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吉元 胡永忠
摘 要:在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背景下,学校教育工作面临新的困难,文章论述了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科学规划,加强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优化学校内部信息化管理,培训、应用双管齐下;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保障教学常态化三个策略,以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推动学校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8-14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4-0076-02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区人口规模日益扩大,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紧缺,给学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一些困扰。如何克服困难,持续有效地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中小学校现代化发展呢?笔者以为,既然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又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础,那么中小学校就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全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冲破学校发展面临的困境,助推办学效益提升。当前,“互联网+教育”布局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新征程”,在国家教育信息化2.0计划如火如荼强力推进实施的背景下,中小学校更要紧抓良机,加快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有效实现学校现代化发展目标。现就如何加强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科学规划,全力以赴抓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加强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指具备教育信息存贮、处理和传递功能的能满足学生信息化学习需要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网、多媒体计算机演示教室、电子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常规电教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校园安全监控技防系统,以及用于教和学的各种支持系统,用于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等。相比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环境,教育信息化环境拥有共享学习资源、实现教学设施的网络化和完善多媒体学习环境等独特功能。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性强、复杂程度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系统性工程,教育信息化环境是硬件、软件、潜件三者有机组合的信息综合系统,应深思熟虑、反复论证,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合理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需要专业的规划布局,必须紧密跟随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方向。由于信息化系统设备及资源更新速度快,学校应根据教学实际及资金状况,从性价比、教学效率等方面权衡选择。制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时要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和整体效益,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切忌重复建设。
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科学分配资金。资金问题是很多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各地政府财政紧张,学校财力有限,面对更新换代快的信息化设备和精彩纷呈的新产品,虽觉“乱花渐欲迷人眼”,却叹信息化还只是“浅草才能没马蹄”。在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方面除了迎难而上,别无他途。具体操作可概括为挤、专、融的“三字经”。一是从公用经费中“挤”一些用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二是专款“专”用,把财政部门下拨的教育信息化经费全部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杜绝挪用;三是多渠道“融”,通过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立项争资等方式补充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
当前,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应紧密跟随国家教育信息化2.0计划的大方向,继续全面深化“三通两平台”工作,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支撑能力,大幅度提升教育信息化服务教学和学校管理的能力,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二、優化管理,培训、应用双管齐下,共促教育信息化发展
(一)构建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
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可设立信息化管理的中层机构,全面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并围绕信息化建设,从设备管理、岗位职责、培训与应用等方面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学校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要指导各功能室管理员及班主任加强信息化设备及资源的常规管理,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融合的教研活动;还要建立学校信息化技术维护队伍,常态化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确保信息化设备正常运行。学校要重视调动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他们提出一专多能的目标要求。即要求信息化专业人员既是技能娴熟的设备维保技师,又是教学技艺高超的教师,能及时解决学校机房及班班通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基本问题,确保设备故障排除的时效性。
(二)多渠道加强教师信息化应用培训
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将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这种新型教师职能的转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素养是迫切的现实需要。
当前,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2.0计划的实施,教师信息化培训必须紧跟教育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步伐,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这个中心持续有效开展培训。
在具体实践上,一要依托各级教师发展中心的师资培训平台,积极争取国培、省培项目骨干教师培训指标,然后由结业的骨干教师主持校本培训。注重信息化实际应用的校本培训是一种最实用的培训方式。高端的国培、省培能有效地帮助参培教师加深理论认识,接触并掌握一些教育信息化前沿技术。但是,因为年龄、接受能力等个体差异,仍有一些教师在信息化应用中会遭遇困难。因此,在教研组、备课组内开展的教育信息化应用“传帮带”等校本培训活动,有利于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调动教师信息化应用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其信息化应用技能。
(三)开展丰富的信息化应用活动
在推进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培训与应用是一体两翼的关系,缺一不可。两项工作都要重点抓。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硬轻软,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即一味追求硬件环境建设的“高、大、上”,忽视应用软件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这样势必导致投资的严重浪费。由此,宜开展以下信息化应用活动。
一是积极申报市、省、国家级的信息化研究课题。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如何运用它们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学校通过开展信息化与学科课程融合等课题研究,可以使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提升,使教师由知识的提供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由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由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组织的创新者、情感的沟通者,有助于培养出一支具有高度信息素养,积极进行实用性研究的教师团队。
二是常态化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竞赛、教师信息化技能竞赛、教育信息化论文评选及学生电脑制作评选等信息化应用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检验、提升师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时将各项校本竞赛活动中的优秀作品推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育信息化成果评选”“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等赛事活动。丰富多彩的信息化应用活动不但全面检验了师生信息化素质,而且活动中涌现的各种信息化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学科教案、各类素材、各科试题、教研论文等充实丰富了校本资源库,为师生的教与学活动提供了极大便利。
(四)与时俱进构建教育信息化与家校共育的融合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家庭、学校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家校沟通合作得到了各级学校的高度重视。家校沟通的目的是家校共育。家校有效进行交流沟通是家校形成教育合力的前提。然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经常会面临“留守儿童”“后疫情时代”等新情况、新挑战。运用传统的家校沟通模式,效果不显著,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家校沟通的方式方法。而信息化手段就给新形勢下的家校共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目前通行的做法是,中小学校与相关运营商紧密合作,借助强大的网络,创设“智慧校园”平台,构建促进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的校园信息化服务管理系统,让家校沟通变得快捷、高效、透明,从而有效提升家校共同育人的效果。家长会不再是以前单调的讲解会,学生的各种活动场景在线式生动呈现,赢得了家长们的满堂喝彩,沟通成效显著。家访形式多样,家校互动友好。智慧校园中的“班级圈”“留守儿童之家”等丰富的栏目,方便家长们随时随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学校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向家长们推送家庭教育专题知识及安全教育视频。“家校互动”频道更是极大方便了家长们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三、提高认识,切实保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常态化开展
教育部相关文件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而设置的基础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但目前,在一些中小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被当成“杂课”。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其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需求。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人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而信息技术课程无疑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因此,中小学校应担负起落实课程纲要的主体责任,认真落实课程课时计划,安排专业教师上好信息技术课。
此外,学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电脑制作等学生信息化应用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实际上就是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然后进一步加工、整理、归纳形成创意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自然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行百里者半九十”,不断坚持以学校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更新思路、创新方法,定能破解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的种种难题,推动学校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陶 佳.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刍议[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1):51-53
[2]程 琳.关于中小学校载体助推、系统管理及多维发展的探究与思考[J].教师,201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