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颖
小引:写作是书面表达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锻炼都有很大帮助。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变得越发重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发散性思维对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在平时的学习和写作中积累的,学生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或者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学习能力和价值观的体现。高中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思维都在由具象性思维向发散性思维转变,学生应该努力发展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但是,目前学生在写作时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学生都不想写作或者不知道怎样更好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应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爱上写作,并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散思维主要包括以下思维方式:
一、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不同于一般的常规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有利于学生对事物或问题逆向思考,辩证分析,挖掘事物或者观点的两面性。面对一件事情时,很多学生采用常规思维思考,而具有逆向思维的同学“反其道而行”,观点就会独特,就会有亮点;还有面对很多复杂的问题,如果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思考,会让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另外,学生具有逆向思维,在写作时就会感受到乐趣,从而更加喜欢写作。教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比如,可以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让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这时候学生得出的结论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样学生就会有很强的求知欲。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万事万物都有对立面”,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弱,经常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忽视了事物的另一面。学生如果能学会逆向思维,从事物的另一面思考,也许就能有不同的写作思路,写出的文章也许会更有亮点。学生在写作时运用逆向思维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是科学性,不能随意编造不符合常理的情节;第二是有理有据,肯定或否定某个观点时应该能写出理由;第三是思想性,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觀和价值观。
二、多向思维
独特性是发散性思维的一大特点,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发散性思维可以让文章有新意。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鼓励学生与同学辩论,充分发挥想象力写出不一样的文章,全方面、多角度思考,敢于从别人没有写过的角度去写;教师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运用多向思维,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学生在写作时要敢于质疑,并在质疑中发展发散性思维。打破传统的机械式写作,在遇到写作话题或者主题时应该先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文章,这样更能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多向思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拓展文章内容,从时间到空间,从中到外,从个人推及社会;一个是学生深入挖掘写作内容时,学生要由表及里,由浅及深,这样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写出更有价值、立意更加深刻的文章。这样学生的思维不会被束缚,文章也更能吸引人的注意。比如,在《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的知识讲授中,教师讲授了关于郎平壮志四海的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写作角度,当所有学生都选择描写郎平的坚守品质时,有一个同学选择描写郎平的爱国情怀,这个同学的文章便有了自己的特色。
三、打破思维定势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关于发散性思维的故事,像《刻舟求剑》《掩耳盗铃》都是比较深刻的体现发散性思维的故事,这里面蕴含着人如果不知变通就会吃大亏的道理。思维定势固然有好的一面,比如思维定势可以让我们迅速解决遇到的问题;但是,思维定势的坏处也不能被忽视,思维定势会束缚思维,阻碍创新。学生在写作时应该辩证看待思维定势,在遇到需要创造力的时候要摒弃思维定势,运用发散性思维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东西。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立意时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这样才能让文章的立意既深刻又可以避免出现比较片面的情况。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改变学生以往的写作观念,让学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