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擘画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全会释放出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信号,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全会明确了中国在二〇三五年要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五大领域的强国目标,并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文化强国的建成,必将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是巨大的,积极发掘、阐释文化的时代价值,推进国家文化建设,是每一个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选择。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有着长远而深厚的历史探寻。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对于文化的作用,毛泽东也给予了明确的阐释,他指出,“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文化。”毛泽东对文化所持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对文化所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所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文化建设正确立场之可见。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了“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是立足当时改革开放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绩的。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要一起抓,这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的理论创新和现实反映。
不同的历史阶段,需要不同的理论指导,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文化所承载的价值意蕴各不相同。我们党根据时代条件,明确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进而形成具有不同时代特点的文化政策,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既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充分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自觉,凝聚强大文化力量的战略思维。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刻认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的科学论断,顺应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塑造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前,黑龙江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最后收官、谋划“十四五”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应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文化繁荣兴旺推动黑龙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迫切而现实的任务。
加强文化强省顶层规划,多措并举推动黑龙江文化高质量发展。2017年4月,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我省支柱性产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建设边疆文化大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东北振兴“六大任务”,省委在十二届四次全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旅游强省”目标任务,实现“文化强省”的战略谋划,以战略思维和长远规划发展黑龙江文化,为黑龙江文化建设明确了发展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10月,黑龙江省颁布实施的《黑龙江省文化强省建设规划(2020—2025年)》,对黑龙江“十四五”期间文化强省建设明确了规划,多措并举推动黑龙江文化高质量发展。黑龙江省一系列完善和发展制度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安排,既有正视问题的巨大勇气,也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自信,对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明晰文化旅游发展思路,实现“文化+旅游”经济新业态。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实现了“两个率先”: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恢复了正增长。今年中国将是全球唯一恢复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反而实现更快跃升,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化危于机、于变求新,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贡献就是中国文化的生动再现。黑龙江依托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目标任务,完善文化旅游经济政策,实现后疫情时代的“文化+旅游”经济新业态是必然趋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积极促进国内消费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应有之义。黑龙江“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积极发挥文化和旅游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第一,出台协同高效的文化建设管理体制,逐渐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为黑龙江文化旅游发展创设一个安全优质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营商环境,保障黑龙江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质量。第二,依托黑龙江地域文化,深入发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创新民族文化旅游活动载体,形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融合发展格局。第三,以“冰爽”“凉爽”地域特点,优化黑龙江“文化+旅游”新业态产业化布局,提升黑龙江文化旅游产业链,推进文旅融合,打造文化高质量发展“新地标”,推动文化旅游基础资源重组、优化和提升。第四,加快科技向“文化+旅游”经济的融合,提升文化和旅游新业态发展的高技术自给率,提升文旅的科技创新能力,支持高校开展文化旅游学科研究,增强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质量。
弘扬黑龙江精神,汇聚文化强省强大力量。黑龙江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了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黑龙江人,是助推黑龙江发展巨大的精神财富。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的贺信上再次强调,“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新时代,结合省情实际,将黑龙江精神进行转化和创新,积极推出反映黑龙江精神的文艺精品,打造“黑龙江文化”互联网平台,不断实现黑龙江精神与现实结合的转化和创新,以黑龙江精神激励着黑龙江儿女奋发有为,建功立业,为黑龙江发展汇聚磅礴力量。