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雯兰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此,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已经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这些新转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要求构建出可以顺应大方向上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应用型教育体系。据资料统计,在现有的1,200所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院校中,有50%将面临着由高校面向职业教育转型,即改为应用型本科院校。[1]转型之后的这些高校,其课程设置与学科建设都要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教育研究者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探讨发展目标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教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定位和科学研究定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服务面向、人才培养定位、学科建设与科技工作、学校管理与发展模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2]
高校学报是高校不可或缺的设置之一,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育、学科与科研建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从整体上反映学校教学与科研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学校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也是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桥梁与纽带,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应用型大学学报的建设也成为了一项新的工作。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后,学报如何合理地进行自我定位是需要探索与解决的新问题。笔者以应用型本科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以下称学报)建设为例,分析学报在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中采取的策略,认为学报应立足本校,紧盯学校的发展目标,随学校转型而转型,要在“应用”上下功夫,[3]要及时调整办刊思想与策略,更新办刊理念,要成为反映学校产、学、研理论与实践的平台与风向标,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与建设服务。
学报自办刊以来,立足地方,依托学院的办学特色与优势,首先是对外展示学校的特色学科建设、反映学校教学与科研水平;其次是服务于广大水利工作者,为他们提供学术与技术交流的平台。学报以“传播水利技术”为方向,所刊论文多以“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为主,论文60%以上来源自基层的水利行业的施工单位,面向的主体读者也是水利行业相关的人员。随着区域济经的发展,水利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的增强,需要加快发展现代水利,加快水利发展,而水利科技信息的交流需要相关学术期刊等平台来及时报道水利水电学科的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4]因此,学报作为科技文化交流信息的传播媒介,致力于新技术、新知识、新观念、新思维的探索和传播,以“传播水利技术,激发创新思维”为方向,[5]为广大水利工作者提供学术与技术交流的平台。
1.通过学报特色体现应用型本科特色
学报定位为“以水利水电为特色的自然科学技术类学术刊物”,报道方针为“力求及时报道水利水电学科的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6]学报传播的论文以水利实用性和技术性文章为主,论文的作者与读者面覆盖全国并融入到水利行业各个单位,学报打造特色栏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体现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学科建设强项,顺应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与学科的建设。
2.通过栏目策划体现专业特色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省部共建技术应用型大学,学校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的发展,把“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作为奋斗目标。随着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发展,优势学科更加突显,学报将学校优势学科作为其主打版面,65%的版面是水利水电行业相关的技术性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利水电学科最新动态。
3.通过论文特色体现校企融合教学特色
学报是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其初衷是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教师提供刊登教学、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的平台。随着开放办刊的深入,学报也发表来自水利相关业有创新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论文,来自省内的稿件,大部分都是来自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毕业生所写。教师的理论研究与来自一线工程实践的总结,可以相融互补。同时,学报与国内500多家高校学报、100多行业的专业期刊交换,这种交换所带来的信息交流度,给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服务于行业带来了融合张力;分布在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使用机构与用户,给学校的特色专业服务于水利行业奠定了基础。
创办以“水利水电为特色的自然科学技术类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水利水电学科的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办刊定位,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另一方面还能与刊物的作者群,即高等院校的教师和工程勘测设计院所及施工、管理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充分体现学报的地域特色、专业特色、学校特色和学术水平,坚持求实、创新的精神和开放办刊的方针,做好培养与孵化水利水电优势学科的带头人的摇篮,服务于区域经济,培养行业人才,为传播水利水电科技成果,培育水利水电科技人才,发展现代水利做出应有的贡献。首先,作为展示科研成果重要园地的学术刊物,学报服务于教师科研项目结题、基金项目成果的展示,为青年作者提供阐述学术见解的园地,是学校科研新生力量的摇篮,有利于扶持科研人才,保持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后劲。据分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很多教授、学者中都是从学报这块园地破土而出,从学报发表论文后才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同时,通过学报可以看到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教学、科研的发展情况,反映出学校师资队伍成长过程各不同时期教师队伍的科研素质。其次,对于水利人,学报可以“育人于专”,让水利人在专业道路上走的更远、更高。在地市县的一些水利水电工作者的职称晋升过程中,在学报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学报为行业技术交流提供了学术发言平台,促进新兴学科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引导学术讨论,使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水利水电科技工作者利用学报发表科技成果,再从学报中了解水利水电技术的学术研究动态,吸取学术最新动态,开拓思路,更好地为水利建设服务。一大批作者在本刊支持下成长,现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水利科技事业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本科校名为基础的学报刊名定位,引导着收受的大部分稿件是应用技术、工程技术及施工经验的总结,大量的技术交流稿件,势必影响着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面向地方行业出版的专刊,极具办刊特色,大量的稿件有着水利特色,但无学术亮点,这与发展高品质的、学术型的科技期刊是相矛盾的。
应用本科院校面向地方,服务于行业,虽然学报稿件收量总体有所增加,但大部分主要来源于水利工程施工相关单位,专业特色有一定的突显,但离专业高水平、引领行业发展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学报要打造拳头栏目,对要成为高水平的水利水电特色专业期刊来说,这样的稿件量与质的约束关系,使学报的整体学术水平远远达不到高品质的出刊要求。
首先是学报的发展需要体制改革,成立期刊社,建制独立的编辑部。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合署办公或挂靠显得被边缘化的境地,为学报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理顺管理机制能进一步挖掘办刊潜力,更好地办活一份刊物。据调研,浙江省内地方本科院校学报机构84%都是处级机构,建制的情况与学报管理岗位设置一般是相当的。
其次是壮大编辑部队伍。学报是双月刊,国家相关管理办法指出,科技期刊的发展与壮大要有健全的编辑部,专职编辑人员按任务定编,双月刊不少于5人,并设一定数量的专职编务人员。[5]而学报现有专职人员两人,从岗位责职来分,一人主责编,另一人主校对与编务。事实上两个岗位的人员从编务、校对到出刊全程参与,负责栏目的人员不能很好地集中思路去发现好的作者,不能很好地组到好稿件,影响期刊的发展。
在新时期催生出的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方向转型后,在新兴的办学模式与理念下,在应用型大学建设中,探讨当前环境下学报定位应立足本土资源、立足应用学科建设并与区域资源有机整合,提出当前学报的发展应突出服务“应用”,紧盯学校的发展目标,及时更新办刊理念,要成为反映学校产、学、研理论与实践的平台与风向标,服务于学校的发展与建设,更好地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整体学术影响力。笔者从三方面提出措施与建议。
1.转变办刊思路,明确办刊特色
作为浙江省唯一的本科层次的水利院校学报,发表论文以水利水电工程特色的期刊,我们要秉持浙江地域特色、水利学院特色。[7]学报要依托学院的办学特色与优势,积极融入省内经济社会发展及学校学科特色建设,以刊载浙江的河、湖、海及城市水系为主要关注内容,对浙江的海塘建设、农田水利、水文水资源、小水电建设、水文化、浙江水利史等方面的内容主动地进行重点组稿,打造与行业息息要相的“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化研究”这两个重点栏目,办成在能引领水利行业的有影响力的拳头期刊。
2.开放办刊,为高质量开源
在开放的学术环境下,要淡化学报作为校刊的观念,不能仅按 “师生发表科研成果的园地”来办刊,要向学术回归,即以论文学术创新水平为能否发表的标准。
一是要走出去。编辑部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主动向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组约稿。参与各种高端论坛,学术会议,参加水利行业全国研讨会,发现前瞻性、关键性和重点性稿件,主动约稿。还可以深入水利水电一线,整合作者资源建立行业、科研、编辑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二是引进来。编辑部要用良好的政策引进外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高质量的学术水平带动本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比如对引进专家学者的约稿采取抢先发表、提前刊发、免收版面费、优稿优酬等优惠政策,以此吸引作者和优秀稿源。
三是留得住。编辑部要留住学校的优质稿件,必须依靠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相应政策的扶持,以此吸引更多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投优质稿件,从而提高学报整体学术水平和质量。
3.政策帮扶,明确学报科研实体地位
“高等学校学报工作是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学校应加强对学报工作的领导与管理”。[8]要求各高校必须把学报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将学报工作置于同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同等的地位,“学报编辑人员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应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9]可见,高校要把学报当作重点科研实体来建设。[10]学校应出台政策如优质优酬、鼓励教师积极将优质稿件投向学报,把学报纳入一级期刊,在学报上发表论文,应作为评聘教授职务的必备条件,并纳入教授年度和任期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制定本校教职工在学报在上所发的论文,在评定职称、科研考核、评定特殊岗位中赋予中文核心期刊同等分值等政策及措施来吸引和留住优秀稿件。
1.充分发挥编委作用
作为可以引领学报发展的编委,成员门槛要向社会开放,要约请行业内知名的专家,组建高水平的编委会。在聘期内,每个编委至少向学报投一篇稿件,每年至少为学报推荐高质量论文一篇,并协助学报编辑部提高其影响因子(引用率和转载率)。同时还建议编委为学报推荐本学科的优秀作者、资深审稿专家等。
2.优化编辑部建制
编辑部的独立建制可以有效地改善合署办公或挂靠科技处显得被边缘化的境地,为学报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在学校应用型本科学校评估的紧要关头,学报作为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的平台,学校应勇于创新,理顺学报管理机制,挖掘学报活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报反映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科研学术能力的平台作用。
3.充实编辑部队伍
基于校学报是双月刊,而学报现在专职人为两人,明显缺编,负责栏目编辑不能很好地发现好的作者,影响刊物质量。国家科技司指出科技期刊的发展与壮大要有健全的编辑部并设一定数量的专职编务人员,我们可以参考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署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期刊的双月刊不少于五人的管理办法,给予编辑部充分的人力支持,注入新鲜的血液,要做到以栏建刊,以栏领刊,以栏强刊的目标。学校要给予学报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充分的人力支持。
学报编辑应以坚守学术质量为根本,关注市场变化和开展用户研究,通过新媒体时代线上、线下与各用户之间的互动累积用户资源,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媒体产品生产和运营体系,[11]同时对内整合学校内部教师及各管理人员的生产管理经验。将期刊发展模式由单一的论文发表转变为软实力的资源配置平台,将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学术能力与工程实践经验及学科特色面向全社会推广,通过期刊传播的途径实现“产学研”有机互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学术期刊数据库, 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整理和呈现海量数据,[12]通过新媒体模式主动向有关需求方推送,能够为读者的个性化学习、个性化评估和个性化反馈提供有效的途径,从而拓展学报的社会服务功能。
学报作为高校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的工具和载体,对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学术传承上起重要的作用。学报编辑的平常心、进取心和责任心是学报发展基本保障,而内涵建设是学报建设的核心问题。在学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后,学报的定位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需要从提升学报发文的学术内涵,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办刊理念、手段和机制,增强针对性和成效性,进而提高办刊质量,更好地为学校的科研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