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荣,陈世栋
(扬州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设计专业是一个以创新实践密切服务于市场的专业,设计师需要具备活跃的创新思维和熟练的实践技能。因此,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是设计专业的核心任务和基本职能。国内外高校的设计类专业为提升本科阶段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需要持续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1]。我校(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把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也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实践的调查分析,探索面向创新实践型设计人才培养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建设,以实现设计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设计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一般遵循从课堂讲授、课程设计指导到作品讲评的流程[2],其中课程设计指导环节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最为关键。但随着高校的扩招,生师比偏高的情况使任课教师无论在知识传授还是在实践和作业的指导方面,都难以全面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问题,因此只能采取大而化之的方式,以相对标准化的程序来引导学生开展设计实践。长此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渐凸显。
高的生师比造成师生间的沟通减少,而很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还保留着应试教育阶段被动学习的习惯,而且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遇到问题时往往缺乏主动提问和积极思考的意识。长此以往,学生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造成学习上的挫败情绪积累,从而削弱了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个人处于知识与能力转化阶段,由于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在知识运用和设计实践方面捉襟见肘,非常需要有导师对其进行指导和启发。特别是在课程设计环节,这种需求更为突出。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虚拟性课题居多,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不足,也难以全面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习过程和教学目标严重脱节。
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在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积弊的基础上,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有效地促进师生的交流,并创造条件让教师有时间和精力为学生提供个别指导和启发式引导。而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就是为解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实现精英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3],旨在促进师生的沟通和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因此是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成立于2014年,现设有美术学、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4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专任教师59人,全日制在籍本科生800多人,硕士研究生80余人。学院把握艺术学科发展方向,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江苏、面向全国,重点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就业创业能力强、一专多能以及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为了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我院自2016年5月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并逐渐探索出一套以创新实践训练为载体的实施体系。
(1) 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导师制建设的核心目标,以学科竞赛为切入点,全面落实本科生与导师的对接。组织学生在导师一对一的指导下参加各类专业设计大赛,促进学生更加自主和深入地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
(2) 在制度设计上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与要求,规定导师负责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学术兴趣和职业规划等提供指导。具体包括: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特点和职业兴趣,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引导学生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加竞赛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提高科研能力,发表研究论文等。
(3) 我院要求导师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综合素质培养,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并进行定期交流。各设计专业根据自身教学特点细化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定期交流次数并保留文本记录。
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三年来,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作用明显。通过教学观察、学生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教学信息数据统计,我们发现导师制的实施对于提升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具有以下优势:
(1) 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主动向教师请教的心理障碍,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日常交流。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学生与教师有了比较稳定的定期交流,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向教师求助也变得更加自然,能够及时得到导师的引导和指点,同时指导教师还可以成为学生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的桥梁。让专业课教师能够更清楚地知道班级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在这样的正向反馈下,很多学生逐渐形成了主动与教师交流的好习惯。
(2)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明显提升。从对学生的访谈来看,90%以上的受访学生认为,导师制的实施对于他们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他们主动学习和参加专业竞赛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与实施导师制之前的2015年相比,实行导师制后的2018年本科生的学业不及格率下降了7.8%,学生参赛的比例增加了1倍以上。
(3) 有助于学生在设计实践中锻炼专业能力。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较早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激发了学习兴趣,锻炼了实践能力,也更早建立了专业学习上的优势,同时还带动了中间层次的同学。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比赛和交流活动的热情不断提高,数据对比表明,学生参与设计竞赛的获奖率提高了90%,本科生发表论文和获得专利等成果提升了120%,学生的设计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各类专业大赛中参展与获奖。
(4) 导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品格、学识和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学生认为在跟随导师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了导师的影响,对自己在生活中养成更好的自律性和学习习惯有极大的帮助。
(5) 师生交流能帮助学生更早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不足和兴趣点,确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同时也有助于导师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建立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我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取得了可喜成果,但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1) 导师与学生的选择与匹配度还不够精准。一方面,从导师和学生的反馈来看,入学阶段学生只上过一些专业基础课,对很多专业教师的情况还不了解,选导师时存在盲目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毕业设计阶段的学习重点都会发生变化,需要针对性地调整培养和指导方式,以达到更精准的指导目的,而传统的全程导师制则存在灵活性不足等问题[4]。
(2) 导师职责的细化与职能边界还存在问题。目前规章制度对于导师职责的规定还比较宽泛,而很多教师在担任导师的同时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有的教师还承担了系部的管理工作。如果职责的规定不够明确和细化,那么各个导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差异很大,甚至有个别导师一个学期下来也没有与学生见过一、二次,这也影响了学生对待导师制的态度。
(3) 导师制存在着责权不对等问题。现有的制度中缺少导师对学生进行管理的相关权力的规定,导致导师对一些表现不佳、态度消极的学生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4) 导师制的激励机制设计还不够完善。统计导师在指导学生方面的各种工作量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同时,将指导学生的工作简单量化并与绩效考核挂钩也很难做到公平合理,还存在副作用,不是长效的激励机制。
我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设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创新实践型设计人才为目标,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完善对策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综合学生和导师的反馈意见,一个比较集中的问题就是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缺乏一个管理和协调的核心小组来综合规划制度建设和集中处理一些具体问题,如初选导师的时间安排、对学生的提前引导和教育,以及实施过程中一些具体的协调指挥等。这些问题在过去已经有不少教师和学生提出过,但由于没有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而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为此,我院选择资深教授和督导教师筹建了导师制建设领导小组,主持导师制建设和实施中的组织及协调工作,一些持续得不到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开始得到关注和及时反馈,并逐步推进解决。
调查发现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入学时的基础学习阶段、专业课程学习阶段、课程设计阶段以及毕业设计、企业实习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侧重,导师制也应该灵活应对这些变化和由此产生的新需求。(1)开学初就尽早推进导师选择和分配工作。在选导师之前,向学生介绍相关教师的情况,提醒学生要根据个人的特点和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指导教师,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推荐。(2)在大三阶段进行第二轮导师的调整和选择。学生需要在提交个人规划的基础上获得选择指导教师的资格,每位指导教师在限定名额内选择学生,该阶段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目标规划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实践机会。(3)毕业设计的导师选择则通过网上双选系统完成,强调师生间的自主选择。
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是多样化的。由于导师的时间有限,因此很多和学生的沟通是通过微信、QQ等平台进行的,沟通内容都没有记录在纸质笔记里。领导小组在考察时应更开放,也可以将导师平时的指导记录纳入过程监督和评价。比如建立导师制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定期将一些优秀的指导和沟通过程制作成教学案例,让更多的师生从中得到启发。此外,激励机制的建设不应过度与工作绩效挂钩,而应与作为教书育人的荣誉相结合,综合导师付出、学生成绩评价,定期评选优秀指导教师并进行表彰。
综合我院的实践与制度建设,面向创新实践型设计人才培养的本科生导师制建设需要加强组织和领导工作,针对具体问题及时反馈和改进,同时提升制度细节的人性化水平,并注重正确的导向。我院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对制度的完善是核心任务之一。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探索和完善制度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