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涵江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 福建 莆田 351111)
(一)室外场所。著名建筑历史和理论学家诺伯格·舒尔茨最先提出了“场所”这一概念。他指出:场所是一个具有独特性、任意性的实体空间形态。当空间被赋予了某种独特性,它就有了场所精神,随之便会与人类的活动发生联系并具有承载着一定的意义,那么,就可以将这种空间定义为场所。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说,场所包含了场地空间,也包含发生在上面的人行为心理,场所是一种被给予了特殊意义的区域或位置。所以,对场所的认识是基于对建筑物所处的空间以及发生其上的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联系。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由具体的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场所的形成过程就是人与外界环境相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有环境被人征服的展示,也有人被环境感化的证明。所以场所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人通过建立场所取得与世界的联系,并获得在世之在的存在感。
(二)人性化设计。在对任何事物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把服务性纳入进来考虑,即更多地考虑该事物有无利民性,能不能很好地为人们提供便利。学校里的户外场所设计也是一样道理,在设计阶段除了要考虑造型、成本、用途等基本方面,更多地在人的行为和需求上也会不断提高标准,文化因子、情感要素等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以现在的公共空间为例,人们对其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能办公,还要能休闲娱乐,更要有家的温暖。行为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曾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提出人主要有五个层次的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现在人们越来越追求事物规划的服务性,正是对马斯洛这一理论的证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单一不断变得繁复的过程,校园中的室外环境也是这样,室外环境逐渐成为一种多功能场所,不仅可以学习,还可以休息、集会、交友或游戏,越来越能满足学生主体多样化的需求,具体的设计等方面也越来越细微,越来越便捷,服务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一)空间形状人性化。影响室外交流空间的形态与形状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功能和审美两方面,如果空间的形状差别较大,那么身处其中感受到的也随之不同。如果边界规整,同时空间形状呈现几何形状,那么人体感受到的是严谨;边界不明显或者不规则的空间形状给人以自然、亲切和流动的感受;垂直空间则开阔富有气势;平缓的空间形状让入感觉到亲切、温暖。所以选择合适、让人感受良好的室外场所空间形状就成了满足最基本功能需求之上的一次升华。
(二)空间尺度人性化。想要形成良好的室外空间场地,就必须有适合的空间尺度,这是保证学校室外公共空间场地环境良好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表现场所的风格的关键和符合人的心理要求的关键。定义尺度一般都是指空间场地的实际大小与基本尺寸,此事不可以将尺寸大小和此次研究分析的尺度大小混为一谈,必须加以区分。此次研究分析的尺度与实际空间尺寸、大小有所不同,指的是分析研究真实尺寸与赋予人的感受,比较真实尺寸与人体感受之间的联系。
通常情况下,都是将使用要求作为依据来判断空间面积需要的尺寸和体量大小需要的尺寸,保证这两者始终一致。但是为了构造符合人性化需求的场所空间,进行空间处理是要尽可能使真实尺寸接近和复合尺度在人心理上的感知,所以人性化的尺度应该在符合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更侧重于根据人们心理需求来确定。例如山地大学校园中空间的慢速交通联系要素——步行道路,道路的长度、宽度的尺度把握。
(三)空间围合人性化。大学校园室外场所一般不存在绝对封闭的空间,所以可以把室外空间分为开敞式和半开敞式空间。
(1)开敞式空间:在山地大学校园室外公共场所中完全没有实体边界限定或者用限定性较地的维护实体包围起来的空间,限定度和私密性较小。
(2)半开敞式空间:此设计边界和相邻空间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分隔,人们能够经由通透材质或者软化材质的边界实现和外部空间的隔离,得到视线、光线与人流能够得到一个互相通透的环境,形成沟通效果,从而得到一个健康向上的空间,可以供给人们交流。这一空间结构开敞程度能够达到多大程度源自于有没有侧边界的影响,侧边界存在的围合程度也影响较大,设定开洞的尺寸及人员进出的管理能力等都与此相关,相邻空间内部有没有视线流通,有没有人流的流通也是重要因素。
(四)空间分割与划分人性化。经由墙、柱物体实施空间的细化隔离:实墙分隔属于绝对分隔方式中的一种,柱子与墙之间存在差异,现在探讨柱子对空间隔离的特点。可以借助于两个柱子完成面的限定,这是由于介于两个柱子内部无形中组成了视觉系统的张力面,即表现为一张透明的膜,也就是“空间薄膜”;利用一排柱子,或者一个柱廊,就可以将一个大的区域划分为两个空间,在划分区域的同时也确保了视觉的连续性与空间的连续性不遭到破坏。
利用水平面高差进行分隔:山地大学校园区别于平原地大学的最大特征便是高差起伏变化的用地条件,所以在山地校园中原始和高效的设计手法就是利用水平面的高差不同,来对室外公共场所中的“子空间”的实施划分。如果水平面处于相同高度,那么它们之间就存在一定程度的连续性,由它制定划分的空间其实仍为一个布局统一的整体,只有当水平面不处于统一高度时,这种整体感遭到破坏,所以经由地面的高低的差异性来促使局部空间出现改变,这是常见的划分同一室统一空间为不同小区域的方法,在公共交流区域中,想要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划分区域,就设定不同范围的标志,用以划分区域。同时也可以解决山地大学校园用地资源有限的本质。
(五)空间衔接与过渡人性化。在山地大学校园中面临最典型的便是山地特征给室外公共场所空间衔接上的影响。由于校园内客观存在的高差起伏变化,要将一个平面的室外场所衔接上另一个平面的场所,由于人们的步行的特点,和人性化设计中尽量避免打断步行的方向和节奏,所以最好尽量避免高差过大的处理方式,难以避免的也要处理好高差之间的联系,使其尽可能便捷,让人乐于使用。
但是山地校园无论如何都无法彻底避免两个室外空间处于不同高差平面的问题,在两个平面高差巨大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这两个室外场所的使用,和在两个场所之间的交通和交流只能通过室外台阶或者坡道来实现。山地大学校园室外台阶,既有竖向联系的功能,同时也不可以忽略人们在台阶上表达和交流的向往。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就可以实施道路面积的拓宽,此时还要做到及时寻找适宜的地方,在其中选取合适的平台组建出面积较大的、符合要求的空间,衔接室内外场所和不同高差平台的空间,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