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福芝
对小学语文而言,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发愁、学生苦恼的难题。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专家学者都尝试对作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教师在开展写作活动时,不能实行“拿来主义”,而要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个性,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初学作文三步走”作文教学模式是适合学生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结合生活谈作文
作文是将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表达的写作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口头语言表达也是教学重点,在现实生活中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口语表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常常过于重视写作教学,忽略口语表达,单纯地认为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就是口语表达能力强,导致学生作文像流水账,枯燥乏味,毫无美感可言。为此,针对学生在写作中“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问题,教师还要将注意力集中到“说”字上,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练习“作文”。由于小学生貪玩,忽略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为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为学生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与学生谈天说地,有时畅谈理想,有时聊聊家里趣事,有时说说四季的变化。与学生“聊天”,不但能快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语文”就是先“语”后“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地说,以此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并对学生讲述的内容加以总结,这样一篇充满趣味性的口头作文就形成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渐渐学会观察生活,无论是早晨安静的城市,还是灯火阑珊时喧闹的夜市,都在学生的口头描述中变得生动有趣。
另外,除了在“谈话聊天”中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细节,通过看、摸、品、闻等感受生活,用眼睛观察周围美好的事物,用鼻子闻雨后泥土的清新,然后将这些细节用语言表达出来,再转变成文字记录在作文本上。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如有神助”,文如泉涌。
例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为了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笔者故意手里拿着一面小五星红旗走进班级,问:“最近是什么日子?为什么到处都飘扬着五星红旗?”问题提出后,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十一国庆节。”笔者借着学生的回答再次问道:“十月一日为什么叫国庆节?”对于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学生自然牢牢记在心里,于是全班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笔者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后,再次抛出问题:“十一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的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一个男同学说:“十一国庆节好多地方都挂满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一个女生补充:“这些红旗随风欢快地舞蹈,像提前庆祝节日的到来。”这时,另一个女生反驳道:“五星红旗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它在空中随风飘扬,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接来下的讨论中,很多学生都积极发表对国庆节的看法,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憨憨地说:“国庆节可以放假,吃好吃的。”对于这些想法,笔者不但没有否定,反而予以大力支持,并在他们口头表述时加以引导,使其在脑海中形成结构大纲,方便写作,从而使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将生活中的趣事记录下来。
二、设计材料填作文
由于小学生词汇量有限,且生活经验较少,导致写作时常常出现内容空洞、词语运用干瘪无趣的现象,甚至有些学生在写作时经常颠三倒四,毫无逻辑性可言。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作文填空法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规律。所谓作文填空法,就是将一篇文章中的修饰词去掉,然后让学生根据想象填写。一个填空通常会有很多种填写方法,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所以在填写时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在该教学环节,教师千万不能采用传统教学法让学生填写统一答案,这样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还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只要填写内容得当,教师就要积极鼓励,让学生的思维火花燃烧得更加充分,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并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
教师在实施作文填空法时,应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写作情况量身定做。比如有些学生在作文时经常用词不当,教师就可以采用词语选择填空的形式,让学生选出正确的词语,促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知道这些相近词语的主要区别,从而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准确应用。如果学生在写作中不懂得起承转合,段与段之间的衔接特别生硬,或者是没有任何过渡直接跳到下个事件上,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日常写作指导时,可以在黑板上设置几个段落,并在旁边写出几个用来填写的选项,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填写哪个比较好,并分析正确答案的优点在哪里。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后,学生的作文发生了很多变化,内容更加丰富,注意细节描写,在遣词造句方面字斟句酌,作文质量明显提高。由此可见,作文写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提高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质量。
三、师生一起写作文
许多学生在口语表达环节常常才思泉涌,滔滔不绝,却不知从何下笔,甚至写作时间过去一半了仍不知道写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和学生一起写作文的形式激励学生。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文任务时,和学生一起写相同题目的作文,让学生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感觉,激发学生想要与教师比比的竞争欲望。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让教师练笔,又能在评价作文时拥有发言权。
教师只有参与整个写作过程,才能对学生在作文时遇到的困难了如指掌。比如在写“记一件小事”时,由于生活中的小事太多了,一时想不起从何入手,看着学生奋笔疾书,就随便写一件去超市买东西时发生的小事。内容主要是超市里心仪很久的物品打折促销,我兴冲冲地赶去后发现卖完了。没想到学生有一篇和我内容相近的文章,出乎意料的是,写得比我好。虽然都是去超市买东西没买到,但是学生特别注重细节描写,如知道妈妈明天要带他去超市买喜欢的玩具后,动作描写恰到好处,“一会儿兴奋地翻个身,一会儿用被子捂住嘴巴偷笑,就连做梦都是在超市里买玩具时的情景”。和学生的作文对比后,我的作文显得干巴巴,毫无生气。随后,我将自己的作文与该名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比,全班学生一致认为学生写得好。经过这件事,学生写作文的热情更加高涨,而我的作文水平却越来越“差”,每次与学生进行作文评比都输了。《师说》有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虽然我在学生面前“输”掉作文,却激发了学生与教师的竞争意识,并在无形中提高学生写作的自信心,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是一件简单而有趣的事。
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保护好这些充满童趣的灵魂。学生能用独特的视角看到成人欣赏不到的美,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这种作文优势,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师生一起写作文、一起点评作文、一起修改作文的方式,不但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写作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共同进步。
结语:写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使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心观察事物的细微处,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写作内容。另外,学生在写作时还要懂得遣词造句,把握上下文的过渡与衔接,在日积月累中有效提高作文质量,充分感受到写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