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富 覃艳飞
走进韦拔群的故乡——东兰县武篆镇,白墙黛瓦,林青水碧,灯火点点,山歌绕梁,优美的田园风光与绚烂的人文风情,共同交织成了一幅鲜活的红色故里生活画卷,这背后,河池东兰供电局武篆供电所员工在默默坚守着电力供应工作。他们中大部分人是革命后代,红色基因始终在血脉里流动。他们将“拔群精神”化作前进的动力,用行动书写供电人的担当,篆刻新时代丰碑,让壮族的父老乡亲用上放心电、幸福电。
“过去每月有一半时间在抄表,自从低压集抄推广后,只要在电脑上点一点,几个小时就搞定了,真是高效快捷啊,现在我们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做好客户服务工作。”11月10日,在武篆供电所办公室,负责2616户抄核收及维护工作的52岁老员工黄浩对着电脑边抄表边乐呵呵地说。
武纂供电所大力开展农网改造 谭富/摄
为了向客户提供更加优质、规范、便捷的供电服务,武篆供电所一直坚持不断创新工作模式,通过全面推行计量自动化系统替代原来人工现场检测模式,对线损、低电压、重过载、功率因素异常、三相不平衡、计量故障等实现在线监控,大大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武篆供电所圆满完成低压集抄建设工作,低压集抄覆盖率100%,采集在线率99.7%,低压集抄指标在网区排名前茅,真正实现了“抄维合一”精益管理模式,充分释放人力,集中力量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不仅如此,武篆供电所还利用客户全方位服务平台、营销移动终端作业平台,落实三个“五分钟”传递停电信息常态机制,提高作业效率,实现沟通零延时。同时推广远程费控应用技术,率先实现专变用户远程费控应用,编制远程费控知识宣传手册,提高客户对费控的认识,有效解决用户用电“疑难”问题。
“唱支山歌给党听,歌颂供电大英雄,地下抽水来灌溉,粮食丰收有保障……”这支山歌一直深深印在武篆供电所所长韦翔的心中。
上圩村旧州屯、拉林屯、上圩屯的300余户2000多名村民,由于距离水源较远,灌溉用水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每到夏耕时节,村民们就望着干涸开裂的农田直发愁,有些村民还听信了谣言聘请“魔公”做法向天祈雨,依然颗雨无下,花费钱财不说,还耽搁了农耕时间。
供电员工拆除老旧线路 谭富/摄
这一切,韦翔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帮助村民解决灌溉难题,今年5月,他跟上级申请将其他台区线路改造后拆下来的旧线、旧杆免费为村民安装抽水用电设备。由于安装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视线昏暗,当地村民们自发地用手电筒给工作人员照明,一个个手电筒散发的光亮在黑夜里如闪烁在天边的星星,虽然微弱,却照亮韦翔他们的心。晚上10点多,当抽水机启动,滚滚清水流向农田时,乡亲们开心地唱起了山歌,歌声与流水声交织在一起,在这一片红色故里的山谷间久久回荡,他们用歌声向供电人表达着自己的感激。
生于斯,长于斯,武篆供电所服务大石山区2.64万客户近8.2万人,这里地理环境恶劣、客户住居分散、老人小孩留守多。怀着对这片故土的热爱,员工们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把客户当成自家亲人一样对待。他们快速响应客户诉求,在每个电表箱上张贴片区经理“小贴士”,建立村屯供电服务“大家庭”微信群。同时,为乡村民俗、农产养殖等有特殊需求用电的客户提供应急发电等个性化服务,今年以来共开展“走千村访万户”客户走访2169户、“电力圩日子”6次,解决用电问题86个,实现工单零积压、客户零投诉。
据了解,武篆供电所80%以上的员工为革命烈士的后代,他们以“红军”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打磨修炼、提升本领,时刻守护着老区的光明。
武缘供电所主动承接“两图两金两指数”挂图作战工作管控体系,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带头作用,确保重点任务、关键指标不缺项、不漏项。截至2020年10月底,武缘供电所线路故障率连续三年环比下降50%以上,电费回收连续10年月月结零,95598客户诉求工单量同比下降47%,年内实现客户零投诉。
武缘供电所紧密联系改革发展、安全生产、营销经营工作,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过程管控、闭环管理的工作理念,实施营造争先氛围、梳理急难项目、认领攻坚任务、实施攻坚行动、提升执行效果“五步法”管理模式,实现重要岗位有党员守着、关键指标有党员领着、攻坚任务有党员顶着。
针对业务短板问题,武缘供电所通过支委扩大会议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全方位提升党员担当尽责的能力,全面激发党支部活力,推动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血肉相连、浑然一体,先后获得广西电网公司“作风建设好示范党支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