。减压,加油,挥挥手,道一声珍重,问一声平安。尽管,那个声音只有自己才能听到,但彼此的眼神,大家都懂!朱庭萱说:“金银潭医院里有不同省市不同医院前来支援的医务人员,他们相互不认识,穿上防护服可能就只露出眼睛,彼此不知道叫什么,也不知道长什么样子,但都会互相帮忙,帮助对方穿好防护服。”每当她帮同事穿好防护服,她都会抓着同事的胳膊说一句:加油!
做患者的家里人,让他们安心
朱庭萱不仅每天为自己和同伴们减压,也不忘尽力安抚病人。朱庭萱说:“轻症的病人刚住进来的时候,看我们穿着那种防护服,内心会恐惧,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不安。待后面各项指标都开始恢复的时候,他们才变得安心。”
善良的朱庭萱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我们不能让病人感受到恐惧,他们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跟家人见不到面,每天面对的又是‘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所以,我们必须要做他们的家里人,让他们安心。”
这个时候,朱庭萱和她的同事们已经顾不得自己身处险境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最大的努力救治病人,让他们少几分痛苦,早日恢复健康。
“会好的,都会好的。”这句简单的话每天她都要说上不知多少遍。它既是人们在特殊时期的互相鼓励,也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愿。
无论在哪里,脸上永远是笑容
朱庭萱乖巧,每天下班后第一时间就与母亲通话,有时是视频。在父母面前朱庭萱报喜不报忧,每天的母女对话是她们最开心的时候,也是她们相互减压的方式,她们心里都牵挂着对方,却又不让对方发现自己的担心。
央视记者探访武汉金银潭医院,朱庭萱也接受了采访。节目在电视上播出,镜头前,朱庭萱镇定自若的回答和自信的笑脸,讓电视机前的观众眼睛一亮。她身处险地临危不惧,消除了许多人的恐惧,更增添了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以及战胜疫情的决心。
朱庭萱告诉母亲,后续支援的医护人员已经到达金银潭医院,安排她开始休息。出于安全考虑,她还不能回到随州家中,就在武汉居家隔离两周。虽然暂时离开岗位,但她依旧时刻准备着再上前线。朱庭萱对母亲心怀感激:“妈妈无论多担心,都不会表现给我看。我也要像妈妈那样,无论在哪里,脸上永远是笑容。”
这一天,完成隔离后的朱庭萱,接到了召集的电话,她将再次奔赴抗疫前线。
据《中国妇女报》整理来源《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