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与写作是初中生语文学习中所必须掌握的能力,其对学生日后语文知识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于阅读与写作来讲,这两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阅读能够为学生写作积累知识,写作可以为阅读知识提供实践机会。为此,本文主要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高效“读写一体化”课堂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高效课堂構建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教师高效课堂构建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读写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6-0071-02
【本文著录格式】黄旗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读写一体化”课堂[J].课外语文,2020,19(06):71-72.
引言
“读写一体化”课堂的构建,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初中“读写一体化课堂”构建中却出现了教师缺乏必要的课程设计、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不注重模拟训练的情况。如果初中教师在高校课堂构建中不能够及时进行问题解决,就可能会影响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所以基于阅读与写作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加强对“读写一体化”课堂构建措施的研究,提升课堂构建效率。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读写一体化”课堂的必要性
(一)加强学生对读写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对于读写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如果教师不能够改变学生的这种认识,就可能会影响学生后续语文知识学习。而“读写一体化”课堂构建中,通过教师自身教学方式的转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知识创造力,引起学生对读写教学的重视。
(二)提升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
在读写一体化课堂建设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会与课堂知识讲解类型相挂钩,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能够被充分激发。一旦学生具有了学习的兴趣,那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就可以得到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一体化”课堂构建现状
(一)教师缺乏必要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在教学前只有进行课堂设计,才能够保证自身在课堂知识讲解时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如果教师缺乏必要的课堂教学设计,就可能会影响自身的课堂教学质量。而就目前的初中“读写一体化”课堂构建情况来看,部分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二)缺失对学生必要的引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的引导者,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教学引导,就可能使得学生无法准确把握学习的方向。而且在现在的“读写一体化”课堂构建中,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最终也就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下降。
(三)不注重模拟训练的开展
训练是学生进行知识巩固的一个有效方式,学生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够真正被学生所理解。但是现在的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课堂构建中,却出现了不注重模拟训练开展的情况,这就造成了读写一体化课堂的低效性。
(四)缺乏学生创造力的激发
创造力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创造力,才能够在后续的知识学习中举一反三,加深对课堂读写知识的记忆。而现在的初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是一味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高效“读写一体化”课堂的措施
(一)优化课堂阅读设计
初中教师在教学前一般会进行课堂设计,以此保证课堂教学的进度,但是在现在的阅读教学中却出现了设计不合理的情况,这就限制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为此基于课堂阅读设计对于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师应当及时进行课堂阅读设计的优化,保证课堂阅读教学能够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例如教师在进行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消息两则》课文内容讲解时,教师就需要在教学前进行三步课程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在进行《消息两则》中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篇报道的解读时,应当将这篇报道当作例文,向学生介绍整篇文章的写作思路以及构思层次,并保证学生能够对例文的构造思路进行记忆和运用,这可以保证学生的写作能力获得提升。其次,教师在讲解完成后需要让学生自行对《消息两则》中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进行解读,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分析第一篇的思路进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引导,在学生分析完成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做出评价。最后教师需要让学生将课文讲解中所出现的一些优美句子或者是各种写作手法进行记录整理。通过这种严谨的阅读课程设计,教师就可以在课堂讲解中按照设计进行教学,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二)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引导
初中学生虽然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掌握了一些阅读方式,但是其对于通过阅读提升自身写作能力方式的理解依旧存在着较多不足,所以教师需要在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引导,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例如教师在进行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我的母亲》一文讲解时,教师就需要认识到这篇课文可以作为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对学生进行讲解。首先教师在进行《我的母亲》一文讲解时,应当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了解文章中所讲述的主要内容,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来找出文章的“主题句”“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文中的主要抒情手法”等,当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回答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问题回答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于母亲的怀念之情。最后,教师可以对文章中所蕴含的作者对于母亲的具体情感以及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分析介绍,让学生记录和掌握这种抒情方式。通过这种文章阅读引导,学生能够体会到文章的主体思想,掌握写作的基本思路。
(三)侧重模拟训练的开展
针对传统“读写一体化”高效课堂构建中所出现的不重视模拟训练问题,教师需要加强对模拟训练的重视,适时开展模拟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三峡》讲解时,就可以先对文章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进行分析,指出这一句话中所用的夸张手法,而后根据这种手法向学生提出“请你使用夸张的手法进行句子的仿寫”等问题。又或者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定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将近期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具体运用,而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下一步教学计划的制订。通过这种模拟训练活动的开展,学生就能够意识到读写训练的重要性,进而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四)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创造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没有多少帮助,因此教师需要在新的教学环境要求下积极转变教学思路,不断激发学生创造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中国石拱桥》一文讲解时,就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掌握最基本的文章含义。而后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组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并及时对图片中石拱桥的结构进行介绍。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中国石拱桥》中介绍拱桥的方式,进行自己心目中石拱桥的叙述。当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写出石拱桥形状以及外观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与适当鼓励。通过这种新式教学方法,就可以将学生的创造力与知识相互结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读写作为当前初中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两种能力,其对于学生日后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初中“读写一体化”高效课堂构建中,却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构建有效的“读写一体化课堂”,真正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读写课堂建设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晓征.网络环境下读写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
[2]林卫萍.初中英语读写一体化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
[3]顾惠珺.构筑读写一体化课堂[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