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特色文献典籍,打造地方文化“基因库”

2020-03-23 07:11陈楚
文教资料 2020年2期
关键词:基因库典籍古籍

陈楚

摘    要: 本文以扬州大学图书馆扬州文化典籍库为例,探寻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典籍库在保护典籍、研究典籍、推广典籍中的现实意义,介绍扬州文化典籍库的实践,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建设地方特色文化典籍库的思考。

关键词: 扬州大学扬州文化典籍库    特色文献    地方文化

扬州市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淮扬文化、扬州学派、扬州八怪,等等。目前,扬州正承担大运河文化带、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等重任,保存、挖掘、解读、展示扬州本土的文献典籍对于传承扬州文化薪火、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名校滋润名城,扬州大学作为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人文社科积淀,在加强维扬文化学术研究,坚守、开拓扬州本土文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结合扬州大学扬州文化典籍库的实例对高校自建地方特色文化数据库助推地方文化发展进行了探讨。

一、建立扬州文化典籍库的意义

“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中国文献典籍世代相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扬州大学图书馆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典籍不仅数量巨丰,品类丰富,而且颇具特色,其中不乏珍稀善本,共有九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二十二部古籍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如何更好地挖掘、利用这些馆藏典籍对于解读、展示扬州本土文化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共享,保护典籍。

目前,扬州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绝大部分纸本典籍在提供查阅时有特定的要求,例如仅对研究生和教师开放,概不外借。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在于保护脆弱的纸质典籍,但同时也在典籍与读者之间加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扬州文化典籍库的建立无疑给馆藏典籍的利用打开了一扇窗,在激活馆藏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馆藏典籍因多次翻阅而造成的损害。

(二)助力科研,研究典籍。

扬州大学文科底蕴深厚,其中历史学专业创办于1952年,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积淀深厚,名师大家辈出。学校现有“淮扬文化研究中心”“扬州文化研究中心”等众多研究基地。扬州文化典籍库通过典籍数字化的方式方便了师生的教学与科研,同时典籍库中收集整理的典籍门类广泛,内容丰富:既有“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燮的《板桥集》,又有现存最早的扬州府志《嘉靖惟扬志》,还有详细辨析江都运河、高邮运河和宝应运河古今水道变迁的《扬州水道记》等,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学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三)凸显特色,推广典籍。

在扬州大学图书馆扬州文化典籍库中,不乏带有扬州特色的典籍,其中《扬州方言韵语长短句》搜集了“扬郡之市井中方言”千余条,按照音韵贯串而成,不加修饰,保留了市井方言的特色;《望江南百调》一书以百咏的形式记载了扬州风土民俗,并通过咏唱扬州地方风景习俗来针砭时事;《扬州鼓吹词序》一书记载了扬州的名胜景点三十三处,其中大多数为历史遗迹,其中谢安宅、芜城、隋宫、月观等遗迹现已不存。扬州文化典籍库对这类典籍的搜集整理一方面为研究扬州方言及风土民俗等地方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另一方面凸显了典籍的趣味性,提高了典籍的吸引力,使得读者对文献典籍不再望而生畏。

二、扬州大学扬州文化典籍库

(一)典籍库资源。

扬州文化典籍库由扬州大学图书馆建设而成,收集了馆藏扬州地方文化典籍六十七部,多为清朝刻本或者抄本。典籍库中有关扬州地方志的典籍共三十二部,包括《仪征志》《宝应县志》《高邮县志》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典籍为扬州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嘉靖惟扬志》。作品集共十九部,包括《荣甫先遗诗》《揅经室录》等,具有代表性的典籍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燮的《板桥诗抄》《板桥题画》等。学术史及读经治学类典籍八部,包括《经义述闻》《经解入门》等。人物传记二部,包括《畴人传》与《国朝宋学渊源记》。其他扬州特色文化典籍六部,较有代表性的典籍为《扬州鼓吹词序》《扬州方言韵语长短句》等。

(二)典籍库功能。

浏览功能方面:扬州文化典籍库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各部典籍,每部典籍的链接页面均有典籍的责任者、版本、主要内容等简要信息。简要信息下方为各部典籍的扫描件列表。扫描件是根据各部典籍的卷数分成相应的册数以供读者选择,更加科学与合理。典籍库的页面上方提供在线浏览和阅读器下载浏览两种浏览途径。

阅读功能方面:扬州文化典籍库对每部典籍提供黑白版原文图像,图像像素较高,即使放大数倍也十分清晰,噪点较少。阅读界面提供页码选择功能,可快速定位读者所需的页面。原文图像的在线阅读模式可选择自动调整大小模式以适合全屏阅读,同时也支持放大、缩小及旋转功能,其中旋转功能方便读者在线阅读《淮扬水利图说》《板桥题画》等图画类典籍。

典籍庫在实现在线浏览阅读的同时,也提供其他辅助功能,例如支持在线打印及PDF、DJVU两种格式的下载功能,读者可选择所需章节进行下载或打印。每部典籍扫描件的第一页均有扬州大学××校区图书馆藏书签标志,其中包含书名、书号、著者、版本、卷册数、备注等信息,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典籍的具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扬州大学图书馆作为资源合法拥有者的相关权利。

(三)典籍库的不足。

因为扬州文化典籍库并不是全文数据库,所以暂时未能实现典籍库在线检索功能。在浏览功能与阅读功能中,典籍库存在一些不足。在浏览界面的目录中,典籍库仅排列了收录的六十七部典籍以供读者选择,并未进行分类或者排序,使浏览界面中的目录过长,同时目录字体较小且题名字体繁简不一。在阅读功能方面,在线阅读典籍库资源时所呈现的文件名并不完全准确,部分显示为未加修改的由数字、符号组成的原始文件名,这会对读者造成一定的误导与不便。

三、建设地方特色文化典籍库的思考

(一)把握政策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括这些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对我们从文献典籍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中着重强调推进古籍数字化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古籍收藏单位加快古籍数字化步伐,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高新技术,率先对馆藏特色文献和珍贵古籍进行数字化。在此背景下,学校可通过开设文献典籍修复课程,设立古籍保护与数字化实践基地等途径将文献典籍的保护与数字化开发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中,予以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及相关科研部门一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二)整合多方资源。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灵魂的物化,是高等学校的典藏地,应牢牢把握校藏、馆藏文献典籍资源。以扬州大学为例,由于办学历史悠久,同时历经多校合并办学,扬州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量庞大,情况较复杂。因此,图书馆首先应全面摸清馆藏文献典籍资源,以统一的数据格式进行登记统计。其次,在加强一些大部头典籍(如《四库全书》等)的数据库建设的同时,也要不断整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典籍。例如在“一带一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背景下,挖掘扬州地区水道变迁、运河治理等相关典籍。

地方特色文化典籍库的建设离不开专业的人才与技术。高校图书馆在定期开展馆内工作人员在职培训,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古籍人才队伍的同时,也应该发挥校内哲学、历史、文学、宗教等专业优势,对地方特色文化典籍进行诠释和解读。以扬州为例,作为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扬州大学图书馆可梳理淮扬菜相关馆藏资源,如《随园食单》《童氏食规》《扬州画舫录》等,同时借助本校旅游烹饪学院的专业优势,深入开发淮扬菜特色文化典籍库,挖掘文献典籍的潜在价值。

开发地方特色文化典籍库是为了更方便、更有效地利用文献典籍。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地方特色文化典籍库时不能只停留在文献典籍资源的保存和查询上,而是要遵循“合作开发”的理念,依托校内信息学院、信息中心等专家人员的专业技术,合力开发典籍全文数据库,有效服务文献典籍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三)发挥平台优势。

高校作为社会中的主要文化机构,是文化传承与研究的重要平台。因此,高校应在开发共享理念的指导下,将地方特色文化典籍库推向专家学者和社会大众,同时为其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发挥文献典籍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的作用。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存在多种合作平台,如C9联盟、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等。这种校级、馆际合作平台既有利于在典籍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不断整合文献典籍资源,取长补短,又节省重复建设相似数据库的人力与物力。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将典籍数据库与校内机构知识库等平台相对接,实时推送文献典籍的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发挥文化典籍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作用的同时,应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地方特色文化典籍库的建设与完善,便是高校图书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促进文献典籍资源开放、共享与利用,发挥文献典籍服务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应在典籍库建设中把握政策机遇、整合多方资源、发挥平台优势,切实发挥文献典籍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屠蒙.典籍文献的检索与利用——以古代典籍数据库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8(5):120-123.

[2]续远凤.浅谈高校图书馆地方特色數据库建设新举措——以黑龙江科技大学图书馆“石墨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9):1002-1248.

[3]张晚霞,孟兆云.地方高校图书馆古籍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路径——以淮北师范大学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36-140.

[4]裴丽,李铁男,徐小滨,刘景亮,陈汝南.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4(1):54-56.

[5]林红状.高校古籍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探讨——以南开大学图书馆家谱研究文献数据库建设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1):91-93.

[6]张惠婷.网上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分析[D].沈阳:辽宁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基因库典籍古籍
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我国最大藜麦基因库落户山西农谷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8个基因库逾万分种子10月入库Svalbard全球种质库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中国首个国家基因库开始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